欲达学中乐 必先乐中学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就明确规定:音乐教学当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他所创建的每所师范学校的教育理念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都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原动力,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对兴趣问题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兴趣唤醒 兴趣激发 兴趣保持 乐中学
  古人云:乐(yùe)即乐(lè)。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也提到:“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lè)”是一体的,“学”是实践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乐(lè)”是学习的态度和积极应对的心态,所谓“乐(lè)中学”就是要让孩子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下进行学习,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达到“学中乐(lè)”的崇高境界。然而“乐(lè)”的前提首先应该是孩子兴趣的指向,只有当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真正的“乐(lè)学”,因此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一、兴趣的唤醒——叩响音乐殿堂之门
  兴趣的唤醒总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虽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但如果不能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与需求,那么唤醒的兴趣就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对于孩子来说,“好奇”是他们最大的天性,尤其是未知的和不熟悉的事物更是容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好奇”心的产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兴趣趋势和兴趣指向。
  (一)依托音乐美感,营造音乐氛围
  音乐的美对于一开始接触到音乐的孩子们来说一般都是停留在最初步的直观感觉和直觉感受层面上,这个层面上的美感体验是比较肤浅和原始的,大凡一般的孩子都只能能感觉到音色的优美、情绪的欢快、节奏的活泼等等,但是正是孩子们这种对音乐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感受恰恰可以被教师所利用于,我们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音乐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而选择一些孩子们很容易亲近的音乐,以此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教育的情境,通过音乐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在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的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二)借助音乐内容,激发情感共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那么,怎么引导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从而点燃这根感情的导火线呢?我在《我爱我的家乡》的教学中,先以一个“爱”字为谈点,请学生谈谈:“看到这个字你会想起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联想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
  二、兴趣的激发——拔动音乐情感之弦
  激发兴趣,是指在引趣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拔动学生喜爱音乐的情弦。
  (一)幽默激趣
  幽默在音乐课中的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思维,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二)设疑激趣
  利用电教媒体,音画结合,融声汇色,根据教学内容大胆设疑,穿插疑问,既能极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形象生动地理解歌词乐曲,再现音乐主题,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兴趣的保持——自由徜徉音乐之海
  兴趣的保持是兴趣培养的基本目标,只有学生能对音乐保持持久不变的兴趣才是真正走进音乐殿堂的要因。如果说兴趣的唤醒和激发其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乐(lè)中学”,那么兴趣的保持就是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做到我们理想的境界——“学中乐(lè)”。要想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师则要把培养学生兴趣摆到一个显要位置来认识,在引导激励他们的兴趣中,着力培养他们对音乐课的稳定兴趣,诱发他们敞开终身爱好音乐的心扉。如何稳定兴趣并保持兴趣的持久性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从课堂教学的总体上来把握,注意处理好课堂内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音乐学习兴趣间的转化,促进作用,抓好下述几个结合:
  (一)“生动”与“主动”结合
  教学内容、形式及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以“生动”生“兴趣”,由此带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使他变被学习为主动探求。
  (二)“兴趣”与“需要”结合
  兴趣是一切认知开始的原动力,对事物的兴趣浓厚与否会直接影响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要保持持久的兴趣仅仅靠一开始对事物的感兴趣还是不够的,一旦孩子们发现之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并不是自己需要的,那么他们投注在事物上的热情将会随之消退,对事物的兴趣也会慢慢转移。
  治学以兴趣为主。陶先生说:“如果教师天天去研究,将所得授予学生,则学生收益也多,教师也就有无穷的乐趣了。”在教学过程中,兴趣也是双方面的,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乐意。有“学习的兴趣,恰当的方法”就能很好的把握课堂,把一堂堂有趣的课呈现给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遵循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为依托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喜欢它,从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作者简介:
  曹凤英,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区,小学高级教师,吴江市教坛新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古代女官制度渊源流长。女官虽然身处宫廷被严格限制与外界的接触,其职责也仅限于当权者的饮食起居,却因能接触到最高统治者而得以影响一朝政治。在晚清被极端保守的顽固势力和强大的正统皇权主义统治的那段时期,作为慈禧太后首席御前女官的德龄仍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做着不屈不挠的努力。  关键字 御前女官 宫廷政治 正统皇权  德龄,满洲汉军正白旗人,清末外交使臣裕康之女。1903年春,1
期刊
宋庆龄的一生是坎坷而又生动、崎岖而又绚烂。年少时,她负笈海外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辛亥革命失败后,她毅然奔赴东京与孙中山结为革命伉俪,共同捍卫共和制度。当日寇铁骑蹂躏中华大地时,她又力促国共两党二次合作,抗日卫国。新中国成立后,她更是把巨大的精力投入到妇女和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纵观其一生,宋庆龄从小出国求学的经历对她影响巨大。  中华民族定会振兴 睡狮必将声惊世界  庆龄从小爱好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对廖美珍翻译的《在亚当之前》进行分析,认为廖译不仅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思想内容,而且译出了其审美品质,流畅优美,传神入化,是一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成功译作。  关键词 翻译 社会符号学 审美  《在亚当之前》(Before Adam)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一部中篇小说,在中国,目前仅有廖美珍教授的中译本问世。小说共分18章,通过一个现代男孩的一串串梦境,描述
期刊
摘 要 本文讨论的原琼山县是自唐代开始设立的琼山县,到1926年海口从琼山县独立出来以前的原琼山县,其实也是如今大海口的地域范围。原琼山县是海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海南历史上各州县中地位最高的县。本文从原琼山县的经济发展概况的小角度来讨论它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原琼山县 经济 概况  一、主体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是古代封建社会经济的主体,政府所征的税收大多数来自田赋。古代琼山县
期刊
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讲清朝的十二家铁帽子王之首的礼亲王代善。说起代善,大家可能会有些陌生,但是如果大家有看过电视剧《孝庄秘史》,就会发现那里有一个长者,宽厚仁慈,识大理明大义。为了皇权的稳固,不惜大义灭亲杀掉自己的儿孙。他就是代善,一个历经三朝,军功卓著的亲王。他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是不是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跟随我这个向导走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中去查访一下这位王爷和
期刊
摘 要 花鸟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之林中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写实性”的宋代花鸟画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现代花鸟画影响甚远。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花鸟画的“写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它能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增强“写实性”成为发展现代花鸟画的关键。  关键词 写实性 宋代花鸟画 现代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开放的一朵奇葩。它是中华民族绘画
期刊
摘 要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卞之琳是个独特的诗人。其在创作的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色彩,为诗坛提供了独具特色、朦胧复杂、谨严耐读的审美文本,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卞之琳 诗歌特点 哲思  论及现代诗派,在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中,卞之琳算不得是最为耀眼的明星,但却是非常有个性且富有韧性的一位,他对于新诗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追求。尤其是1930至
期刊
摘 要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对思孟学派“五行说”的继承与发展,邹衍在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循环观中,加进阴阳五行的内容,完成了五德终始说。它既是一种政治哲学、历史观念,同时又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政治数术。对后世影响深远,往往被作为王朝更替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 思孟学派 “诚” 五行说 邹衍 五德终始说;  一、思孟学派与五行说  (一)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一般是对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
期刊
摘 要 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具有其必要性。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众多知名人物、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拥有大量典型性的红色教育基地,合理运用天津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方红色资源 天津  2007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
期刊
摘 要 日语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句的生成。本文选取描述听觉体验过程的「感じル」句为例,着眼于其句义结构和句法框架,对参与人类听觉体验活动的要素及其语言表达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句义结构 句法框架 听觉活动  一、研究目的与对象  目前,认知语言学作为近年的研究热门,在日语语言学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笔者尝试将认知语言学运用到日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