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农户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农户,对辽宁省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分析,DEA方法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影响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玉米种植规模、有无农技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所在村到其所在镇上的距离对其影响为负,劳动力转移类型对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技术效率;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16-04
  收稿日期:2013-11-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30315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630018)。
  作者简介:陈素琼(1981—),女,湖南岳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E-mail:aprilsu422@163.com。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实现非农就业,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提高了农民收入,但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会对粮食供给和生产效率造成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饲料粮。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一直是农业技术经济领域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从宏观层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玉米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如刘树坤等运用Frontier 4.1软件估计了我国玉米生产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损失函数[1];陈卫平运用Torngvist-The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2];杨春等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率的增长状况等[3]。也有学者从省级层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如丁岩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莫氏生产率指数对辽宁、吉林两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比较辽宁吉林两省玉米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时序变化[4];张越杰采用非参数的Trnqvist指数方法、HMB指数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吉林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5];赵贵玉等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和参数 K-L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对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6]。从微观层面农户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有代表性的是姜天龙等对不同粮作经营类型的玉米种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7]。从农户角度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规模及其比重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在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上是否存在差异、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是否存在代际差异是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劳动力转移类型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差异,借鉴王春光对不同代际流动人口的划分标准[8],将1980年以后出生的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定义为新生代劳动力转移人口。根据农户家庭不同代际劳动力转移状况将农户分为4类,即无劳动力转移农户、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农户、第1代劳动力转移农户、第1代和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并存的农户,分别简称为第Ⅰ类农户、第Ⅱ类农户、第Ⅲ类农户、第Ⅳ类农户。本研究根据笔者对辽宁省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这4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的农户玉米技术效率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
  1数据来源与基本统计分析
  1.1数据来源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2012年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主的几大高校的三农协会学员在寒假期间进行了有关非水稻种植农户种植经营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询问了农户外出务工和留守务农人员的自身特征、家庭特征、种植规模状况及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类型与费用等主要内容。最终得到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3份,占问卷总数的96.67%。在203份非水稻种植农户的有效问卷中,玉米种植农户为163户,占8030%,本研究主要针对这163户玉米种植户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分析。
  1.2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2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
  2.1模型的选择
  技术效率是衡量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在既定的投入下实现产出最大化,或者既定的产出时实现投入最小化的能力。现有测量效率的方法主要有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两大类。非参数方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而参数方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随机前沿方法(简称SFA)。DEA的本质是用来判断所评价的决策单元是否处于生产前沿函数上,其最常用模型是CCR模型和BCC模型。
  2.1.1CCR模型假定n个决策单位(DMU)为DMUi,i=1,2,…,n。每一个DMU在生产过程中均使用m种要素投入,生产s种产出,其中xi=(x1i,x2i,…,xmi)T为 DMUi的输
其他文献
摘要:氨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畜禽养殖作为人为源氨排放的重要来源备受关注。欧盟和美国均较早开展了对氨排放的管理和控制,制定了相应的清单编制技术文件。主要介绍了畜禽养殖业的氨排放来源,欧盟和美国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及不同畜禽种类的氨排放因子,并对我国开展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清单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排放因子  中图分类号: X511;X713文献标志码: A文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种质资源的保存安全,设计并构建了中期库种子活力监测系统,通过种子活力监测数据采集与种子活力模型预测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中期库内保存的种子进行监测,以提醒工作人员对处于临界期的种质及时进行检测和繁殖更新。介绍了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设计等内容,并详细描述了活力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关键词:江苏省;种质资源;种子活力;中期库;监测系统;数据库;模型  中图分类号: S
期刊
摘要: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浮萍优化种质——青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深条件下青萍的除氮效果与氮素在不同水层中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下层水体处于厌氧状态,厌氧产酸作用使得水体pH值随试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水越浅,硝态氮浓度的平均下降速率越快,且去除率越高;总氮浓度与硝态氮浓度的下降规律大致相同。综合试验结果可知,从同一水深处理下各水体不同水层硝态氮、总氮浓度的变化情况看,水体中硝态
期刊
摘要:采用价值替代法通过对河南省蜣螂的生态服务如粪便分解、牧草污染处理和氮循环进行研究并价值计算,得出其生态服务价值为2.26×109元。论证了蜣螂以及昆虫提供的巨大生态服务价值,同时初步提出了更为精确的昆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研究思路,推动我国昆虫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昆虫;蜣螂;生态价值;计算方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Q968.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为了有效监控大棚环境状况,保证大棚作物健康生长,提出一种基于WSN技术的低功耗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对大棚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湿度等环境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系统采用太阳能锂电供电方式,并采用动态电源管理算法,结合改进路由协议,降低系统功耗,该系统稳定可靠,可有效监测温室大棚的关键环境因子参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环境监测;温室大棚;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关键因子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县域视角对2001—2010年年间河北省140个区县的农业技术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期间,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县域农业技术效率普遍较低,而且县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有差异。人均机械动力、有效灌溉率、农技人员数量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播种面积、复种指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设施大棚机械化作业的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总线的自主导航分布式控制结构并进行节点的设计。系统采用主-从分布式控制结构,以嵌入式控制器作为主控节点采集GPS数据和电子罗盘数据,从而决策适当的控制指令;以单片机控制作为功能节点,实现对微耕机的转向、变速和升降机具的控制。基于ISO11783标准设计了导航系统CAN通
期刊
摘要:为了解决移动影像终端对水果识别与处理的关键问题,在分析现有水果图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彩色水果图像分割算法,建立了四维向量信息结构的蚂蚁单元描述模式和蚁群图像分割算法的信息操作策略,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执行步骤。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图像处理算法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果识别有效、可行,对水果图像分割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水果图像;蚁群算法;图像分割;
期刊
摘要: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黑龙江农垦农业生产有较强的相似性,普遍认知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竞争力却与黑龙江农垦存在很大差距。基于修正钻石模型,建立以基础、结构、产业、规模、市场和现代化竞争力为核心的三级指标体系,测算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等指标与黑龙江农垦的差距在扩大。提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须在产业结构、规模经营、现代化进程与制度等方面需做出努力以提高农业竞争力。  关键词:新
期刊
摘要:通过构建耐寒植物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去除效果,探讨季节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鸢尾和花叶麦冬2种耐寒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具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即使在冬季,2种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能达到30%以上;不同季节西伯利亚鸢尾湿地对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平均去除率均高于花叶麦冬。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可以减少运行费用,对于维持人工湿地净化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