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视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进入关键时期。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在这样的哲学思想大环境下,笔者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常态。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顺序与流程,摸清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脉络,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经济模式选择中的市场经济态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最后根据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论述了中国完善市场经济实现中国梦的可行性。
  关键词:经济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市场经济
  在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时我们往往把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按照角度不同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三个角度。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发展中我们逐渐发现,其实这样的界定方法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种误读,因为这三个领域的设计思想其实并不是来自于马克思本人,而是来自于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以及《国民经济学批判史》等著作中的论述,从这几本著作中论述的角度来看,恩格斯在几本书中主要表达的含义是通过批判思想体系来实现新社会主义的拨乱反正,而不是为了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理解具有严重的片面性特征。为了研究当前经济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含义,就必须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与理论进行细节分析。
  一、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由于我们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其实质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念,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念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我们不应该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才能够全面地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全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从经济视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正式进入中国主要是从“五四运动”后逐步展开的,其对于我国的整体政治体系建设以及经济文化建设的影响也已经接近一百年的时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并茁壮成长,一方面得益于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学者的共同努力以及相互信任,也就是说依靠的是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还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创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型,并且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为了具体了解如何在经济视域中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面我们就沿着历史的脉络了解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程。
  (一) 市场经济的出現与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的出现与发展的摸索主要是从建国后逐步开展的。首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大跃进”的改动,包括文革模式以及洋跃进模式等等改动。我们常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界定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部分是“一五模式”而另一个则是“大跃进模式”。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以苏联的经济体制作为模板,由于缺乏与国情的特殊性相结合,所以这个时期的市场经济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只能算是一种低水平的计划经济雏形。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计划经济的发展形成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少把毛泽东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员的原因。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邓小平理论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地位,并且开始逐渐走上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结合中国当时一穷二白的发展现状,为了探求出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运用市场经济的领导核心,通过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分配制度,大大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生产积极性。
  (三) 坚持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以江泽民为领导的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重要发展与成长。通过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建设发展方向,无论是在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上还是在促进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经济整体发展活力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维持下层建筑的稳定发展也促进了上层建筑的相应发展。
  (四) 完善市场经济依然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途径
  近些年来,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再加上最近两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政府减少灰色收入的预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反腐倡廉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政治工作环节一个蓝天,还共产党一份清白,也是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集中关键力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的保障。总的来说,就目前而言,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继续走科学发展之路以及结合马克思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一定可以逐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总结
  随着我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冲突与不足甚至是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坚持科学完善的社会发展观,就一定可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毛静.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下看中国传统文化[J]. 中国校外教育.
  [2]袁伟.从经济视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新西部(理论版),2016,18:2-125.
  [3]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
  [4]宋一.市场经济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12-1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中职教育是比较特殊的,体现在中职学校技术氛围过重,着重为了培养学生某项专业知识能力。所以,在这种教学特色的长期影响下,中职学校过分重视专业知识,而忽略在德育方面的教学。有的学校教学环境比较差,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使得教学条件难以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本文将围绕我国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做一些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详细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摘 要:随着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增强,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引入,还需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将立足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探索。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成;资源  前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勇敢正视教学过程中随时涌现出的、非预设的生命信息,自觉地理解、
摘 要: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目标,从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思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长抓不懈,足有成效,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和“乐居吴江”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摘 要:品德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实施生活化教学。如此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互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品德课教学;智慧;辛勤;珍惜粮食  教材依据: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  设计思想:在讲授这节课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一上课时先准备一个万宝囊,把玉米装进去,然后让学生摸里面是什
摘 要:教师在做德育工作时,经常采用“我说教你服从”的办法,站在教育者的高度,或自以为有比较多的知识和历练为本钱,居高临下,用教训的口吻或方法“填鸭式”的让学生接受他的观点或服从他的理念,更多地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苦口婆心”的教导,而没有看到学生心理特征、品格行为甚至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和形成规律,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格等教育仅靠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苦口婆心”的教导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表层环境自然演变的构成因素之一。在洪水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危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命时才成为洪灾(洪水灾害),它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天地人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被广泛应用,并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社交平台,在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方式,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校只注重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忽略了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思政教育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我们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其中,希望能找到思政教育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平衡点
摘 要: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啟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关键词:思想品德;启发式;特点要求;运用方法  一、 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