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典型表征与治理路径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数据伦理风险及其治理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教育数据隐私侵害风险、教育数据利益失衡风险、教育数据责任失守风险、教育数据服务偏见风险.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的治理困境主要涉及师生教育数据隐私权与开放共享存在冲突、教育数据利益博弈失范制约教育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治理主体数据素养不足制约教育数据责任落实、师生教育需求的片面捕捉催生教育数据服务偏见.基于此,提出智能时代教育数据伦理风险的治理路径:尊重教育用户数据隐私控制权,优化数据隐私泄露风险防范体系;注重利益博弈规约,搭建教育数据权益监管体系;立足数据素养培育,培育专业化教育数据伦理风险治理组织;根植动态需求监测,构建“去偏见化”教育数据服务机制.
其他文献
根据洪深1941-1942年在坪石的经历,对洪深的戏剧实践与生活历程进行考察,呈现洪深在戏剧活动中迸发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战火中为知识分子树立的光辉精神标杆.
结合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设计开发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实现了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数据维护、准备评价、实施评价、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反馈、交流指导等.该系统提高了高职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教学督导工作的水平.
借助问卷和测试方法,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效能.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知识的内涵、外延、数量、类别和影响层面上都具有较好的育人效能;教学实验前后测对比揭示此教学模式也具有显著的思政育人效能.本研究能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也为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清代士人因为赶考、宦游、谋生等原因,在家庭现实空间活动中常常处于缺位的状态,但事实上他们较为普遍积极地参与了家庭教育活动,承担起了子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在家训和家书中皆可见他们对子弟的殷殷叮嘱.清代士人勇于承担子弟教育的责任感,可以促进我们反思当今家庭教育中的“父亲缺位”现象.
朋辈激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手段.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十分需要朋辈激励的推动与促进.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举办的“一平方米的静心”大学生共读活动为例,探索将朋辈激励运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运用原理、意义及形式.
王亚南和郭大力系统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之后到中山大学任教,其住所“野马轩”成为当时的学术自由小天地.他教研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教育者被教育的姿态,开展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中国官僚政治作了经济的历史的解析,取得了具有中国化、实践性、批判性的成果.
实践教学对学员创新能力和装备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依据车辆装备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新要求,对车辆装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提高车辆装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本研究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文本分析入手,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向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指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治理三个主题解读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数字时代,建设该体系需要从质量观、质量要素、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清晰而准确的定位,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政策指导、领域知识和数据科学开展循证教育建模.只有锚定相应质量标准构建教育模型,才能真正为新发展阶段的教育信息化提供科学、可操作、可比较和可积累的技术支撑.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人机协同教育
中学生群体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与校园环境.通过《青少年行为自评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学校情景量表》对9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母亲拒绝和父亲情感温暖对问题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情景在母亲拒绝和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学校情景在中学生问题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间存在中介效应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中出现了重学业、轻劳动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不能从劳动教育过程中领会勤奋求实、勇于开拓等精神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的学生受生源结构和学制影响,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偏差.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探索劳动教育的路径等问题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亟须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