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拆石桥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光秀丽的清水镇上,有一座用石头砌的杨公桥,老人家都说有两三百年了,就是不知道真假。现如今,有一座更大的公路桥横跨两岸,杨公桥便慢慢地失去了作用。
  这一天,因为要通高铁,必须把杨公桥拆了,才能建桥墩。上级指示,拆桥的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工程费五十万元。告示一发布出去便遇冷了,原来早就有人算过,如今物价飞涨,这点钱刚刚够工钱,傻子才会去揽这工程呢。
  清水镇有个叫杨万水的人,交友面广,也有做事的气魄。他见不少乡亲都有一股余力,却苦于没有挣钱的机会,于是胆气一生,把拆桥的工程包了下来,回去后就拉起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来到了杨公桥,鞭炮一放便开工了。
  刚干起来,便有不少人摇头叹息。原来杨万水连一台挖掘机都没有,只靠人挑肩扛,将石块一块块拆卸上岸。这种纯体力的劳动,效率非常低。
  不少人大声嘲笑:“杨万水,像你这样要干到啥时候?这可只有五十万的工钱哩,等你干完了,只怕裤衩都要赔进去!”
  杨万水微微一笑:“我也是没办法,因为雇挖掘机噪音扰民,爆破又请不起,所以只能靠人力干,赔了也只有认栽。”说的好像挺无奈的,其实他心里却有一个深藏多年的秘密。原来这桥的来历他知道:早年间本地出了一个豪绅叫杨仁,家有良田千亩,还兼做贩卖木材的生意,家业在本县首屈一指。他见两岸居民因河水隔阻,便拿出五千两白银建了这座桥,因此取名叫杨公桥。
  拆桥的工程进展顺利,桥面的石块渐渐的都拆完了,开始拆桥墩。桥墩共有五个,先从临岸的拆起。这时,活儿就更累了,不少人牢骚满腹。杨万水装作没听见,只是每隔一会儿,就特意到桥墩处看一下,像是要找什么东西。
  第一个桥墩拆完后,没有任何发现。乡亲们累的心浮气躁,这天晚饭时,就大声嚷嚷说不干了,要杨万水马上结账走人。
  杨万水微微一笑,说:“我知道大家都十分辛苦,但如果想发财,就要继续干下去,因为这座桥里藏着宝贝呢……”
  据杨万水讲,当年杨仁建桥时,正值盗匪横行。他是首屈一指的豪绅,自然是劫掠的对象。好在他的家丁护院,前两次交锋,都将土匪打退了。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思来想去,他就在桥墩里砌了个凹坑,将家里的金条藏了进去。这件事杨仁做得极为隐秘,只有几个同族兄弟知道,杨万水的祖上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帶乡亲们来拆桥,实际上是冲着桥墩里的金条来的。
  杨万水说完,乡亲们已经目瞪口呆。接着他又交待:“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们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万一有人见财起意那就麻烦了,所以,拆桥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没有藏着金条。只要顺利把金条取出来,我保证不会亏待大家,工钱加倍。”
  众乡亲纷纷点头:“万水放心,你吩咐的事我们一切照办。”
  杨万水这才放心,次日开始拆第二个桥墩。
  可是一连拆了五天,依然没有任何发现。有人劝杨万水:“万水,通常情况下,金条一般会藏在第三个桥墩,因为这是中间,藏这里最安稳,无论从那边挖,都要先挖掉两个才能轮到它,所以金条肯定就埋在这个桥墩下面。”
  杨万水点点头,带着乡亲们拆第三个桥墩。足足拆了七天,仍没有发现金条。
  只剩两个桥墩了,谁料这时下起了暴雨,河水暴涨。这是汛期,一般要十多天河水才会退去。工程因此停了下来,杨万水焦急万分,天天都守在河边。
  这一天,河水异常汹涌,上游漂下来不少树干和杂物,被桥墩一拦,便越积越多。不久河水连带树干就把桥墩冲垮了。乡亲们瞬时觉得心都被掏空了,异常难受。
  足足半个来月,河水才回落下来,桥墩已不复存在。杨万水和众乡亲迅速跨入河水中,翻拣着石块,找寻金条。但都一个上午了,也没有一个人找到金条,只找到一块刻了字的石板,是奠基时用的。只见石板上刻了八个大字“苍天为鉴,必除匪患”,然后又是一些小字,越看越触目惊心。
  原来,小字写的是当年建桥的经过。杨仁和盗匪交锋时,前两个回合,家财就已被抢走大半。他苦于河对岸的宗亲不能及时赶来帮忙,力量上总是稍逊一筹,于是决定耗巨资建桥,又觉得同族兄弟中可能出了内奸,才会令盗匪轻易找到钱财,于是心生一计,找了几个令人怀疑的宗亲密谋,杨万水的祖上就是其中之一。杨仁说九月初六日是黄道吉日,届时杀猪宰羊,将金条埋进桥墩里,要保住杨氏宗族的最后一点家业。他这边故意放出风声,那边又密报给官军。果然到了这一天,盗匪举倾巢之力来袭,却陷入了官军的埋伏,被围剿得一个不剩。
  灭匪之战大获全胜,杨仁就允诺将石桥建起来,而且仍然秘传桥墩里藏了金条,用意是继续维持他富商巨贾的地位,东山再起时行事便利。后来经商果然赚取了大量钱财,再次富甲一方。因为有了杨公桥的便利,也因为他的势力更加庞大,土匪再也不敢来劫掠了。
  原来竟是这样的,乡亲们瞬时就像是遭了霜打的茄子,彻底蔫儿了。根据杨万水给的工钱测算,这次拆桥光人工钱就要拿出六十多万,却只有五十万元的工程款,如此一来,杨万水不是还要赔进去十多万吗?现在很多老板都喜欢克扣工钱,别说六十万,他能把五十万给大家就不错了,至于所说的工钱加倍,那更是想都别想。所以,乡亲们立刻围住了杨万水,“万水,我们可都是你叔叔伯伯辈的人,跟着你辛辛苦苦的干了两个月,你可不能坑了我们。再怎么难,你也得把工钱给我们。”
  杨万水不慌不忙,说:“大家放心,你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就是再怎么亏,也不会把该给你们的工钱赖掉。不过眼下活儿还没干完,你们再跟着我干三五天,我保证把工钱都发给大家。而且工钱加倍,一个子儿都不会少。”
  乡亲们面面相觑,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杨万水接着叫来了大货车,要乡亲们把拆下来的石料一块块都搬上车,还特意交待,千万不能把石料搞破损了。见他安排得有板有眼,乡亲们只好继续跟着他干,虽然干的心里没底,但杨万水却更加大方起来,发的烟都是大中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一直到三天后,大家才终于知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杨万水一开始承包拆桥的工程,本是冲着金条去的,但究竟有没有黄金,他心里也没底,因为毕竟时间久远了,光听祖上传下来的话不一定可靠。当乡亲们干得泄气时,他就拿这件事来鼓舞大家,目的就是要大家继续干下去。因为拆桥这事,他可以做到包赚不赔。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杨万水有一个同学在影视城干工程,刚好要建一座仿古石桥,正愁着没有石料呢,杨万水老早就和他联系好了,如今就是将拆下来的石料卖给他,这么一来,他还会亏吗?
  不久,石料便全部拉走卖了。杨万水果然兑现了诺言,给每个乡亲们的工钱都加了倍。大家拿着钱喜笑颜开,都说:“万水,你真是好样的。今后你就领着大家干,大伙儿都服你。”
  杨万水呵呵一笑:“大家放心,我这个人一口唾沫一个钉。过河拆桥的事,是绝对不会干的。”
其他文献
这天下午,张大成刚下班,便接到女友雯雯的电话,约他一起去看看新房子,商量怎么装修。  放下手机,张大成喜得蹦了三个高。他清楚这条信息的含意,就是说,他张大成就要步入洞房了!  说起来,张大成可是真不容易。他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据他说,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长大,可还没等他上完大学,爷爷就过世了。大学毕业后,张大成独自在这座大都市里打拼,时来运转,他碰上了雯雯。  雯雯就住在本市,有自家
期刊
狼山县来了个新县长叫牛得宝,牛县长十分重视政府办公室工作,下基层调研时特意带上了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胡海和副主任李伟清。  这天调研组一行人到了广隆镇,忙活了大半天,眼看天色已晚,胡海就冲大伙说:“大家不用急着赶回县城了,今晚我在广隆镇农家乐饭店给大家安排好了工作餐,吃完饭再往县城赶吧。”  牛县长对此也表示赞成,跟大伙招招手道:“大家今天也辛苦了,我们一起吃过工作餐再回家吧。”调研组一行人跟上牛县长
期刊
鄂中有个牛人叫蒋壮,企业做得很大,效益很好。他是个魔术迷,经常在公司年会庆典时玩一些“大变活人”“隐形人”的游戏。平时他也以此特长自得,多次夸下海口:俺是火眼金睛,如果有人能够瞒过我的眼睛,奖励他一万块钱,决不食言。故人送外号奖(蒋)一万。  这天,奖一万办公室来了位年轻人,自称贾若——专为挑战蒋总专长而来,他与蒋总打赌:小贾就待在蒋总的眼皮子底下,若蒋总找不到,输一万块。反之,小贾给蒋总免费当两
期刊
郑前方喜欢钓鱼,这天他运气不好,没钓到几条,早早收了鱼竿回家了。  走到河栏边,看见一个大爷拄着拐棍,在河栏边无助地站着。郑前方上前问大爷怎么了,大爷说:“小伙子,你能把我扶上这栏杆吗?”  郑前方笑道:“大爷,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扒高上低啊?老胳膊老腿行不行?”  大爷着急地说:“能行!你只管扶一下就行。”郑前方小心地把大爷扶上了水泥栏杆,大爷一扭身,就下到了栏杆里面。  郑前方不解地问:“大爷,
期刊
关庄的乡亲们都很羡慕关大龙,因为他是本村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在省城某公司任高管,年薪几十万,有房有车,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可爱。  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大龙最近正在因给爷爷建房而苦恼。  爷爷八十多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自奶奶去世后一直独自住在乡下老屋。三年前的汛期接连几场大暴雨,老屋突然倒塌了,爷爷只好住进邻近的大龙爸爸家,但大龙爸爸家人口多,孩子们吵闹得厉害,所以老人住得很不舒服。  
期刊
一  民国二十年,青州城内有一家当铺,当铺的匾额写着“青州第一当”,当铺的掌柜姓葛,排行第三,人称“葛老三”。  这日,当铺刚刚开张,便进来两个衣衫褴褛的人,一瘦一胖,瘦的像一根麻杆,胖的是个车轴汉子。当铺的伙计急忙拦住了两人,说这里不施舍早饭。车轴汉子一扬胳膊,伙计“咚咚咚”倒退了几步,险些跌倒。两个人来到柜前,麻杆朝里面高声喊掌柜的出来说话。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伙计一见这阵势,想到葛掌柜平日
期刊
著名书法家田教授办了个免费面向普通青年打工者的网络书法培训班,消息一发布,报名者络绎不绝,经过筛选最终三十一人入选。  教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周一和周四各一节课,其余时间各自练习。第一节课田教授先教大家写了个“永”字,要求每位学员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必须把练字作业拍照发到微信群里。  到了第三天,学员们开始陆陆续续上传作业,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从作业来看,每个人都写得很用心,不过当第三十一份作业发到
期刊
周日,冯亦晓休息。一早他就起了床,在家里收拾起来。  他贷款买下了一套二手房,刚刚装修完毕。囊中羞涩啊,他就跑到旧货市场,买回了一些旧家具和旧电器,擦拭一新,照样用啊。空调柜机是前几天新装上的,当时只顾得擦外表,内里还没彻底擦拭,今天有时间,正好可以好好擦擦。  他找来螺丝刀,把螺丝一卸,面板就拿下来了,里面有个防尘罩得彻底清洗一下。他刚摘下防尘罩,就看到角落里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纸包,落满了尘土。
期刊
这天,小张来找小李借车,说去相对象,想撑撑面子。他跟姑娘说自己是个小老板,没车怎么成。  小李的车刚买回来没几天,正稀罕得不得了,溅上个泥点都得馬上擦掉。碍于面子,小李最后还是把车借给了小张。结果,晚上小张来送车的时候,小李就发现右边的车门儿被蹭掉一小块漆,小张扔下二百块钱就走,气得小李心里直骂:二百块,你当老子的车是自行车呐!结果,小李花了三千多块才把车漆补好。经过这件事儿,小李发誓:这车以后说
期刊
顾大陕是一名包工头,最近出了大事情,手下的一名民工违规操作,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死了。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顾大陕进行了赔偿。处理完事故后,顾大陕算了算,这次工程又没赚到钱。  也不是顾大陕不会管理,每天开工前,他都要集中民工,宣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这个规定,是他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操作的安全要点,自己编制而成的。对于新民工,都必须能够背下管理规定,才能上岗。可是,大大小小的事故照样频出,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