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文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增强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49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行为的养成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一名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他人,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当他步入社会之后,其发展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甚至是可怕至极的。所以,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的情感到底如何培养和激发呢?
一、结合教材,挖掘情感元素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之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情感,通过生动的形象,直观呈现给学生,使之受到深刻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从教材入手,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基于此,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各种情感因素,深刻把握教材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认知难点,教师要立足作者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作品的写作背景,然后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对话,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共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丰沛的情感。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陶渊明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他的身世、所处的时代以及该文章产生的背景,然后在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该诗主要是描述一种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心境。在结合当时陶渊明的境况,让学生深入体会尽管身处贫穷中也要做到精神上的富有以及豁达的心胸,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感悟那个时代的辛酸,使情感教育更加显现,将传统枯燥的课堂变得更有内涵。
二、通过朗读,培养情感素质
朗读是学生学习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朗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中。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要让学生通过林黛玉的言行来体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孤苦,投奔祖母而产生的小心谨慎的心境。比如《阿旁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阿旁宫殿的宏伟气势让作者感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旁宫殿的最终结果更让作者感到惋惜,不仅是惋惜阿旁宫殿,而是整个秦国。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以情传情,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情感。
三、通过多媒体合理创设情景营造教学气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多媒体声画统一、动静结合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就可以将课件制作成幻灯片,融入声音、图片甚至是视频实施教学,将书本上的内容更加生动、立体地展现出来。如讲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可以在这首诗的朗读录音带上配上凄凉的画面和一曲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让切题的画面和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收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效果。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们播放了《梁祝》,体验诗歌和乐曲中所蕴涵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乃至人的情感世界。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仅凭想象是不能把荷塘月色这一美景深刻映入脑海里面的。因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月光下的相关荷塘的图片,同时配上一些朦胧并且淡雅的音乐,这样就可以把朱自清所写的静美以及素雅的意境有效呈现出来。
四、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的课外读物,更广泛地涉猎经典的文学作品情感元素
这类作品的阅览对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能够起到非常正面的影响,并且也是教师渗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推动力。比如,可以让学生阅读《老人与海》这个小说,学生能感受到老人那种即使失败了也不向现实低头的精神,联系海明威本人的经历,学生将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作者寓于文章中的情感,接受一种“硬汉精神”的洗礼,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抗挫折的能力。这些都能够非常正面地发挥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透过文本想要表达的那种思想情感,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极有帮助。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借助有效的情感渗透,才能让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
参考文献:
[1] 陈剑铃.将情感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
[2] 吴真真.浅议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7).
(作者單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十八中学 150000)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49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行为的养成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一名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他人,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当他步入社会之后,其发展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甚至是可怕至极的。所以,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的情感到底如何培养和激发呢?
一、结合教材,挖掘情感元素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之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情感,通过生动的形象,直观呈现给学生,使之受到深刻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从教材入手,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基于此,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各种情感因素,深刻把握教材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认知难点,教师要立足作者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作品的写作背景,然后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对话,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共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丰沛的情感。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陶渊明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他的身世、所处的时代以及该文章产生的背景,然后在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该诗主要是描述一种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心境。在结合当时陶渊明的境况,让学生深入体会尽管身处贫穷中也要做到精神上的富有以及豁达的心胸,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感悟那个时代的辛酸,使情感教育更加显现,将传统枯燥的课堂变得更有内涵。
二、通过朗读,培养情感素质
朗读是学生学习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朗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中。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要让学生通过林黛玉的言行来体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孤苦,投奔祖母而产生的小心谨慎的心境。比如《阿旁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阿旁宫殿的宏伟气势让作者感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旁宫殿的最终结果更让作者感到惋惜,不仅是惋惜阿旁宫殿,而是整个秦国。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以情传情,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情感。
三、通过多媒体合理创设情景营造教学气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多媒体声画统一、动静结合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就可以将课件制作成幻灯片,融入声音、图片甚至是视频实施教学,将书本上的内容更加生动、立体地展现出来。如讲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可以在这首诗的朗读录音带上配上凄凉的画面和一曲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让切题的画面和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收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效果。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们播放了《梁祝》,体验诗歌和乐曲中所蕴涵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乃至人的情感世界。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仅凭想象是不能把荷塘月色这一美景深刻映入脑海里面的。因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月光下的相关荷塘的图片,同时配上一些朦胧并且淡雅的音乐,这样就可以把朱自清所写的静美以及素雅的意境有效呈现出来。
四、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的课外读物,更广泛地涉猎经典的文学作品情感元素
这类作品的阅览对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能够起到非常正面的影响,并且也是教师渗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推动力。比如,可以让学生阅读《老人与海》这个小说,学生能感受到老人那种即使失败了也不向现实低头的精神,联系海明威本人的经历,学生将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作者寓于文章中的情感,接受一种“硬汉精神”的洗礼,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抗挫折的能力。这些都能够非常正面地发挥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透过文本想要表达的那种思想情感,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极有帮助。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借助有效的情感渗透,才能让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
参考文献:
[1] 陈剑铃.将情感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
[2] 吴真真.浅议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7).
(作者單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十八中学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