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百纳之争:明明白白的糊涂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ji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6日,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张裕公司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持续使用并反复注册的事实,结合《商标法》及今年4月原则通过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最终裁决将“解百纳”商标所有权归属张裕公司。在这份编号为商评字(2008)第05115号的《关于第1748888号“解百纳”商标争议裁定书》中,权威部门确认:解百纳长期被张裕公司作为葡萄酒的商标或特定名称使用,能起到区分葡萄酒商品来源的作用,具备商标的显著特征。至此,持续了六年之久的解百纳商标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堪称中国葡萄酒业知识产权第一案,除了张裕,国内其他葡萄酒业巨头几乎悉数卷入其中。业内清楚,这是企业间的利益之争,其原因就在于解百纳的品牌价值。
  那么,解百纳的价值何在?
  
  谁家的解百纳?
  
  有纠纷就有一面之词。最初,当张裕公司为“张裕解百纳”这款中国葡萄酒里的高档酒品申请商标时,坦然叙述的就是张裕公司的百年历史。只不过,张裕公司提供的解百纳版本,更多的是把话题压缩到上世纪的三十年代。
  1931年的一天,为给公司新近研制的一款高品质葡萄酒起名,时任中国银行行长兼张裕经理的徐望之先生,召集了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集思广益,讨论来讨论去,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所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从那时开始,解百纳干红就成了张裕的核心品牌。1936年,张裕向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申请注册,并于1937年获得核准,注册证号是第33477号。解放后,张裕又分别在1959年、1985年和1992年向国家商标局三次提出解百纳商标注册申请,由于历史原因,只获准备案使用,未能取得解百纳商标注册权。2001年5月8日,张裕又第四次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相关注册申请,等到第二年的4月14日,国家商标局签发注册证书,核准了张裕公司的“解百纳干红”商标注册。
  没想到,商标局给予张裕解百纳的承认立即遭到来自国内葡萄酒巨头企业的强烈反对。2002年6月,在张裕解百纳商标注册成功后一个多月,以长城、威龙、王朝为代表的葡萄酒企业联合上书国家工商总局,要求撤销张裕公司解百纳注册申请书。
  诸多企业反对张裕注册解百纳商标的理由言之切切,他们认为,解百纳系法文Cabernet的译文,是行业已经通行的解百纳品系的称谓。1980年出版的有关葡萄酒的书籍中,有将赤霞珠称为解百纳的说法。他们强调,解百纳干红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张裕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对整个行业是个打击。言下之意,解百纳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私占。
  解百纳真的是公共财产吗?几乎所有和酒相关的企业和机构都卷入到这场纷争中,或支持,或反对,互不相让。
  业界的争议引起社会关注,不知道是迫于压力还是为慎重起见,国家商标局又于2002年7月10日作出一纸决定:鉴于解百纳是红葡萄酒的原料品种名称,对该注册商标予以撤销。
  一个自己创立的产品并使用了七十多年的品牌,竟不能成为自己的注册商标,张裕方面当然不服。他们强调,解百纳是酿造这种酒所用的三种葡萄的英文名称缩写。而解百纳干红是张裕独创的一款由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梅鹿辄等几种名贵葡萄精酿而成的葡萄酒。其中,蛇龙珠仅在烟台有种植,独一无二的原料来源造就了张裕解百纳干红的贵族血统,也是区别于其他品牌葡萄酒的根本所在。怎么就成了葡萄酒的原料品种名称了呢?
  情急之中的张裕倒也不失冷静,他们分析认为,至少有三个因素造成人们对解百纳的误解,甚至是以讹传讹。
  第一,远在1956年时,根据国家轻工部指示,张裕公司曾负责承办葡萄酒酿酒大学,并将张裕公司作为教学基地,为国家培养葡萄酒专业人才。为便于讲课和现场教学,教员和技术工人在车间现场习惯地把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等葡萄品种酿造的原酒称为生产解百纳的原酒,导致部分学员误认为上述葡萄品种就称为解百纳,为后来关于解百纳的错误说法留下隐患。
  第二,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国家各种书刊著作上都没有过解百纳是一种葡萄品种的说法。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有部分书刊将赤霞珠称为解百纳、品丽珠称为解百难、卡门耐特。这是因为当时国内关于葡萄酒的资料不多,翻译上有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就误导了一些作者。
  第三,关于解百纳是法文“Cabernet”的翻译一说,主要是因为解百纳干红的一些主要原料的英文字母都有这个共同的字头。其实,几种原料共用一个字头的做法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不能以此否认张裕独创解百纳品牌的事实。
  除上述三个原因外,有关解百纳的误传也跟人们不了解商标的概念有关。张裕承认,之所以让有关解百纳的错误说法流传下来,跟他们当初没有及时纠正也有关系。
  应当说,张裕方面对于解百纳的解释还是十分克制的。明眼人都知道,究竟是谁家的解百纳?其背后所隐藏的是利益之争。就连掺和这场争议的某些行业协会和某些专家也是不图利不起早,因为解百纳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业内企业都想据为己有,只是别人没有张裕说话硬气罢了。
  
  
  谁害的解百纳?
  
  2003年11月,就在这场纷争进入到司法仲裁阶段,张裕宣布,公司以近2000万的高价买断央视2004年部分黄金时段广告,全部用于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品牌推广。
  敏感时刻玩敏感,是高招,还是败笔?
  客观地说,解百纳干红是几代张裕人精心培育的葡萄酒产品,到现在更是达到新的高度。在解百纳干红的酿造过程中,张裕酿酒师都是把精心选出的每一种葡萄单独发酵,提取发酵醪液中各种营养成分,再进行原酒处理,每一种原酒都保持其酿酒葡萄的独特风格。这其中,一个最被专家与酒迷称道的重要环节,就是将处理好的葡萄原酒按严格的科学配比混合后,进入橡木桶陈酿,然后再放入地下大酒窖的进口橡木桶里贮存两年以上。这样一套工艺下来,浸入橡木芬香的葡萄酒口味醇厚,余味和谐,品质高尚。此外,张裕的评酒师还会严格按照时间周期对葡萄原酒进行品评,直到葡萄酒陈酿出最佳风味后出桶澄清,并用速冻工艺保持葡萄酒陈酿后的风味。
  张裕解百纳是葡萄酒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之一,这自然引起同行的注意。当然也引来争相效仿。
  1998年以前,生产解百纳的企业仅张裕一家,此后不断有企业加入这一行列,在2003年商标案爆发之后达到高潮。有人把这些后来的解百纳们分为三派:一派是一些不知名品牌趁火打劫,趁商标案之机赚取利润;一派是知名品牌产品,大多走低价路线;部分洋葡萄酒品牌也在借解百纳之争的混乱之势,推出所谓的解百纳葡萄酒,以期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葡萄酒业最大的隐患,不在于外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威胁,不在于内在竞争所造成的压力,而在于整个行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旦某个葡萄酒品牌开发出新技术产品,其他品牌就会纷拥而至,假冒这种产品。在这种状况下,当一款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追捧时,效仿和防止效仿就成了一场博弈。所有申请和反对把解百纳注册为商标的人,其实都已认同解百纳的品牌效应,只不过一方是要独享,另一方是要共用,试图独享的一方当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眼见得解百纳的商标注册得而复失,张裕实在是有些窝囊。可以理解,他们选在这场纷争进入司法仲裁阶段,投入重金为解百纳做广告,也是让公众知道:解百纳就是张裕的解百纳,不是别人可以随便用的品牌。可情急之中的张裕也许忽略了一点,在解百纳商标归属未定的时候,解百纳的标识依然处于公用状态,你为自己的解百纳所做的广告,同时也是为别人的解百纳做宣传。
  
  事实也是如此。就在张裕孤注一掷豪赌解百纳的同时,大量的冠之以解百纳之名的葡萄酒悄然登上市场,在这些产品中,有业内知名企业的中高端产品,也有根本不符合葡萄酒酿造标准的“三精水”。有些低劣产品单价只卖10多元,远远低于张裕及其它主流企业的产品售价。这种鱼龙混杂的市场局面,直接损害的是张裕解百纳的利益,也让其他生产中高档葡萄酒的企业叫苦不迭。而这种品牌泛化所带来的潜在危机,一是有可能把中高档产品拖至中低档水平,失去原有的品牌价值;二是有可能迫使产权所有人放弃品牌,白白葬送一个优质产品;三是有可能变相纵容对知识产区及原产地保护的侵害,使得那些追求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的企业望而却步。
  围绕着解百纳的纠纷和效仿,解百纳着实出了大名。且不管解百纳是商标还是葡萄名称,乍看起来,各方都表现出对解百纳的钟爱。其实,这样的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品牌的伤害,尤其在中国葡萄酒市场远不成熟的条件下,本来众多消费者尚缺乏对葡萄酒的认识,这样一闹,一个原本可以让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却令消费者越来越看不明白,消费者也只好选择转身离开。
  应该说,旷日持久的解百纳之争,其实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水混了,就有浑水摸鱼者,这是对一个品牌的最大伤害。
  谁曾经伤害了解百纳?
  不能一味指责那些无德商贩。
  
  谁爱的解百纳?
  
  在解百纳商标权未定之前,有关解百纳的定义只有两种假设:其一,假设解百纳不是一个葡萄酒种类,那么张裕就是最先使用解百纳名称并将其打造成自身品牌的企业。如果无数葡萄酒企业都借用解百纳发财,这对张裕是不公平的。其二,假设解百纳就是一种葡萄原料,那么任何一家葡萄酒企业都可以使用,如果仅因为张裕最早使用了这种原料而给予商标注册权,迫使其他企业放弃解百纳而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这又是另外的一种不公平。
  幸好,虽然是经历了6年时间,解百纳终于还是有了最后的归属。这预示着一个走过七十年的老商标的重生,同时也意味着,不管其他企业情不情愿,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现实是,解百纳已经成为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除此之外,我国葡萄酒企业的品牌产品寥寥无几。当然,像长城、威龙、王朝这样的葡萄酒企业也并不缺少富有唯一性的优质干红产品,其品质与解百纳比起来各有千秋,无所谓谁高谁低。但是,不敢说这些企业没有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特色品牌,至少在这场长达六年之久的争议中,他们没有适时地推出与解百纳比肩的自有品牌,或是没能有效利用逆向营销策略,扩大自己产品的拥趸群体。因此,在这场纷争中,张裕始终占据着主动。
  百年张裕是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随着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张裕为代表的亚洲新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并被业界称为新新世界。现在,凭借百年经营所累积的丰富经验,依靠现代化管理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张裕终于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葡萄酒综合质量分级体系,这种分级体系针对葡萄园、葡萄原料、酿造工艺、橡木桶陈酿、调配和瓶贮等六个关键环节分别展开细致评估,层层优选,步步把关,最终按照质量标准划分为大师级、珍藏级、特选级和优选级等四个级别的葡萄酒产品。目前,这一体系已应用于张裕卡斯特酒庄和解百纳两个主要品牌的全系列产品中,并得到不同消费群体的认同。
  然而,张裕并不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唯一领跑者,在技术工艺、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国内主流葡萄酒企业各具优势,独有天地。近十几年的运作,这些企业的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不输给解百纳,现在需要的是摆脱解百纳情结。
  必须超越解百纳。这不是跟张裕作对,而是包括张裕在内的葡萄酒企业,必须学会的自我否定。
  入世后,中国葡萄酒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虽然解百纳已成为中国葡萄酒业对抗洋品牌的中高端品牌之一,但若不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恐难以抵御来自传统葡萄酒世界的产品冲击。因此,如果说张裕始终将解百纳作为一个品牌和一个注册商标在使用,坚持不懈地改良解百纳干红的工艺,就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葡萄酒品牌,那么,国内其它葡萄酒品牌,也必须扮演现在和未来市场的重要角色。
  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葡萄酒产品也正逐步进入国人生活。近年来,葡萄酒在整个酒类消费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截至2008年4月,葡萄酒销量同比增长了65%。但也必须看到,进口葡萄酒总量仍呈上升之势。2007年中国进口葡萄酒450万箱,较2006年增长125%,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6.6%提高至1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国外葡萄酒的强势进入正在给国内葡萄酒企业带来更大压力,同时说明,国内企业必须团结一致,以各自的优质品牌和特色品牌形成民族品牌的合力,守护并抢占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内地人均葡萄酒的消费量只有0.38升,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知道,葡萄酒讲求的是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从2008年正式实施的新国标,对葡萄酒的年份、产地、品种等都有很严格定义。这也意味着未来葡萄酒市场的竞争不是低层面的价格战,而是品牌与品质的比试。
  毫无疑问,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是市场的重要角色,而扮演这一角色的不可能只是解百纳。事实上,张裕成功注册解百纳,并非是对整个葡萄酒行业的沉重打击,相反,真正利益受损的只是行业中某些假冒解百纳干红的小群体。也可以这样理解,假定解百纳就是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上品牌的代表,那么未来葡萄酒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正是由解百纳以及从解百纳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拥趸组成。
  从长远来考虑,保护张裕解百纳就是在保护民族品牌,因为未来代表民族品牌的并不只是一个解百纳,而是可以并肩而行的多个品牌。如果我们现在不能有效地鉴别和保护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及产品名称,将来的葡萄酒品牌也难逃被伤害的厄运。
  解百纳是谁家的解百纳,现在已经尘埃落定。
  那么,解百纳又是谁爱的解百纳呢?
  仅就企业而言,你尊重同行的品牌同行就会尊重你的品牌,只可惜,有些企业现在还在相互排斥中自相伤害。
其他文献
钢铁材料特别是截面差较大结构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在淬火时易产生变形和开裂,而导致产品报废,经常造成生产上的极大浪费。利用样品开发过程中的实例对其裂纹形成进行了简单分析
[安泰科讯]CRU认为,2004年全球不锈钢产量约2405.5万吨,同比增加了7.5%,高于镍消费量增速约三个百分点。其中欧洲的产量为879.1万吨,同比增加了5.7%,美国不锈钢产量为223.6万
本文从认知语法视角尤其是意象的阐释与转换来探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经典小说在董秋斯和张谷若的翻译过程中的意义构建和翻译策略的差异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兰盖克的
利用新型搅拌式高能球磨机对Fe-Al二元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并利用XRD、SEM对Fe—Al二元粉末在球磨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能球磨促使Al向Fe中逐渐扩
主要根据阶梯轴、花键轴、光轴和半轴四类零件局部淬火和整体淬火的产品出现的质量案例,对感应淬火件淬硬区域的检验要求进行介绍。
2007年12月26日《东方早报》刊发了一篇题为《艺术成一种“生产和销售”你还在炒油画吗?》的文章,该文认为,目前的艺术市场实际是一个结构畸形的市场,所谓畸形就是大部分资金只向油画倾斜,甚至写实油画占了几乎90%的比重,连抽象绘画都不好卖。当代摄影和雕塑卖得好也只是一个假象,这些领域卖得好的不会超过十个人。但写实油画确实从一流到四流绘画都卖得很好,连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出手就是几万元,年收入超过公司
摘 要:马尔库塞致力于找寻隶属心理层次的、感性层面的人类解放的途径,他认为来自于人的心灵层次的解放才是最高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解放。本文从马尔库塞总的哲学思想入手,以其理想的实现为目标,逐一分析马尔库塞审美教育观形成的原因,以及其重要的功能意义所在。  关键词:马尔库塞;文化危机;审美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科幻作品除了展示未来社会形态和科技发展之外,更要拓展人们对生命和宇宙关系等宏观命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随着思考的深入就难免会陷入某种虚无主义,这便是荒诞性产生的前
6月1日晚,由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名酒慈善赈灾拍卖晚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近30种酒品参加了现场拍卖。来自五粮液、泸州老窖、西凤、郎酒、北京红星、牛栏山、台湾金门酒厂等白酒企业纷纷拿出陈年佳酿。压轴大戏由非流通产品、仅限于收藏市场进行法定交易的国窖1573定制酒主演。现场上,这款曾在春季糖酒会创造出50万纪录的定制酒一路飙升,最终落槌在99万元的价位上。  本次慈善晚会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