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增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需要将SMT融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本文介绍了在现有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将SMT融入校企合作及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实践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SMT;实践教学
1引言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表面贴装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制造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元器件的装接方式,PCB设计到连接方法都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使电子产品体积减小,重量变轻,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从而推动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已明提出重点支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突出培育“四新”产业(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重点构建以新电子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发展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为契机,重点发展高性能移动通信终端,特别是新型智能手机和3G手机;着力打造“五大基地”(新电子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态农业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使河源未来的产业结构与珠三角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目前,河源市各工业园已建成电子类企业50余家,SMT工艺与设备的使用非常普遍,如果高职电子专业学生对电子产品制造只知用电烙铁加通孔元器件的传统制造工艺,将难以面向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重要目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源地区唯一一所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河源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增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电子产品先进制造技术——SMT,是非常必要的。
2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我校电子专业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及电子线路板(PCB)设计能力,又具有团队合作、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素质,适合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维修、产品销售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订单培养方案等;共同实施“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并根据考核结果和岗位要求的实际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纳入课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电子行业企业专家和專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电子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能力递进规律进行分层,根据能力层次关系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三个递进层次,即为“3”;并将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即为“2”,从而形成“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继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资格标准融入化、专业技能递进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一个公共平台课程、三个学习领域课程,如图1。
电子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电子线路板设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维修》等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是与SMT最紧密相关的。其中,按照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安排,专科三年分多次到企业现场学习、认识、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如表1。
3校企合作中的SMT教学实践
SMT基本工艺流程为:印刷(红胶/锡膏)、检测(可选AOI全自动或者目视检测)、贴装(先贴小器件后贴大器件:分高速贴片及集成电路贴装)、检测(可选AOI光学/目视检测)、焊接(采用热风回流焊进行焊接)、检测(可分AOI光学检测外观及功能性测试检测)、维修(使用工具:焊台及热风拆焊台等)、分板(手工或者分板机进行切板)。工艺构成要素多,建立校内实训条件需要较大的投入。
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我们的SMT教学实践更多的依托于企业,这得益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本地电子类企业“互渗共赢”的合作模式。良好的校企合作方便在企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教学服务。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建立了广东超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紧密型合作基地,加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本地电子类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互渗共赢”是校企深度融合中全方位的渗透,人员的渗透、教学的渗透、科研的渗透、实训设备的渗透,达到企业、专业、学生三方共赢。
以雅达实践教学基地为例。实践教学基地的任务是通过教学环境与实践的结合,将实践、理论、生产技术概念、企业文化融合于实践教育的各个层面,使基地成为一个融教学、实践、科研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互动的具有临床模式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培养适应电子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高职专科3年内将分多次赴企业现场实践和学习,将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主完成企业认识实习、工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将在企业为学生提供仪器仪表生产过程的多种实践岗位,使学生了解工艺流程、生产测量的各种设备,熟悉工厂生产装置、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现代企业理念和管理模式;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使高校与企业、市场紧密稳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确保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形成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充分满足学生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编制实践教学基地各实践环节教学基础文件,校企结合的实习指导手册等,进行模块化、实境训教等实训实习教学改革,构建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及管理骨干参与实践教学与管理。 河职院与雅达电子自2005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雅达电子自建的生产检测设备和洁净生产车间是最真实的SMT实践教学环境,2007年起每年安排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到雅达电子进行认识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以“实习作品就是产品”来要求学生完成实习过程。目前在雅达电子就业的河职院毕业生有近20人,安排在生产、技术、维修、行政、市场部等各个部门工作,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SMT工艺流程可简化为:印刷、贴片、焊接、检修。在学习SMT工艺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的生产车间参观学习,以看、听、感受的方式获得对SMT工艺及设备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电路板设计时,教师带着学生学习元件建库、电路板的布局及布线等,最后成功制作出的电路板使很多学生在学到SMT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极大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时,从设备原理、焊接原理到所涉及的原材料、PCB板等全面系统地讲解,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工艺流程、印刷原理,能够使用多种仪器测量器件的多种参数、判断器件的好坏,能够搜集各种器件资料并看懂器件手册,熟悉各种器件的封装形式、引脚参数,出现问题后能够独立分析,器件损坏后能够进行差错维修等。
在实践基地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实习任务真实化。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习,实习内容全部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通过不同岗位轮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使学生熟悉整个工作流程。实习过程由实践基地的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实践基地还将建立实境培训室,进行模块化、实境训练教学。
雅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既有利于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企业也能够从中受益,所以企业参与力度大、热情高,改变了以往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的局面,真正达到學校、企业、学生共赢。
4今后的发展思路
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将SMT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为了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省财政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正在筹建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车间。以产品生产为载体,在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下完成生产任务,以期做到学习和生产两促进,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为保证生产装配车间的良性运作,减少不良品和废品,控制材料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实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有一整套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制定完善的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将把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车间建设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教学工厂”模式的实践基地之一。
参考文献:
[1]钟建坤,杨黎等.校企深度融合办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互渗共赢”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6期.
[2]朱朝霞,杨其华.在电子实习中引入SMT的教学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年03期.
[3]戴建华,冒莉.“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杨黎,杨琳芳.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5期.
[5]邵玫,周殷.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6]李景丽,王建国.高职SMT表面组装技术实习模式[J].探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吴永,涂用军.高职《表面贴装技术工艺及设备》课程的建设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SMT;实践教学
1引言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表面贴装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制造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元器件的装接方式,PCB设计到连接方法都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使电子产品体积减小,重量变轻,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从而推动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已明提出重点支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突出培育“四新”产业(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重点构建以新电子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发展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为契机,重点发展高性能移动通信终端,特别是新型智能手机和3G手机;着力打造“五大基地”(新电子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态农业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使河源未来的产业结构与珠三角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目前,河源市各工业园已建成电子类企业50余家,SMT工艺与设备的使用非常普遍,如果高职电子专业学生对电子产品制造只知用电烙铁加通孔元器件的传统制造工艺,将难以面向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重要目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源地区唯一一所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河源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增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电子产品先进制造技术——SMT,是非常必要的。
2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我校电子专业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及电子线路板(PCB)设计能力,又具有团队合作、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素质,适合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维修、产品销售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订单培养方案等;共同实施“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并根据考核结果和岗位要求的实际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纳入课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电子行业企业专家和專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电子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能力递进规律进行分层,根据能力层次关系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三个递进层次,即为“3”;并将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即为“2”,从而形成“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继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资格标准融入化、专业技能递进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一个公共平台课程、三个学习领域课程,如图1。
电子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电子线路板设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维修》等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是与SMT最紧密相关的。其中,按照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安排,专科三年分多次到企业现场学习、认识、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如表1。
3校企合作中的SMT教学实践
SMT基本工艺流程为:印刷(红胶/锡膏)、检测(可选AOI全自动或者目视检测)、贴装(先贴小器件后贴大器件:分高速贴片及集成电路贴装)、检测(可选AOI光学/目视检测)、焊接(采用热风回流焊进行焊接)、检测(可分AOI光学检测外观及功能性测试检测)、维修(使用工具:焊台及热风拆焊台等)、分板(手工或者分板机进行切板)。工艺构成要素多,建立校内实训条件需要较大的投入。
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我们的SMT教学实践更多的依托于企业,这得益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本地电子类企业“互渗共赢”的合作模式。良好的校企合作方便在企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教学服务。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建立了广东超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紧密型合作基地,加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本地电子类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互渗共赢”是校企深度融合中全方位的渗透,人员的渗透、教学的渗透、科研的渗透、实训设备的渗透,达到企业、专业、学生三方共赢。
以雅达实践教学基地为例。实践教学基地的任务是通过教学环境与实践的结合,将实践、理论、生产技术概念、企业文化融合于实践教育的各个层面,使基地成为一个融教学、实践、科研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互动的具有临床模式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培养适应电子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高职专科3年内将分多次赴企业现场实践和学习,将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主完成企业认识实习、工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将在企业为学生提供仪器仪表生产过程的多种实践岗位,使学生了解工艺流程、生产测量的各种设备,熟悉工厂生产装置、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现代企业理念和管理模式;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使高校与企业、市场紧密稳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确保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形成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充分满足学生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编制实践教学基地各实践环节教学基础文件,校企结合的实习指导手册等,进行模块化、实境训教等实训实习教学改革,构建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及管理骨干参与实践教学与管理。 河职院与雅达电子自2005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雅达电子自建的生产检测设备和洁净生产车间是最真实的SMT实践教学环境,2007年起每年安排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到雅达电子进行认识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以“实习作品就是产品”来要求学生完成实习过程。目前在雅达电子就业的河职院毕业生有近20人,安排在生产、技术、维修、行政、市场部等各个部门工作,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SMT工艺流程可简化为:印刷、贴片、焊接、检修。在学习SMT工艺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的生产车间参观学习,以看、听、感受的方式获得对SMT工艺及设备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电路板设计时,教师带着学生学习元件建库、电路板的布局及布线等,最后成功制作出的电路板使很多学生在学到SMT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极大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时,从设备原理、焊接原理到所涉及的原材料、PCB板等全面系统地讲解,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工艺流程、印刷原理,能够使用多种仪器测量器件的多种参数、判断器件的好坏,能够搜集各种器件资料并看懂器件手册,熟悉各种器件的封装形式、引脚参数,出现问题后能够独立分析,器件损坏后能够进行差错维修等。
在实践基地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实习任务真实化。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习,实习内容全部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通过不同岗位轮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使学生熟悉整个工作流程。实习过程由实践基地的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实践基地还将建立实境培训室,进行模块化、实境训练教学。
雅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既有利于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企业也能够从中受益,所以企业参与力度大、热情高,改变了以往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的局面,真正达到學校、企业、学生共赢。
4今后的发展思路
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将SMT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为了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省财政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正在筹建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车间。以产品生产为载体,在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下完成生产任务,以期做到学习和生产两促进,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为保证生产装配车间的良性运作,减少不良品和废品,控制材料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实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有一整套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制定完善的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将把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车间建设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教学工厂”模式的实践基地之一。
参考文献:
[1]钟建坤,杨黎等.校企深度融合办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互渗共赢”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6期.
[2]朱朝霞,杨其华.在电子实习中引入SMT的教学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年03期.
[3]戴建华,冒莉.“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杨黎,杨琳芳.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5期.
[5]邵玫,周殷.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6]李景丽,王建国.高职SMT表面组装技术实习模式[J].探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吴永,涂用军.高职《表面贴装技术工艺及设备》课程的建设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