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偶遇(外一篇)

来源 :伊犁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差中转,停留嘉峪关,换乘前往上海的火车,虽说15个小时的停留会非常辛苦,但内心却有些小兴奋,毕竟嘉峪关途径无数次,却从未驻足过。
  嘉峪关的夏夜凉风习习,睡眼惺忪地赶到网签的宾馆,却被告知订单取消,早已客满。还好,相距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小旅馆,虽然条件较差,但老板态度谦和,单凭这份美好心情,我欣然入住。
  “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去坐公交车吧。”嘉峪关的早晨,阳光和蓝天干净得让人不忍直视。早餐时,富态热情的老板娘,语出惊人,富有哲理。
  公交就像一座城市的动脉,通过它,你和城市会有最直观的接触。无需驾车游的全神贯注,少了团体游的身不由己,公交车上依窗而坐,漫无目的地旅行,会让你邂逅更多的惊喜。
  “关山南北共争雄,云压缭垣雪压峰。黄昏宿燕归来晚,怨锁双扉鸣漠风。”像这样描写嘉峪关的优美诗句和传奇故事比比皆是,致使我每次途经这座曾经弯弓逐射、牛羊遍野、战旗猎猎的雄关要塞时都会肃然起敬,心驰神往。
  4路公交车途径30多个站点,车程较长,乘客中有看报的、聊天的、闭目养神的,但“低頭族”相对较少。大家面带笑容,悠闲自在,鲜有大都市疲倦的匆匆行色,少了焦躁和拥挤,彼此和颜悦色,没有半点违和感。
  对面是一位穿着清凉浓妆艳抹的中年女性,操一口外地口音对着手机喋喋不休,全然不顾自己的手包占据着别人的座位,即使民工小哥一直站在旁边,她也没有半点想拿起手包的意思。我努力地把注意力移到窗外,可那只猩红的手包还是突兀地留在余光里。
  步行街站停车,下车门中忽然跑上来一位蓬头垢面、举止怪异的流浪汉,他手握着一袋袜子以打电话的姿势自言自语,焦虑地扫视着车厢。随着中年妇女的惊叫,所有喧嚣戛然而止,她迅速地拿起座椅上的手包,抱着民工小哥的胳膊坐在身旁,形成一个人体屏障。
  “神经病啊!”中年女人一连串夸张的动作也许惊吓到了流浪汉,他一脸嫌弃地瞪了一眼中年女人,转身下车,嘟嘟囔囔地扬长而去。车门再次关闭时,周遭异常寂静,冷气从头顶降下,我的后背开始瑟瑟发凉。
  我开始避开眼前的女人,努力地望着窗外。
  窗外的城市与大多数新城没有太多差异,街面上的游人不多,大家倒是悠闲自在,走在自己的节奏里,没有被大城市喧嚣浮华的快节奏所带偏。
  “这是关城景区吧?”指着窗外的古建筑群,我急忙询问身边的人,才发现一位金发碧眼,棱角分明的外国小伙子坐在我的旁边,他也一脸懵懂地看着我。
  “还早着呢,这是美食街,是吃货们去的地方。”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孩热情地告诉我,然后指着一把印有广告和地图的小扇子,帮我们辨别方位。
  相近的年龄总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于是,背包客和小女孩对着手机翻译软件开始聊天。两个年轻人,两部手机,扫码微信,全程无障碍交流,相聊甚欢。
  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感觉一直在奔跑的自己,也快追不上这个快进的时代。十来年的英语课程就这样被一款简单手机软件轻松完胜,让人有点怀疑人生。
  雄关广场站,小女孩下车时把小扇子送给了我,然后小鸟一样蹦蹦跳跳下车,淹没在人群中,我和这个外国小伙儿相视一笑,心里暖暖的。
  酒厂站下车,步行前往护国寺。和大多数景区一样,护国寺的两边有一些出售旅游纪念品的门店。走进一个门店,一位老者身着僧袍,手捻佛珠,相视一笑,然后心无旁骛地阅卷诵经,全程再无任何交流。小店内商品明码标价,自助挑选,扫码付钱,一气呵成,少了讨价还价时的缠斗厮杀,你情我愿,公平合理,与大多数旅游区强拉硬拽的营销方式形成强烈反差,这也是对佛门净土的尊重吧。
  “天下第一雄关”的关城就在不远的地方,我们近在咫尺,可我驻留嘉峪关的时间却已消耗殆尽,索性搭一辆出租车绕城参观,踩着点进站上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让我心心念念牵挂的城市。
  虽说不能在这座小城里长相厮守而有些遗憾,也因此酝酿出一份美好的念想。于是,掬一捧嘉峪关的云烟,码一堆文字记录美好,只愿再次重逢。
  珞珈山的狐狸
  朴素的伊犁杏花开得正艳,沸沸扬扬的武汉大学樱花早已偃旗息鼓,喧嚣落幕。走进武汉大学,耳濡目染中我的偏见便开始迅速消减,直至烟消云散。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一座山,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和浓厚的治学氛围处处流淌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像这样开放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学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就像珞珈山那只自如行走于闹市的火狐狸一样寥若晨星,难得一见。
  狐狸机警多疑,常人难得一见,而这只火狐狸却能隐于大学周边,独恋珞珈山,让人充满好奇。也许是读多了蒲松龄那些缠绵悱恻的故事,也许是听多了关于狐狸的美丽童话,总之,作为一个行色匆匆的外乡人,我期待与这只神秘的火狐狸有一次美丽的邂逅。
  第二个工作日的午休,与朋友相约去珞珈山走走,顺路参观一下十八栋名人故居。五月的武汉比较清凉温润,春雨后的珞珈山郁郁葱葱,我们撑着伞吃力地在珞珈山中行走,好友兴致勃勃地参观着十八栋名人故居,欣赏着珞珈山的美景,而我却总是心不在焉,在遮天蔽日的树丛中寻找着那只传说中的狐狸。一个多小时里,也曾有鸟飞松鼠跳的惊喜,但始终未见那只传说中的火狐狸。虽然明白任何一次偶遇都需要太多的机缘巧合,但我还是满心落寞地回到宾馆。
  武汉与伊犁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早晨6点,各种鸟鸣便把我从酣睡中叫醒。沿着珞珈山的木质栈道一路左顾右盼,直至山顶,还是没有看到火狐狸的影子。
  回程至山腰,忽觉旁边草丛有动物穿过,草叶沙沙作响,瞬间,我的心脏都要蹦到嗓子眼,虽然呼吸急促,但我还是尽量放慢脚步,生怕惊动了它。草丛中的响动呈环形在我周边移动,并逐渐缩小,直至在距离我五六米远的地方停下来。
  是它!就是它!草丛中露出细长的嘴巴和毛茸茸的脑袋,它红黄相间,毛色鲜亮,佯装忙碌地嗅着地面,但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它的余光。这时,一名晨跑的红衣女子飘然而过,机警的火狐狸瞬间钻入草丛,不知所踪。
  那是一只野生的火狐狸,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半点害怕,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就像期盼已久的老朋友一样。于是,平复心情,一步一回头地下山,行至转弯处,忽然发现身后的香樟树后有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在晃动。
  是它!就是那只火狐狸!它隐藏在树干后面,只露出半个脑袋,晃动着鼻子向我的方向偷偷张望。忽然间,我满心自责:我应该给它带点吃的。
  第四天早晨,我如约而来,在昨天遇到它的地方等候。它像久违的朋友一样,从草丛中一点一点地挪出来,我手忙脚乱地撕开火腿肠,生怕它再次离开我的视野。就这样,我和这只神秘的火狐狸相距只有一个火腿肠的距离,我甚至能感觉到它的鼻息,它小心地吃着火腿肠,眼睛时不时地落在我的身上,甚至有瞬间的交流,但它依然很机警,我有任何动作,它都会瞬间跑远。这个时节,应该是换毛的季节,但这只火狐狸却毛色鲜亮,干净可人。我拿起手机给它拍照,这个有灵性的小家伙好像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跳上景观石回头看着我,任我近距离拍摄。
  第五天早晨,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山腰,远远看见看山的老大爷蹲在地上给狐狸喂食。阳光从香樟树的缝隙里撒下来,洒在老人和狐狸的身上,如同一幅唯美油画。就这样,山与水,人与动物和谐统一,如同仙境。看山老人告诉我,这只火狐狸名叫珞珞,是他给起的名字,平时很少出现。吃饱后的珞珞。将剩下的火腿藏在草丛里,然后静静趴在地上,看着我和看山老人聊天,时不时打滚卖萌,好生可爱。
  第六天,也是我在武汉大学的最后一天,寻遍珞珈山,也没有看到珞珞的踪影,于是我把所有的火腿肠都留给了看山老人。老人理解我的心情,他安慰我说:“万事皆有缘,一周时间里,能与珞珞谋面3次,已是非常幸运之人了,毕竟珞珞也很忙。”
  老人的这句话,让我心情愉悦,我瞬间释然,毕竟我是幸运的。
  飞机挣脱大地的束缚爬上万米高空,回望江城,回望珞珈山,我竟然有千般不舍。
其他文献
坐在自行车后座的你呀  风一样轻盈、云一样纯净——你就是春天,轻盈的春天;  一辆老式自行车,载着山里迟来的四月在山路上奔跑,那轻快的欢乐和微妙的幸福,被青春的摄影机悄悄跟拍……  这些年过去,忘掉了多少过往、多少岁月,才发现爱的细枝末节,一直珍藏在脑海。  眼前常会浮现这样的特写:  山影一闪而过,花树一闪而过,甚至时光也一闪而过;  而你那甜蜜的羞涩,却定格在十八岁的年轮上,  被山风吹舞的阳
期刊
《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  作者:大卫·戴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南极大陆的历史作品,以不同年代南极洲发展的关键点为主线,通过了解南极洲紧张、刺激、辛酸的历史和探险史,认识南极洲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从而读懂南极大陆上有关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变迁。读者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感知各国人眼中的南极,同时收获丰富的史料。  《不公正的审判》  作者:萨达卡特·卡德里  译者:杨雄  本书笔法
期刊
春,在路上  清新的空氣扑面而来,路上是深深浅浅的水洼,松柏更翠绿了,草也展露出鹅黄的新绿;似乎由远而近,听到了鸟儿的欢鸣声。  没有阳光的春日,有的只是感动,就这样在窗前捕捉早春的痕迹。而早春的第一场雨,我却是在无意识中才明白了她的存在。  昨夜昏暗的梦里,我曾质疑春的流连不返,却浑然不知春雨已扬扬洒洒,真情告白。  千回百转,姗姗迟来的总是春。因为这是一个孕育的季节。  陪你一起看草原    
期刊
这些年,康苏沟的晨曦、月光和小小的孩兒,都喜欢停在我肩上休憩。  男人一样的肩膀渐渐长成了她们的家乡。  每次回到康苏沟,小羊们都只顾低头吃草,它们不在意这些年我的喜悦和痛楚,也不知道它们自己吃出了一圈一圈的羊肠小道,像是自然而然送给山坡一层层的裙幔。  一年一年的,家乡依然是漫山遍野丰茂的牧草。  当我有了小孩,唤我母亲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一个中年妇女的辛苦,也会自然而然地被家乡这满山遍野的事物
期刊
江城子  一枝青枣院中生,叶盈盈,果青青。小草芊芊,何处问秋情。巷陌深深千户看,门内外,树亭亭。  闲敲棋子影声声,欲寻筝,遣怀听。回望前尘,多少是非平。曲尽待言寥落意,人不见,月初宁。  鹧鸪天  油菜花开仲夏欢,几方草垛对南山。纵横阡陌千棵树,曲直江河万亩田。  农舍后,灶膛烟,煮茶司饭应心闲。昨宵梦里依稀见,白发青丝对镜言。  江城子  星光欲困几更闲,夜阑珊,睡安然。晨间晓梦,草木尽无言。
期刊
坐对一山空  1  我在九峰山上一角,凌空之处,看见一把空椅子。这是七月,山上有些闷热,间或还飘洒几丝小雨。人群即将散去下山,而我忽然对檐廊尽头的风景产生好奇,便穿过短短的檐廊来到悬挑的平台,顿时,一股山风拂面而来。那风是从竹林与峡谷出发的,从满目的翠绿里出发的,一下与我迎面相遇。  平台上的一把空椅子,似乎充满了深意。它在等待一个人坐下。我回头望了望人群,公子君、魏君他们还在禅寺与岩壁之下驻足闲
期刊
吐峪沟,在维吾尔语里,意为“走不通的山沟”。  我以前常听到吐峪沟去写生的画家朋友说,吐峪沟怎么原始怎么古老怎么原生态怎么神秘,仿佛那里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其实,吐峪沟距离吐鲁番市不远,只有55公里(行政上属鄯善县管辖),但它仿佛是另一个风景王国。  这里,五颜六色的荒山高耸起伏,沙石交错,沟壑纵横,溢满了蛮荒时代的印迹。在它们的护持中,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吐峪沟麻扎村”,闲适地守在沟中的一片开阔
期刊
1  每次去那片胡杨林时,我都感觉是我第一次去那里,每次都带有许多疑问去叩访它们。  说它们是胡杨林,似乎有点夸张了,它们前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面又不全是胡杨树组成,似乎是我说的那片胡杨林的子孙后代。  走进我说的那片胡杨林,它们只有几株,呈苍颜鹤发龙钟老态,枝干矮壮,枝条虬劲,没有你挨着我,我挤着你而成林。它们只有四五株,相互间隔着十多米,就那样,谁一抬头就能看到谁的样子站在那里。就这样,
期刊
沁园春·新疆好  大美新疆,迤逦三山,浩渺两盆。博峰望南北,风光无限,交河史话,妃子身馨;尼雅藏奇,格登树碑,历史车轮新旧尘。天条上,去察今访古,靖乱安民。   司晨唱响千门,見百姓荷锄刨苦根。借天时地利,夙兴夜寐,调风顺雨,栽果疏林。玉枣花前,葡萄架下,人道甘甜出艰辛。思良久,怕民情不许,守住良心。  清平乐·秋问  秋行何路?潇洒苍黄处。迎迓新冬追云雾,堪比雪花飞舞。  春留芳草无私,冬吟花
期刊
连续十年的每个农历三月十八,都是我深切思念母亲和拷问人生的日子,并且这个日子已经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毫无疑问地成为我感情纠结的惯例。因为,在2008年的这一天里,这个世界上我最亲近的人永远地离我远去了。  确切地讲,母亲走的那天是戊子年农历三月十八,也就是公历2008年4月23日的凌晨两点,而前一天的4月22日,是我和未婚妻领取结婚证的日子,因为我们遵母亲的叮嘱,要在“5·1”这天走进婚姻的殿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