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姚晓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小学教研负责人。“语文主题学习”名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福田区优秀园丁,“姚晓英小学语文特色工作室”主持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清新自然,生动有情,善于以自身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训练扎实,富有成效。曾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多次面向全国、省、市、区进行公开观摩教学。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及省市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
近年来,儿童阅读蔚然成风,“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不仅家长、社会开始关注,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浪潮和有识之士的引领,儿童阅读也开始走向学校,关于儿童阅读的理性的文化思考和行动的践行如火如荼地兴起。由李希贵先生发起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印证了儿童阅读推广时代的来临。实验的主旨是:围绕单元主题,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代表的人文读本,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文学营养,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推荐优秀的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由单一的教科书走向阅读的丰富多元。本文关注的就是整本书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思考。一、阅读整本书的意义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使用着统一的教科书,那些课文针对语文教学特定的目标而编写,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量的限制,一般不能太长,用词不会太艰深;缩略了的文本难以再现原著本有的风格,即使是经典名著,也只是节选某一个片段。如果我们的孩子长期只读单一的文本或是节选改编后的片段,就会缺乏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整体把握,对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的理解常常出现单一化、片面化等情况,想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将是很困难的事。针对这一不足,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就指出,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确实,相对于单篇短章,整本书故事内容更有趣,情节发展更曲折,叙述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内涵更丰富……并以有趣的方式与多种表现手法来呈现,能极大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给孩子们带来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阅读场”,将墨印的文字激活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人物、丰富的情感;进而通过对作品的深入讨论,让孩子领会作品背后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及人生的意义。这个“阅读场”一定是丰富的,在遵循儿童情感、认知发展规律下,每一个学术领域我们都可以挑选到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从童话故事到自然科学,从军事、历史到哲学经典……多视角的阅读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锻炼思维,活跃想象力,使之享受更全面的文学教育,为其生命成长带来更加多样的可能性。二、整本书交流的核心理念当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如果我们还是墨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每个章节都精雕细刻,挖地三尺,或者让学生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蜻蜓点水地陈述显而易见的事物,那我们就偏离了阅读的意义,让这一切都变得徒劳无功。我们所要思考的是整本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它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开展一场丰富的文学体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班级读书会。“讨论”是读书会主要的教学手段并成为其价值核心。老师带领全班的孩子共读一本书,组织孩子们共同讨论,倾听同伴的读书经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成就一个更完整的认知。此时的讨论,气氛是愉悦、快乐、宽松的,孩子们都能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第二个核心理念是“自主”。此时的课堂中孩子是绝对的主角。这里完全是孩子们思想、体验的交流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源于孩子对自身行为和领悟的兴趣。孩子积极参与设计、组织讨论的过程,教师可以是孩子阅读的激发者,可以是同伴,参与讨论,有时也可以作为有经验的读者在某些时刻点拨讨论、引向深入;和孩子们在美妙的阅读之旅中,教师可以引导进行导读、讨论、欣赏、表演等多个环节,加以诵读、默看、想象、书写等多样的活动。所有环节之间要呈现出严谨的阶梯式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盘旋而上,最终抵达主题,成就孩子的高峰体验。三、整本书交流的具体策略整本书交流的形式是多元的,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孩子们阅读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互动交流。1.导读——开启宝藏之门阅读伊始,仿佛是教师领着孩子们来到藏宝之地,以“猜”开启神秘的大门,设置足够的悬念,掀开故事的一角。可以看封面猜猜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看“主要人物表”猜角色之间关系,可以看插图猜所描写的精彩片段,让紧张刺激的故事初露端倪;也可以根据故事的目录猜每一章节的内容,大致了解故事的叙述顺序;也可以猜猜故事的结尾……在整个环节中,猜的正确与否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激发孩子们翻开这本书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授孩子读封面、读简介、读作者、读目录、读人物关系表、读插图、读片段、读评论等阅读整本书的初步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起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的能力。2.交流——行进在寻宝途中当孩子踏上阅读之旅时,就会非常享受一路上发掘文本秘密的成就感。这时可以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及时分享阅读心得,生发新的思考。在交流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是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对人物的分析或是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分享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比如说。(1)你言我语串情节:小组合作设计一张情节发展表,把重要的事件简略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小组同学或全班用接龙的形式你一言我一语串说,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2)你问我答猜角色:角色是故事的核心和生命线。可以让小组同学绘制“角色海报”,收集角色的基本资料,并讨论出角色的主要特征;然后在全班开展“你问我答猜角色”的小组竞赛。(3)你我唱和秀朗读:鼓励孩子在小组中分享自己最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比赛,引导孩子在文学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品味语言的绝妙之处。(4)你来我往说困惑: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困惑之处,建议小组成员凭借已有的线索解开迷惑,也可以让一些问题悬而未决,保有“继续挖宝”的期待。3.分享——收获宝藏的震撼完成这次阅读之旅时,孩子们也借助故事中的角色,走向了理性的思考。每一部文学作品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主题,这时组织他们参与到“一起来挖宝”的讨论中,探索故事的主题即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文化与人生的意义。小组同学根据本组聚焦的主题,可以合作画出一棵主题树,经过讨论、访谈、书写之后,在全班分享本组的智慧的结晶:分析内容关系,抽取重要信息,概括整本书的主要意义,将阅读体验推向更高层次。讨论结束,读书活动并没有完全拉下帷幕。还可以通过延伸活动,由点及面加以拓展。班级读书会是丰富而立体的,其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更应该是百花齐放。无论何种形式和内容,我们的宗旨是让学生能独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去,并且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分享、交流,成为终身热爱阅读的阅读者!
姚晓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小学教研负责人。“语文主题学习”名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福田区优秀园丁,“姚晓英小学语文特色工作室”主持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清新自然,生动有情,善于以自身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训练扎实,富有成效。曾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多次面向全国、省、市、区进行公开观摩教学。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及省市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
近年来,儿童阅读蔚然成风,“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不仅家长、社会开始关注,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浪潮和有识之士的引领,儿童阅读也开始走向学校,关于儿童阅读的理性的文化思考和行动的践行如火如荼地兴起。由李希贵先生发起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印证了儿童阅读推广时代的来临。实验的主旨是:围绕单元主题,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代表的人文读本,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文学营养,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推荐优秀的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由单一的教科书走向阅读的丰富多元。本文关注的就是整本书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思考。一、阅读整本书的意义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使用着统一的教科书,那些课文针对语文教学特定的目标而编写,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量的限制,一般不能太长,用词不会太艰深;缩略了的文本难以再现原著本有的风格,即使是经典名著,也只是节选某一个片段。如果我们的孩子长期只读单一的文本或是节选改编后的片段,就会缺乏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整体把握,对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的理解常常出现单一化、片面化等情况,想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将是很困难的事。针对这一不足,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就指出,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确实,相对于单篇短章,整本书故事内容更有趣,情节发展更曲折,叙述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内涵更丰富……并以有趣的方式与多种表现手法来呈现,能极大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给孩子们带来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阅读场”,将墨印的文字激活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人物、丰富的情感;进而通过对作品的深入讨论,让孩子领会作品背后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及人生的意义。这个“阅读场”一定是丰富的,在遵循儿童情感、认知发展规律下,每一个学术领域我们都可以挑选到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从童话故事到自然科学,从军事、历史到哲学经典……多视角的阅读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锻炼思维,活跃想象力,使之享受更全面的文学教育,为其生命成长带来更加多样的可能性。二、整本书交流的核心理念当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如果我们还是墨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每个章节都精雕细刻,挖地三尺,或者让学生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蜻蜓点水地陈述显而易见的事物,那我们就偏离了阅读的意义,让这一切都变得徒劳无功。我们所要思考的是整本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它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开展一场丰富的文学体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班级读书会。“讨论”是读书会主要的教学手段并成为其价值核心。老师带领全班的孩子共读一本书,组织孩子们共同讨论,倾听同伴的读书经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成就一个更完整的认知。此时的讨论,气氛是愉悦、快乐、宽松的,孩子们都能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第二个核心理念是“自主”。此时的课堂中孩子是绝对的主角。这里完全是孩子们思想、体验的交流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源于孩子对自身行为和领悟的兴趣。孩子积极参与设计、组织讨论的过程,教师可以是孩子阅读的激发者,可以是同伴,参与讨论,有时也可以作为有经验的读者在某些时刻点拨讨论、引向深入;和孩子们在美妙的阅读之旅中,教师可以引导进行导读、讨论、欣赏、表演等多个环节,加以诵读、默看、想象、书写等多样的活动。所有环节之间要呈现出严谨的阶梯式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盘旋而上,最终抵达主题,成就孩子的高峰体验。三、整本书交流的具体策略整本书交流的形式是多元的,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孩子们阅读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互动交流。1.导读——开启宝藏之门阅读伊始,仿佛是教师领着孩子们来到藏宝之地,以“猜”开启神秘的大门,设置足够的悬念,掀开故事的一角。可以看封面猜猜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看“主要人物表”猜角色之间关系,可以看插图猜所描写的精彩片段,让紧张刺激的故事初露端倪;也可以根据故事的目录猜每一章节的内容,大致了解故事的叙述顺序;也可以猜猜故事的结尾……在整个环节中,猜的正确与否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激发孩子们翻开这本书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授孩子读封面、读简介、读作者、读目录、读人物关系表、读插图、读片段、读评论等阅读整本书的初步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起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的能力。2.交流——行进在寻宝途中当孩子踏上阅读之旅时,就会非常享受一路上发掘文本秘密的成就感。这时可以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及时分享阅读心得,生发新的思考。在交流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是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对人物的分析或是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分享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比如说。(1)你言我语串情节:小组合作设计一张情节发展表,把重要的事件简略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小组同学或全班用接龙的形式你一言我一语串说,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2)你问我答猜角色:角色是故事的核心和生命线。可以让小组同学绘制“角色海报”,收集角色的基本资料,并讨论出角色的主要特征;然后在全班开展“你问我答猜角色”的小组竞赛。(3)你我唱和秀朗读:鼓励孩子在小组中分享自己最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比赛,引导孩子在文学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品味语言的绝妙之处。(4)你来我往说困惑: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困惑之处,建议小组成员凭借已有的线索解开迷惑,也可以让一些问题悬而未决,保有“继续挖宝”的期待。3.分享——收获宝藏的震撼完成这次阅读之旅时,孩子们也借助故事中的角色,走向了理性的思考。每一部文学作品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主题,这时组织他们参与到“一起来挖宝”的讨论中,探索故事的主题即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文化与人生的意义。小组同学根据本组聚焦的主题,可以合作画出一棵主题树,经过讨论、访谈、书写之后,在全班分享本组的智慧的结晶:分析内容关系,抽取重要信息,概括整本书的主要意义,将阅读体验推向更高层次。讨论结束,读书活动并没有完全拉下帷幕。还可以通过延伸活动,由点及面加以拓展。班级读书会是丰富而立体的,其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更应该是百花齐放。无论何种形式和内容,我们的宗旨是让学生能独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去,并且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分享、交流,成为终身热爱阅读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