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国际化管理和贯彻国际化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院校会遇到很多的文化不协调问题。而以文化组织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借鉴企业跨文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在多元化文化空间中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以弱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协调“本土化”和“国际化”方面的操作建议,进而实现化解文化冲突的效果,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多元文化在高校管理中发挥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对高校跨文化管理中的协同和融合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效管理;文化冲突;跨文化;协同;融合
随着高等教育院校持续深入的实施国际化管理,在组织中如何更为有效的促进文化融合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而紧急的任务。跨文化管理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个体以及他们所构成组织的管理,其强调理顺文化差异、价值观认同与个体激励、集体合作等组织行为的关系,以缓解文化之间的冲突,作出争取的文化融合策略选择。
一、提倡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融合观念
文化发展的要求在于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文化并无好坏的差别,只有形式与内涵的不同。想要在其他文化成员中提倡认识和了解原有组织文化的潜力与优势,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到组织原有成员主体地位在组织运作中的重要性,依靠中方与外方人员的共同努力提升组织的运作质量,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中,不能仅仅将组织原有的问题归结于组织原有成员的水平低下,在文化融合中必须充分相信成员的潜力与能力。坚决避免中心文化主义,要通过运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让外方人员认识到发展和变革中的高校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例如,我国广东的一所大学就通过在自身本科评估中让外方人员加入的方式,让外方人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积淀形成一定的认识,通过选用各种外方人员认可和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对交流方式形成认知,进而实现了交流融通的效果。
二、在多元文化主体之间构建协调的关系
通力合作需要组成成员主体在情感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也是跨文化管理所喜闻乐见的。而文化价值管理的相互认同与文化的融合是形成深层次信任关系的前提,所以,高校在跨文化管理中想要达到团队通力合作的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和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念差异,同时重视跨文化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通过更多的公布中外双方人员的工作情况、努力方向和对组织目标的见解认识等信息,增进彼此双方之间的认识与了解,推动双方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加强彼此双方对组织实施策略和战略目标的认同和沟通,使双方认同组织目标的认同,进而形成深层次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三、注重文化培训,提升主体成员的文化交流、合作技能。
第一,需要重视和提升彼此成员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与意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在文化的技术规范范畴、正式规范范畴和非正式规范范畴三个范畴中产生矛盾和摩擦。因此,广大高等教育院校可以通过跨文化培训的方式,增加成员双方之间的交往机会,推动中外人员交流的多元化,特别是需要注意那些工作之外的非正式交流情况,因为非正式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增进双方的了解,有效消除各种摩擦。根据“动态平衡模型”理论,要通过控制行为的精神参考框架、行为的适用度和行为的最低正确度等来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并从技能经验类和知识认知类来选择培训内容,提升他们对双方文化观念和文化影响领域等的了解,提升双方的交流技能、适应能力和跨文化训导能力等。
四、控制文化冲突
价值观念在文化差异影响组织行为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多元性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为方式产生冲突。共存的多元文化并非一定意味着成员行为冲突就难以避免。因此,在冲突中探寻合作,在合作中协调冲突是跨文化管理重点,也是关键。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院校不断探寻促进提升双方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倡导换位思考思维,善于发现他方文化的优势和合理性,摒弃“中心文化思想”,研究沟通合作策略等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根据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冲突演变的关系及规律,促进彼此双方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及时调控双方人员的情感情绪问题,弱化和排除双方的对抗思想等。
五、协调“本土化”和“国际化”战略,促进共同文化的构建
为了提高多元文化组织的内部共享能力,必须提倡国际化思维,建设协同机制,通过本土化观念的国际化改造,推动共同文化的构建。为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引进熟悉本土情况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使其成为沟通学校董事会国际化改革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通过提倡对称性的学习在双方人员之间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倡信息知识的共享,让双方人员都能够超越原有文化界限,学习系统思维,建设共同文化。
结语
随着国际化管理在高校中的实施,文化差异成为高校文化管理的难点,为此,如何促进高校跨文化管理中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高校国际化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化办学理念下,高等院校应该将各类不同的优秀文化特质都整合到高校教学中,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学校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促进多种文化之间的包容融合。
参考文献
[1]贺三宝.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教学探析[J].财会月刊,2006(02)
[2]郭继荣,张明亲,王铁山.跨文化管理中的组织行为[J].现代企业,2005(12)
[3]姚玲.高等教育國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9)
[4]陶日贵.试论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融合[J].理论与改革,2003(06)
【关键词】高效管理;文化冲突;跨文化;协同;融合
随着高等教育院校持续深入的实施国际化管理,在组织中如何更为有效的促进文化融合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而紧急的任务。跨文化管理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个体以及他们所构成组织的管理,其强调理顺文化差异、价值观认同与个体激励、集体合作等组织行为的关系,以缓解文化之间的冲突,作出争取的文化融合策略选择。
一、提倡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融合观念
文化发展的要求在于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文化并无好坏的差别,只有形式与内涵的不同。想要在其他文化成员中提倡认识和了解原有组织文化的潜力与优势,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到组织原有成员主体地位在组织运作中的重要性,依靠中方与外方人员的共同努力提升组织的运作质量,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中,不能仅仅将组织原有的问题归结于组织原有成员的水平低下,在文化融合中必须充分相信成员的潜力与能力。坚决避免中心文化主义,要通过运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让外方人员认识到发展和变革中的高校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例如,我国广东的一所大学就通过在自身本科评估中让外方人员加入的方式,让外方人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积淀形成一定的认识,通过选用各种外方人员认可和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对交流方式形成认知,进而实现了交流融通的效果。
二、在多元文化主体之间构建协调的关系
通力合作需要组成成员主体在情感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也是跨文化管理所喜闻乐见的。而文化价值管理的相互认同与文化的融合是形成深层次信任关系的前提,所以,高校在跨文化管理中想要达到团队通力合作的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和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念差异,同时重视跨文化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通过更多的公布中外双方人员的工作情况、努力方向和对组织目标的见解认识等信息,增进彼此双方之间的认识与了解,推动双方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加强彼此双方对组织实施策略和战略目标的认同和沟通,使双方认同组织目标的认同,进而形成深层次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三、注重文化培训,提升主体成员的文化交流、合作技能。
第一,需要重视和提升彼此成员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与意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在文化的技术规范范畴、正式规范范畴和非正式规范范畴三个范畴中产生矛盾和摩擦。因此,广大高等教育院校可以通过跨文化培训的方式,增加成员双方之间的交往机会,推动中外人员交流的多元化,特别是需要注意那些工作之外的非正式交流情况,因为非正式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增进双方的了解,有效消除各种摩擦。根据“动态平衡模型”理论,要通过控制行为的精神参考框架、行为的适用度和行为的最低正确度等来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并从技能经验类和知识认知类来选择培训内容,提升他们对双方文化观念和文化影响领域等的了解,提升双方的交流技能、适应能力和跨文化训导能力等。
四、控制文化冲突
价值观念在文化差异影响组织行为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多元性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为方式产生冲突。共存的多元文化并非一定意味着成员行为冲突就难以避免。因此,在冲突中探寻合作,在合作中协调冲突是跨文化管理重点,也是关键。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院校不断探寻促进提升双方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倡导换位思考思维,善于发现他方文化的优势和合理性,摒弃“中心文化思想”,研究沟通合作策略等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根据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冲突演变的关系及规律,促进彼此双方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及时调控双方人员的情感情绪问题,弱化和排除双方的对抗思想等。
五、协调“本土化”和“国际化”战略,促进共同文化的构建
为了提高多元文化组织的内部共享能力,必须提倡国际化思维,建设协同机制,通过本土化观念的国际化改造,推动共同文化的构建。为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引进熟悉本土情况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使其成为沟通学校董事会国际化改革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通过提倡对称性的学习在双方人员之间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倡信息知识的共享,让双方人员都能够超越原有文化界限,学习系统思维,建设共同文化。
结语
随着国际化管理在高校中的实施,文化差异成为高校文化管理的难点,为此,如何促进高校跨文化管理中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高校国际化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化办学理念下,高等院校应该将各类不同的优秀文化特质都整合到高校教学中,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学校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促进多种文化之间的包容融合。
参考文献
[1]贺三宝.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教学探析[J].财会月刊,2006(02)
[2]郭继荣,张明亲,王铁山.跨文化管理中的组织行为[J].现代企业,2005(12)
[3]姚玲.高等教育國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9)
[4]陶日贵.试论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融合[J].理论与改革,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