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以科学思维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党以先进的理论掌握群众的活动,必须注重科学思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思维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科学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内涵与规律,科学安排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任务,以及科学考核和评价意识形态工作效用。
  [关键词]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工作主流意识形态
  科学思维是人们以推进事物发展为目的,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条件拟定、选择合理行动方案的心智活动过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心智活动;(2)有科学理论指导;(3)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4)具有实践指向性,以改造世界、推动事物发展为目标;(5)具有超前性,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拟定和选择合理行动方案;(6)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据此理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科学思维就是党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内涵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条件拟定和选择意识形态工作方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方式。
  一、科学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内涵与规律
  科学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内涵与规律是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围绕这些阐述,朱光潜[1]、李本先[2]、吴元迈[3]、张薪泽[4]等学者曾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就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论争。此后,何根灶[5]和田科瑞[6]专门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了探讨,陈锡喜[7]进一步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总体性及领域。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阐述和学者们的论述出发,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全部社会意识形式,既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等专门化、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和思想体系,也包括情感、幻想、风俗、传统、习惯等各种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反映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体现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心理态度、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以是否与经济基础的性质相适应出发,意识形态可以区分成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一般的意识形态。其中,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维护阶级统治、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由现实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为巩固建立于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思想体系”[8],即统治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认知—价值—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建立的,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价值—理论”体系。那么,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党坚持、发展、传播、弘扬马克思主义“认知—价值—理论”体系,用以改造群众的思想和意识,进而掌握群众的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彻底性及大众性。它包括马克思主义“认知—价值—理论”体系的理论研究、宣传及有关文化工作,涉及理论、宣传、教育、文艺等各个部门、单位。它具有思想引领、精神鼓舞、舆论推动、文化支撑、力量凝聚等作用,是党的其他一切工作的保证。长期以来,党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场合提出和使用了“宣传工作”“鼓动工作”“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等不同称谓。
  在长期的意识形态工作中,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认识的局限性,意识形态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差与不足,表现出复杂性、多端性、渐进性和曲折性。另一方面,党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初步认识和把握了一些规律。党的理论界和学术界逐步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过程必须与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相统一。在此基础上,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意识形态工作过程中的矛盾与规律取得比较一致的共识[9]p101-126。首先,矛盾方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及其趋势所提出的先进意识形态要求与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规定和制约了意识形态工作过程中的具体矛盾:社会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工作者与意识形态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客观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精神发展需要与满足需要条件之间的矛盾。其次,规律方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基本规律:意识形态工作既要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提出的先进意识形态要求出发,又要从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出发,促进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从意识形态工作具体矛盾运动出发,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规律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规律,内化和外化相统一规律,协调和控制相统一规律。
  二、科学安排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任务
  科学安排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是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重点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立足现实条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部门、各单位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1.从“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出发安排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方面,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经济建设是基础工作,也是中心工作,党和政府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发展赢得干部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个基础和中心,避免意识形态工作抽象化。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发挥保障作用。党和政府必须极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抓经济建设时绝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10]。党和政府要理直气壮地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先进的思想掌握群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政治保证、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总之,党和政府必须坚持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从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出发安排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转型轨道上。在社会历史性变迁中,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引起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方面导致消费主义和金钱主义的盛行;信息社会到来后,新媒体的应用和网络文化的流行,将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给青少年的任务更加困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文化优势地位,不断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此外,在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为此,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帮助和引导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巩固立场;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要肯定和承认非主流意识形态合理的一面,加强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积极面的对话与融合,推进社会的利益整合与价值重构。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刻揭露和批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方面,特别是要坚决同那些歪曲马克思主义、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动摇党的领导,以及破坏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错误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厘清是非、澄清认识。
  3.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科学预测社会发展趋势,先后创造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经受住种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新成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于2004提出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成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工作及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在推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完善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明显改观,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11]。新时期,党的理论界和学术界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现实联系起来,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回答现实问题和应对社会思潮,立足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4.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党的理论工作、宣传工作、教育工作、文艺工作、新闻工作等各方面工作,这些部门和单位的队伍建设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保证。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譬如:部分地方和单位重经济建设轻意识形态工作,造成意识形态工作边缘化、表面化和形式化,涉及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编制和经费被压缩、挪用;一些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在非主流意识形态侵蚀下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党性意识退化,宗旨意识薄弱,沉迷于物质欲望和感官享受。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和发挥“党管意识形态”的责任和功能,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做好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经费预算,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健全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推进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队伍建设的长效性。各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单位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教育层次、知识结构、年龄层次等方面优化意识形态工作人才梯队建设;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充分的关心、引导、爱护和支持,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5.集中力量抓好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以点带面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党员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带路人,是“肩负着引导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提升社会精神境界,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政治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直接传承者”[12]。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和管理工作促使党员干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立场,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队伍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人类精神产品和文化知识的创作者、传播者和继承者,各级党政部门要团结和吸引知识分子,促使知识分子积极向党靠拢,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主动阐释和传播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青年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接班人,各级党政部门、教育机构要协调一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世情、国情和党情,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总之,要通过抓好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重点群体意识形态工作,让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觉传播、弘扬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环境与氛围,从而以点带面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科学考核和评估意识形态工作效用
  科学考核和评估意识形态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环节。它要求阶段性对意识形态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对工作效果做出客观、准确、合理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纠正偏差,谋划好下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和实施方案,从而保证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性。为此,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估制度、机制,实现考核评估的全面性、客观性、真实性、针对性及实效性。
  1.明确考核评估对象和考核评估机构。党管意识形态,各级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党工委是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因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评估对象。上级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领导各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单位厘清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建立联合考核评估机构。在考核过程中,各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2.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是考核评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指标体系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层次合理,标准清晰,要形成明确的考核层次、考核项目、考核周期及考核评估标准。值得指出的是,指标体系应以干部群众的感知和践履为重点。原因在于,意识形态工作是否有效,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干部群众是否真心认同和践履党的“认知—价值—理论”体系。这些信息需要通过实证调查获得。因此,党和政府要组织理论界和学术界依据不同群体的特征建立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周期性安排人员进行调查,采集和积累专业性的反映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大数据”,通过数据研判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品德变动态势。譬如,与党员干部相关的问卷,要注重测量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党组织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及党员干部个体的党性修养。与大学生相关的问卷,要重点测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晓程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理想的认同情况,以及大学生的政治倾向、奉献意识、生活态度、人生追求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对知识分子、企业职员、个体经营者、农民等不同群体也要制作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
  3.确定考核评估主体及其权重。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党的各方面工作,因而对各级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也要进行全方位考核。在确定考核评估主体时,应包括被考核评估的党组织,被考核评估党组织的上级党组织、政府部门,被考核评估党组织同级人大、政协、共青团、妇联、工会、工商联等单位,被考核评估党组织的服务对象或其代表等。要从不同级别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合理设置不同考核评估主体评分的权重。
  4.选择恰当的考核评估方法。要依据被考核党组织的级别、所属单位的性质及考核评估主体的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考核评估方法,多角度了解和收集信息,并将不同考核评估方法获得的结果按权重折算成分数。譬如:对乡村、街道基层党组织的考核评估可采用组织干部群众代表进行现场评议评价的方式;对县、乡党组织的考核评估可由上级党政部门组成评审专家组进行巡检,并组织现场答辩;对市以上级别党组织的考核评估可组建专家评审团进行评议评价。同时,对各级党组织的考核评估都要抽取不同比例的考核评估主体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获得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大数据”作为考核依据。
  5.考核评估过程公开、公正、公平。考核评估机构要依据考核评估的规则、方法和程序,阳光透明地开展考核评估工作。考核评估人员要亲临现场收集数据,组织考核评估主体如实评价被考核评估对象的工作业绩,避免考核评估失真,减少失误。考核评估机构要及时将初步考核评估结果向被考核评估对象反馈,允许申诉。确定最终考核评估结果后要面向社会公示、公议。整个考核评估过程要严明纪律规矩,对违反纪律规矩的工作人员追究责任。
  6.考核评估结果要突出应用性,注重与其他机制衔接配套。考核评估结果要多途径应用,因为只有突出应用性,才能确保考核评估结果具有说服力、有效性,才能让各部门、单位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要将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估机制与现有的奖惩激励机制、职级晋升机制衔接,将考核评估结果与评先评优、人员任用、职务升降、职级调整、奖酬分配及人员培训结合起来,形成比学赶超的意识形态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光潜.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2]李本先,苏宗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3]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潜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1979(9).
  [4]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J].哲学研究,1980(5).
  [5]何根灶.意识形态概念新探[J].探索,1986(5).
  [6]田科瑞.意识形态概念新探[J].理论与改革,2004(2).
  [7]陈锡喜.论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总体性及领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8]孟浩明.我国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田心铭.略论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11]秦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12]陈锡喜.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思路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责任编辑/马永义
其他文献
青年农民是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重视从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在走访农村及阅读相关资料,基本掌握青年农民入党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青年入党
<正> 为了使分配制度与当前的生产跃进形势相适应,根据群众的願望,沙市市搬运公司于今年四、五月間将已实行多年的底薪計件工資制改为計时加綜合性奖励工資制。底薪計件工资
结合某落地式水泥钢板筒仓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三维筒仓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钢板仓进行了地震作用分析,根据钢筒仓设计规范,探讨了钢筒仓的抗震性能,为落
在我国的人民生活中,水是重要的资源,用水的安全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在我国的水电厂中,电子电气自动化设备运用及较多,同时设备故障带来的问题也
夫妇之道是如何处理夫妇关系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夫妇之道与社会的整体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相一致。辽朝社会所提倡的夫妇之道,不外乎夫妇齐体、夫尊妻阜、相敬如宾等,
网络文艺是传统文艺发展的新范畴,是现代文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它是既实又虚的存在,既是物质又是意识的存在。网络文艺是网络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技发展对当今文艺传
<正> 于成文同志是鞍钢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师,共青团員。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誠,在工作中干勁十足,刻苦钻研,因此,已实现了九十二項革新項目,为国家創造了大量財富。例如学校实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尽如人意,学校侧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播,忽略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语文课堂作为实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不仅要帮助
在初中数学的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充分的研究教材的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本文从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
<正> 走进北京实驗工人技术学校,就觉得整个学校都在沸騰,到处洋溢着革命干劲和春天的朝气。他們正在为今年自給自足,明年負担劳动干校全部經費而苦战着。 鑄工班一馬当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