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剧场,看到真实的人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涅斯·妥丽,作为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节目总监,这次来到乌镇戏剧节的目的,其实是专门来了解中国当代戏剧、了解中国戏剧创作者在思考什么。
  《上海戏剧》特别采访到了她,听听见多识广、环游世界看戏的阿涅斯,对乌镇戏剧节、对中国当代戏剧到底作何感想……
  上海戏剧: 此次来乌镇戏剧节感受如何?
  阿涅斯: 我对乌镇戏剧节的印象非常好。中国当代戏剧比较多样化,就目前看到的几个作品,先不说质量,形式是很多元的,从美学角度而言是从不同方式在切入的。这次有两个戏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茶馆》,一个是《大众力学》。
  乌镇戏剧节的观众很年轻,我看到观众席经常坐得很满,而且大多是很年轻的观众,这个我觉得非常好。
  上海戏剧: 您提到乌镇戏剧节的观众很年轻,那么法国呢?
  阿涅斯: 法国观众比中国观众年纪大,这正是我们所担忧的。我们一直希望吸引年轻人进剧场,因为如果都是年长观众在剧场里面的话,以后怎么办?
  在法国,观众大部分是比较成熟的一个年龄层次,而且这些人都是文化修养比较高的,他们很习惯进剧场,这样一批人已经固定下来了。
  接管阿维尼翁戏剧节之后,我们就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剧场,特设了给青少年看的剧目,同时和学校沟通带学生来看戏,吸引年轻人。当然在法国,学校是会经常组织学生去看演出,但他们一旦脱离学校进入社会,不一定会自发地进剧场,比如说18岁到25岁年轻人,这就是为什么阿维尼翁戏剧节会有26岁以下观众的优惠政策。
  上海戏剧: 在当今这样的网络时代,人们为什么还要走进剧场?
  阿涅斯: 对,其实现在这个社会信息量很大,物质高度发达,所有都很快捷。然而,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进剧场才更重要!
  因为进剧场,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人,而不是透过屏幕看到的人。
  因为进剧场,你感受的这个群体是一个真实的群体,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的相遇。
  大家都同时在剧场里面,身体是存在的,不是透过屏幕出现的,这是一种在场。这种在场是任何其他媒介都不能替代的,而且这种在场在现在这个社会尤为珍贵。在场感,还有创作人、观众和演员的这种相遇很重要。
  上海戏剧: 您刚才说在乌镇看到中国戏剧人创作形式多样,那您是否有看到他们的表达呢?
  阿涅斯: 我在乌镇看到了表达得特别好的作品,也看到了不太有趣没什么意思的作品。我觉得中国可能跟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一样,就是有的创作者创作的东西就是有表达,而有的就是没有,只有形式。这不是中国戏剧的问题,是世界各地艺术家都会有的问题。
  艺术家不应拘泥形式,要敢于创新和探索。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应当是言之有物的。
  我觉得中国与欧洲戏剧人不一样的是,中国创作人可能对传统还是有很多的依恋。我在中国看到很多当代的舞台剧场创作者会受到很强烈的传统影响,比如说我看的是几部作品就是借鉴了很多戏曲元素。
  而法国对传统戏剧的依恋不在于形式,而是文本,法国戏剧非常注重文本,但现在怎么用这个文本变得非常自由。这个自由不是说把文本随便弄,而是说以什么样的导演方式来呈现可以很自由。
  上海戏剧: 您去过很多国家的戏剧节,在您心中好的戏剧节是怎样的?
  阿涅斯: 戏剧节是艺术家們创作,不是管理者的戏剧节。
  作为一个戏剧节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艺术家,是作品本身,就是这些作品肯定是要有自己美学特点的,也要有自己的美学思考和美学探索的。作品肯定是要艺术家来创作的,所以这些艺术家一定是要有特点的,而且是有自己创作特色的。
  上海戏剧: 作为阿维尼翁戏剧节节目总监,您选戏的标准是什么?
  阿涅斯: 首先肯定是作品本身要在艺术上是高水准的,我觉得形式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在表达什么。你表达的那个东西其实是最重要的,当然形式一定要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还有,我希望给观众看到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或者是说这个艺术家本身有一个自己探索的方向,而且在艺术创作上对自己很苛刻。
  是否严谨,是否专注,这很重要,从他的作品中都能看出。
  我比较看重的是:他的表达方式,他所传达的内容,以及他是否对这个社会有思考。
  上海戏剧: 乌镇和阿维尼翁都是小镇,是否在小镇办戏剧节更有优势呢?
  阿涅斯: 阿维尼翁确实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当初办戏剧节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是为了把戏剧带到巴黎以外的地方,然后就办了70多年,明年就73岁了。
  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办戏剧节肯定是有一定优势的,观众从一个剧场到另一个剧场比较方便,一天可以看很多戏,对于组织和规划也相对容易些。
  在乌镇戏剧节期间,整个小镇就成了一座大剧场,这种感觉很好。
  上海戏剧: 72岁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会对6岁的乌镇戏剧节说些什么呢?
  阿涅斯: 乌镇戏剧节虽然只有6岁,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希望它能够坚持下去、持续下去,希望100年后它还存在,因为只有一届一届地办下去,才能够发展,祝福它更长久。
其他文献
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5月20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大戏上演,并最终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在上海歌舞团的支持下,两位“80后”编导韩真、周莉亚和舞剧的主创团队一起,赋予了谍战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以全新的艺术呈现。这部剧还吸引了众多平时不了解舞剧的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更是场场爆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爆款”。这部红色题材舞剧为何能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来听听两位青年编导的创作感想。  问
期刊
前 言   开设专栏“娴言戏语”,甚是欣喜,有了一方天地抒发。经典是“刹那的风华”,每一次谢幕都将成为无法复刻的传奇;经典也是“永生的玫瑰”,每一次搬演都能显出摇曳的风姿和新生的力量。感谢《上海戏剧》给予我这个机会,关注经典剧作的重新演绎,分享在场观看的真诚思考。  讲起百多年前的那一段清宫往事,总有红楼与朱箔、空庭与苔藓、旧圃与流莺、残灯与罗绮等诸多华丽而陈旧、哀婉又凄迷的意象藏在说书人的言语间
期刊
错过了2016年的《马达加斯加》,期待2020年或许会来中国演出的《万尼亚舅舅》,现在就写下对图米纳斯导演作品的观感,是不是不够慎重?边落笔边犹豫。  五月初,上海有一个周末是属于这位立陶宛导演的,上海文化广场内,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隆重上演,而在大宁剧院,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请来了他执导的《钦差大臣》。尽管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奥涅金”作为2017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已经赢得无数好评,今
期刊
如果我们把现代作为一种区别艺术风格的分界线,会发现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往往倾向于对人类生活状态这一抽象问题的思索和回答,形式上更內省地关注本艺术更独有、更本质的表达方式,又借由这一种关注重新激活被其他因素掩盖的综合性因素。在戏剧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很多人逐渐认同戏剧不从属于文字、不从属于音乐、也不从属于画面,而致力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一种剧场性的语言,并持续追求一种可以直抵人心的力量。  在戏剧探索出
期刊
《赵氏孤儿》作为传统戏曲中一出描写忠臣义士舍身救孤的悲剧,是众多剧种争相对其进行改编与再创作的绝佳蓝本。2019年台北新剧团携新老戏《赵氏孤儿》在大陆进行巡演。这一版本的《赵氏孤儿》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及青年演员李侑轩分饰老年程婴与青年程婴,此外李宝春还担任了这一出新老戏的导演与剧本改编。台北新剧团将此次演出的《赵氏孤儿》定义为“新老戏”,何为“新老戏”?按照李宝春先生的解释,认为新老戏就是
期刊
“入坑”,网络流行词,指陷入某一件事中不能自拔。“出圈”,网络流行词,“饭圈”常用语,意思是某个明星、某个事件十分走红,其热度不仅在他们固定粉丝圈中传播,而被圈子之外的更多“路人”所知晓——在《北京日报》的年末盘点文章里,这两个词,被列为2019年中国音乐剧的年度关键词。  随着原创新形态声乐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在全国范围内的热播,原本寂寞的“中国音乐剧”圈,忽然涌入了大量“垂直入坑”的新鲜观众与
期刊
话剧《追梦云天》所展现出来的时代感、科技感,是我的看戏经历中从未有过的。或许更恰切地说,它像是一部面向未来的科幻片。舞台上,人物干练简洁的着装、各种闪烁的仪表设备、炫酷的试验模拟等,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所涉航空工业题材及舞台呈现出来的新手段、新语汇、新风格,不难看出时代发展带来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技巧的新生长。  航空工业,往往是一个国家现代工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而大型民用客机的制造,更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提出了新媒体戏剧的核心特征为“虚实结合”。通过对新媒体戏剧“虚实结合”空间方面等思考,来进一步探索“新媒体戏剧舞台美术空间构建”,为既受追捧又饱受争议的当代新媒体戏剧寻觅良性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新媒体戏剧(New media drama);虚实结合(The Combination of Virtual and Reality);舞台美术(Stage art);空间构建(Spac
期刊
三百年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鬼故事,讲的是狐女的枕席自荐与古代书生的幸福生活;三百年后,林奕华的舞台剧《聊斋》也讲“鬼故事”。  这个鬼故事不仅是指剧中蒲先生的那些鬼话,还有他死后的回魂和他设定的“胡小姐”,以及酒店里那些光怪陆离的妖精般的服务员,还有暧昧模糊的时空。《聊斋》是一部通过戏里角色和观众的“聊天”,来探讨话题、引发思考的作品。  鬼话的连篇,诡异的时空  《聊斋》的英文名是Why
期刊
去年十一月,我到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工地上体验生活,进入地下几十米的隧道中,亲眼目睹了上海隧道的建设者们为中国发展和中国城市化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以及他们在完成这些工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的精神,正是这些为我们的剧本创作提供了有力的素材。  这个剧的表面故事,是攻克技术难关的过程,但我认为,最真实的戏剧性,不是人与自然的搏斗,而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斗争。  我和编剧搭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