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特点和原理以及问题分析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特点、原理以及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特点;装置性能;装置触点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11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对电力供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继电保护装置,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用电故障出现的频率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特点、原理以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特点
  1.1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快速地处理电力系统
  故障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快速地对信号进行传递,并准确地将动作反映出来,有效地将电力系统的故障控制在一定范围中,并切断故障。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作用不够明显,但是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那么就能够保护电力系统,防止由于电力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 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出现故障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自身也会出现故障,其故障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拒动故障和误动故障。其中,误动故障指的是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与动作出现错误,进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产生影响。拒动故障指的是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自身拒绝发出动作,没有及时地保护电力系统,进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不具有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功能。此类故障主要出现在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随着继电保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朝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得更加广泛,不仅具备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具备远程控制的功能,有力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3 提高装置性能
  和以往的继电保护装置相比,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装置的性能,准确、快速地将故障反映并切除,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复杂的工作,及时对故障进行检测,并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信息,有效地将故障解决。另外,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
  2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原理
  电力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那么将会出现电流增加、电压降低、线路测量阻抗减小以及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发生变化等问题。通过利用这些基本参数的变化,能够形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对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速断、反映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等进行反映。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以及执行部分构成。
  2.1 测量部分
  进行测量时,主要对被保护对象输入的相关电气量进行测量,例如电流、电压。测量之后还要将其与相关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输出比较结果,对继电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动作进行判断。
  2.2 逻辑部分
  针对测量部分检测出的检测量与输出逻辑关系,对其进行逻辑判断,对其是否应该将短路跳闸或者发出信号进行确定,并将相关命令输入到执行部分中。
  2.3 执行部分
  根据逻辑部分传递出来的信号,将继电保护装置负担的任务进行操作完成,例如操作跳闸或者发出信号等。
  3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用电、工厂生产用电中,其对于电力系统的电容器、线路和主变进行保护。继电保护装置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继电保护装置触点不稳定
  继电器在对负荷过程进行切换时,其中的电接触零件叫做触点。对继电器接触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触点松动、触点裂开以及触点尺寸位置不正确等。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对铆压力进行适当的调节、簧片与接触点的尺寸不合理以及触点材料过硬或者压力大等因素均能导致触点出现松动现象。接触点位置不同所运用的材料和工艺也就不同,例如由于材料硬度高导致的松动。
  3.2 继电器的参数不正确
  继电器主要运用铆对零部件进行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铆出现松动或者强度结合差的情况,进而导致继电器的参数比较混乱。另外,周围环境的温度也会增加继电器的参数值,由于继电器不具有抵抗冲击与机械振动的功能,进而导致参数出现错误。
  3.3 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铆零件变形
  电磁系统中的铆装件在安装过铆之后,零件会出现弯曲、倾斜现象,进而导致铆装工序的调整、装配工作出现问题。因此,铆装工作人员要对零部件的尺寸大小、规格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保安装到位和电磁系统质量达到标准。
  3.4 线圈问题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线圈种类有很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单件隔开放置,避免出现交连碰撞的情况,防止出现断线。因此,在对铆装电磁系统进行安装时,对压床和压力机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压力过大,会导致线圈断线或者线圈架变形、开裂;如果压力过小,则会加大磁损,使绕线出现松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解决: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水平,降低信号干扰给继电保护装置带来的操作失误。由于信号传输容易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时受到电磁波信号的干扰,因此,增强继电保护装置防护层上的绝缘设置,不使其和地面接触。另外,继电保护装置的元件也要选择隔离性能高与抗干扰能力强的。
  继电保护装置接地设置要满足安装需求。大多数继电保护装置虽然在线路上进行了绝缘防护,但是在接地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到电磁波信号的干扰。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地工作进行控制。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参数和密码进行设置管理,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系统操作水平,降低
  失误。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维修。安排专业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运行定期的检查和管理,并做好清洁处理工作。另外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产生的电流和电压情况进行记录和监控。
  4 结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技术水平较高,因此,要求维护工作人员要具备很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高超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地排除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
  故障。
  参考文献
  [1] 王翰,严进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3(11):14-15.
  [2] 蒲晓瑛.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整定管理及仿真系统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8(3):76-77.
  [3] 黄海.浅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3):89-90.
其他文献
高启明,字劲草,号田园居士、种杏堂主人,1938年生于山东曹县。自幼喜爱绘画,亦爱诗书印文,后进大学专攻国画,师从康师尧、王天池、卢坤峰、杨象宪先生。发表出版作品数百余件
摘要:随着航空、航天、兵工、发动机、机车、汽车模具、水泵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类数控机床也随之发展迅猛。其中,數控落地铣镗床更是以其超大面积的加工范围,大扭矩优势,更赢得买家的青睐。落地式铣镗床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向高速铣削发展,均为滑枕式(无镗轴)结构,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配备附件及回转工作台,能够实现一次装夹、五面加工、一机多用,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切削力矩;功率计算;箱体设计;受
地铁上紧急情况的出现易造成骚乱,严重威胁到乘客的人身安全。文章从实际出发,仿真分析了在各种原因下,该如何应对地铁列车车厢出现骚乱的情况,突出说明了在处理过程中司机应
城市与农村的一大区别点是其有相对完善和健全的各类生活设施,可以说它的功能化代表了一个城市化的水平。文章对城市基础建设中的燃气管道规划建设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燃气管道
摘要:近几年来大量的河道进行整修、清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防洪,达到预防自然灾害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损失了大量的村庄、果园、农田、池塘后,仍然出现了河道两侧被淹没,防洪能力弱的问题,文章基于此探讨了河道整修后两侧河道淹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河道整修;治理工程;行洪能力;限制水位;最高水位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2-0103-02
随着长输管道的投入使用量越来越大,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的应用也进入了崭新的时期。文章从长输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技术的概念、优点、施工过程以及其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阐述,从
为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辽宁省简化工作程序,从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购机申请效率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管理服务。2019年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轮发电机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介绍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与检修流程,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以保证发电机正常运
文章从电力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入手,分析并总结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使电力企业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使自身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用于判断低压配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文章介绍了两种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的途径,并分别分析了其优缺点,针对后台机实现接地选线功能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