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初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校区大学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事业总体力量的发展,但是,多校区办学也给大学师德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困难。对新形势下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文章从师资构成、校园文化、交流沟通、管理行为四个方面着手,对目前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师德建设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王继先(1974-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0097)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053-02
  
  高等院校的师德建设始终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新一轮的调整,多校区大学大量形成。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1990年开始的高校合并。根据教育部统计,自1990年1月至2006年5月,全国已有千余所各级各类院校通过合并方式,组成为四百余所新的院校;①二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大学原有校区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因此,有条件的大学开始扩建新校区,逐步形成具有多个校区的办学格局。从总体上看,多校区大学的形成对高等教育事业总体力量的迅速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多校区办学同时也给大学师德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困难,并越来越成为制约多校区大学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此,对新形势下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目前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师资水平的群体性差异导致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更加难以开展
  任何大学的师德建设都会受到师资水平差异的影响,但与单一校区大学相比,多校区大学师资水平差异所呈现的群体化特征给师德建设造成了更大困难。在我国现阶段多校区大学的形成过程中,师资数量急速增长,师资质量的群体性差异也随之而来。就合并形式而言,合并前,不同师资水平的教师原本在相应层次院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总体上不会产生群体性的不适应;合并后,大家却要在同一平台、同一时间内进行同一层次的教学科研活动,因师资水平差异而造成的群体性不适应随之产生;就扩张形式而言,由于大量学生经扩招进入学校,为应付扩招的压力,大学在进行多校区扩建的同时,也在大规模地扩张师资队伍。在高质量师资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不少多校区大学在新进师资过程中,把补充教师数量当成了首要任务,而忽视了师资的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新进教师们由于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也会出现师资水平的群体差异。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上述情况只能在大学内部消化解决。因此,面对现阶段客观存在的这种群体性师资水平差异,多校区大学的师德建设工作就更加艰巨,目标也更难达成。
  (二)不同的校园文化导致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的整体性和延续性被割裂
  师德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延续的过程。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高尚师德的形成和延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在形成和成熟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一个融合与延续的问题。就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而言,合并以前的每个独立院校都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在此文化熏陶下产生的师德建设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这是“经过长时间的特定的环境积淀所形成的,都深深根植于各个校区师生心中”。②高校合并之后,原有的办学理念、方式、特色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师长期以来业已形成的对于师德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就扩张型多校区大学而言,新校区对于老校区传统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同样使得师德建设面临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挑战。扩张型多校区大学的新、老校区之间往往距离相隔较远,建设理念存在较大差距,原有的在老校区环境中培育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深刻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在新校区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基础,这种校园精神文化的不延续使得教师,尤其是在新校区工作的年青教师对于传统校园精神文化缺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同。因此,无论是合并后校园文化的冲突还是扩张后校园文化的断链,都可能造成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体性和延续性上的割裂,从而导致其潜移默化作用的缺失,使得师德建设不再成为一个完整的、延续的过程。
  (三)校区之间的距离差异导致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的沟通机制被弱化
  多校区大学与单一校区大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连接的校园(校区)组成。而很多新建校区的面积较大,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小。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沟通与交流作为人的社会性的重要标志,也是校园人际传播环境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与沟通,作为社会人的教师可以获得信息,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正确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并满足自身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要。③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尚师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认知、交流、学习”的“三部曲”过程,即从“认知阶段:依从规范的力量”到“交流沟通阶段:认同榜样的作用”再到“学习内化阶段:自我道德的形成”。④这个过程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园人际传播环境的作用。对于一个成功的教师而言,其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就是成为“一个很好的交谈者”。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校区大学校区之间的距离差距所造成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办学空间上的延长,更重要的是,它使得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本应正常进行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出现障碍,从而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离感。正是这种疏离感阻碍了师德建设“三部曲”的有效运行。
  (四)管理和建设经验不足使得师德建设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师德建设与学校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现阶段多校区大学管理经验的不足使得师德建设缺乏有效的保障。第一,在整合过程中,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原有的管理机制被打破,而新的管理机制在面对复杂而全新的多校区管理任务时,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短时间之内难以产生有效作用。因此,在多校区大学的办学初期,管理思路相对滞后、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容易导致管理水平出现较大波动,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多校区办学情况下,大学把有限的资源普遍投入到基础建设、学科建设等易于显效的工作中,以可量化的硬性指标,如科研成果等,作为评判和衡量教师工作和能力的单一标准,而忽视了需要长期进行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师德建设。在这种导向机制作用下,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可能仅仅以获取短期显性成果为价值取向,而忽视了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长期培养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师德建设无法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和支持。第三,由于在院校合并和扩建过程中,原本享有不同资源的各级各类院校被组合在一起,造成有限的优势资源被更多人共享,部分教师的既得利益可能被他人分配,因此,心理出现失衡,积极性得不到发挥,逐步产生懈怠情绪,最终影响到其对于多校区大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一旦产生这种归属感、认同感的缺失,师德建设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认同和推进动力。
  
  二、对策和建议
  
  (一)严把师资进校质量关,建立和完善教师终生教育机制和体系,为师德建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师德不仅仅是教师道德素质的代称,而应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是指此。“学高、身正、爱生”作为师德的基础、本源和灵魂,是每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形成“学高、身正、爱生”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核心和目标。
  首先,多校区大学应严把师资进校的审核关,做好师德建设的基础工作。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现状,高校必须在教师进校时做好细致、严谨、科学、公正的考核审查工作,确保将真正“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师资引进学校,从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师德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在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建立和完善教师终生教育机制和体系。教师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需要长期的培养与锻炼。就师德建设而言,尤其要重在培养,重在提高,重在坚持。因此,多校区大学要更加重视对在校教师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继续教育工作,为教师提供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利条件,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学识渊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师德高尚的教育者。
  (二)整合并传承不同校园文化,构建全新的多校区大学精神,为师德建设营造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为提高高校师生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操,实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目标,由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总称。”⑥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精神家园,是学校凝聚力、吸引力的源泉,是学校事业得以全面发展的思想文化保证和精神动力。校园文化的道德认同性价值就在于可以进一步凝聚师生人心,激发师生爱校荣校热情,形成“一整套以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为参照系的价值标准、道德和行为准则”,营造优良的道德风尚。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对于师德建设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影响的效果则是长期和稳定的。
  针对不同的校园文化导致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的整体性和延续性被割裂这一问题,我们应从不同校园文化的整合传承入手,在尊重各自原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其优势和精髓的挖掘,并不断加以改进,使之适应新的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有机融入新的大学文化之中;要在整合和传承不同校园优势文化和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统一风格和相同价值取向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凝练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博大的精神气度和高远的价值追求;要大力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确保优势文化和文化精髓得以更好传承并发扬光大;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校史、校情教育,加深其对学校发展理念、目标、举措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切实增强教师对学校的感情,形成共同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要精心打造校园生态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为教师提供“品位高雅,雅中寓教”的优美舒适的校园工作、生活环境。综上所述,只有形成优秀的多校区校园文化,才能为师德建设打造共同的思想基础,提供持久的文化保证,形成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
  (三)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依托校园网络建设,为师德建设构建通畅的师—生—校交流沟通平台
  如何缓解多校区“距离问题”给教师带来的疏离感?笔者认为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依靠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尽快完善交通配套体系,提高学校后勤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交流沟通的时间和便利。其次,需要依靠各学院的共同努力。通过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理论学习、组织生活、联谊活动、教研活动等,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交流沟通机会。第三,也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需要依靠多校区大学现有的现代化互联网络技术优势,通过校园互联网络的建设,构建一个以师生员工为参与主体,与现实校园环境并行的网络校园环境。在这个网络校园环境中,现实中的多个校区可以融合为一个大校区,无论何时何地,教师、学生只要通过网络进入这样一个师—生—校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就能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轻松实现面对面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建设这个平台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交圈子。根据李普曼的理论,这个社交圈子一旦形成,“其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态度和愿望而联系得非常紧密”。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对现实校园环境的补充,网络校园所形成的“社交圈子”可以有效消除现实的“距离问题”给教师带来的疏离感。依托互联网络配合进行师德建设工作,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吸引师生的主动参与,可以更加及时地获取师生对于师德问题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更加有效地发布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相关规范和举措,更加生动地展示高尚师德的典型实例,更加充分地发挥榜样的力量,促使教师更好地将榜样的力量内化为自我道德完善的动力。
  (四)以人为本,切实关心教师的利益,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为师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首先,要做好师德建设工作,就要以人为本,要从教师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入手,扎扎实实为教师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对于暂时没有机会或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高尚师德的养成与教师对工作、生活状态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只有为教师营造出能够充分施展才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良好环境,才能切实增强学校对于教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形成师德建设的向心力。
  其次,高尚师德的形成是有动机的。“一般认为道德判断和道德规范都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的道德理由。道德理由也是行动理由。”⑨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相关规范和制度,使教师在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构建长期、全面、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将师德内容作为必要考核指标纳入考评体系之中,既为师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促使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对于师德问题的重视度,主动将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提高纳入个人长期发展规划之中;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将有限的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到师德高尚的教师手中;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师德方面的奖惩力度,消除教师对于师德建设的懈怠情绪。总之,要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教师对于师德建设价值的认同,调动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多校区大学师德建设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0年以来高校合并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58/info19558.htm,2006-05-15.
  ②张劲,余昌海,陈超.“合并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6(4):34.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2-83.
  ④(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郑日昌,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7.
  ⑤(英)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王新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53.
  ⑥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2.
  ⑦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2.
  ⑧(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1.
  ⑨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1.
其他文献
图像去噪处理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中一项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技术。本文介绍了小波变换在图像去噪中的一般应用。
一个城市旅游纪念工艺品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是与旅游业本身的发展情况成正比的。但是这种理想的规律性发展状况显然不太适用于形容宁波的旅游业及旅游纪念品发展。宁波大部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它在工程建设中投资与进度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采取各种赶工措施使工程建设项目及早竣工,尽快发挥工程建设投
Children are the center of young learner’s English teaching. Their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are capable of guiding them English learning effectively. Only when
根据实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对单峰 T2谱,用单一幂函数构造毛管压力曲线;利用核磁共振(NMR)T2分布与孔隙结构直接相关,可以利用T2 分布来构建毛管压力曲线。对双峰 T2谱则用两种不同的幂函数在小孔和大孔处分段构造毛管压力曲线。分别利用线性方法和幂函数方法构建毛管压力曲线,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毛管压力曲线相对比,新方法对于毛管压力曲线的构造精度有明显改进。
针对地震勘探中强随机噪声的去噪问题,引进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提出并证明一种新的Ricker子波核函数。支持向量回归采用核映射的基本思想,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将回归问题转化为
[目的]基于取消药品加成的假设,测算不同经济地区县级公立医院药事服务费的收取标准,为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损失平移
高校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文章首先凭借作者多年从事公寓管理工作的经验列举了当前高校公寓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建立视等厚层状吸收介质模型,计算地层吸收衰减特性,以此为依据给出了频谱均衡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框图。选择主频为200 Hz的雷克子波,理论计算原始地震反射波的特征参数(主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