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幻象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追星族杨丽娟十二年如一日追刘德华,不惜全家举债从兰州追到香港,最终以其父跳海自杀而告一段落。 在这一不幸过程中,许多媒体推波助澜,如今悲剧虽已铸成,闹剧却还没有终止。杨丽娟和她的母亲仍然在全国观众面前在香港不停地寻找刘德华继续她们的追星事业。 这样的疯狂不但被刘德华本人痛斥为“不孝”,也受到许多观众的嘲笑谴责。
  然而,看着杨家母女的凄惨状况,我却实在笑不出来。从某种意义说,她们并不可笑。不错,她们是非常另类,但她们并不是和我们社会曾经的主流相对立的那种另类。恰相反,她们是把主流发挥到极致从而凸显其荒谬的那种另类。导致今天杨家悲剧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其实都不难理解。
  杨家身处兰州郊区一个贫穷衰败的矿区,杨母没有工作,全家靠杨父教书为生。杨母不能安于这样清贫简单的生活,屡屡出轨,最终和杨父离婚。在这样的黯淡和无望中,杨父和杨丽娟开始沉溺于幻想,于是就有了杨父和杨丽娟共同的“梦见刘德华”。杨丽娟十二年如一日等待的就是遇见刘德华、真情感动刘德华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杨父也坚持这样的迷思,一再称“见到刘德华一家人就可以好好过”。 杨家人都精神失常了吗?也许,毕竟他们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匪夷所思。但他们的言行流露出来的欲望,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杨父在动身去香港后和朋友说“在香港过得很好,李嘉诚的房子都随便住”,他在日记中写要获得幸福“一要经济实力,二要人际关系”;杨父跳海后杨母说杨父“一辈子没钱没地位,一辈子没过好,让我也一辈子没过好,现在让孩子也一辈子过不好”。 一边是对富裕幸福的渴望,一边是黯淡失落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冲突和张力达到一个极端,就是没有“梦见刘德华”,他们也会梦见别的人,一样陷入疯狂。 从这个角度说,华仔实在不能为杨家的悲剧承担任何责任。华仔算什么呢?在杨家人的眼里,华仔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富裕浪漫幸福”的符号罢了。
  如果说明星作为“富裕浪漫幸福”的象征让杨家人陷入了迷思,那从更广的角度说,美国—西方也曾经作为“富裕浪漫幸福”的象征,在相当长的时期,流行于中国大地,让许多中国人陷入了迷思。杨家的疯狂被国人耻笑,然只要把“刘德华”换成“美国—西方”,同样的迷思就不但不被人耻笑,反而被当成理所当然。君不见中国这些年流行过多少关于西方、西方白人、在西方生活的中国人的神话——“西方白男温柔浪漫,钟爱中国女人”,“西方社会人人平等”,“美国是君子国,是富而好礼的和谐社会”,“西方遍地黄金,中国人可轻易发财”,“‘牛津女孩’在英国为中国人争光”……毫不夸张地说,“美国—西方”就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最为灿烂的一颗明星。如果说杨丽娟梦想她对华仔的渴望一旦有了表达机会就可以改变自己窘困黯淡的命运是异想天开,那么多社会名流和公共知识分子多少年来灌输给国人的“西方是天堂,西方人是天使,中国人只要遇到天使就可以进入天堂”则至少同样可笑。 间或有不同意他们的,还要被戴上愚民的帽子,正如杨家父女把读书做工说成是俗人的选择一样。只是对于杨丽娟一家人来说,“西方天堂”和“西方天使”又进一步实化成了华仔本人,于是神话的破灭就更容易一些,其荒谬也更加明显一些罢了。
  杨家的追星虽可归类为文化现象,但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从来不是可以完全割裂开的两个对象。对哈美派而言,美国和西方从一开始就作为富裕浪漫的文化象征出现并因为其富裕浪漫而获得了不证自明的绝对优越性。“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到底渴望什么?我们渴望穿着耐克鞋喝着可口可乐自由自在地旅行!”一整代青年都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长大成人。我们和我们的历史是贫困专制黯淡无望的同义词,彼岸才是繁荣富裕浪漫自由的家乡。 而哈美族对西方的爱慕也基本类似杨丽娟对华仔的向往,重点在“委身和倾诉”, 期待目标是“真情打动‘白马王子’从而使灰姑娘得拯救”。 杨丽娟羡慕明星的生活却从来没有自己尝试去成为明星,她没有去考戏剧学院也没有去参加“超女”比赛,她只是等待着被明星爱上; 美国有强大的军备发达的科技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但哈美族几乎从未努力让自己的环境向那个方向变化,他们只是数十年如一日倾诉着自己对美国—西方全方位的认同和倾慕,从美国大片到美国货到市场经济到自由民主……虽然念叨了多少年梦中情人还是没出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梦想有朝一日被美国大兵拯救。杨父说,“见到刘德华一切就好了”,最后却葬身大海;哈美族名人名言:“我情愿做美国导弹下的亡灵!”而最相似的一条,正如杨家的追星是他们对自身处境不满对自己生活无法认同的一部分,哈美派也和他们对现状的否定对未来的无望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无法认同密不可分。
  真诚一些的中国的哈美派也许会说,我们的确对现状否定对未来无望对自己的政府乃至民族都无法认同;我们的确认同并且爱慕西方社会的繁荣富裕民主自由法制文明……难道这些不对吗?在东西方差距依然明显的今天,难道我们还可以做别样的选择?作为曾经的自由派,我并无意谴责或嘲笑任何人。平心而论,刘德华的生活也许不像杨丽娟想象的那样十全十美,但和杨家人的处境相比无异天壤之别。笔者也绝不否认西方相对中国的进步和繁荣。但是,富裕也好辉煌也罢,那毕竟是别人的生活,我们的日子还要自己过。我想反问这些朋友的是:杨丽娟可以有别的选择吗?有采访过杨家的记者写道,杨家的处境在兰州一带其实还算中等偏上,如果不是沉迷于追星,他们完全可以不落到今天家破人亡负债累累的地步。杨家人觉得生活黯淡,但最后一次前往香港追星的万把块钱还是一个朋友的孩子看他们光景实在可怜而为他们垫付的, 可惜他们只知梦想刘德华的真情,却看不见身边人的难能可贵。 越是崇拜别人,就越是无法认同自己的生活;越是无法认同和接纳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同胞,越是沉迷于他人的“真情”,幻想可以依靠他人的爱和善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恶性循环,发生在一家人身上已经是惨不忍睹,若是发生在一个民族身上,那还能想象吗?
  虽然杨家人已经在内地和香港传媒上成了笑柄,我却不认为传媒有任何的权利去指责他们。因为他们今天的困境,中国传媒其实难辞其咎。从浅层次说,传媒对各种商业造星运动推波助澜,出现杨家人这样的“骨灰级粉丝”正是造星运动的副产品;从深层次说,对大陆自身状况的拒绝认同和对西方世界的倾慕,恐怕也正是两岸三地许多华语传媒多年来努力工作的结果!只不过有些话港台的传媒从业人员可以明说,而他们的大陆同行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时候只能暗地里推波助澜罢了。政治上的话因环境限制不方便挑明时就用文化说事,不能直接称颂美国的政治制度就编织其他的美国神话,说事的人其实心里镜子一般清楚,这些不过是幌子,是比喻;一般明理的读者也心有灵犀一点通。苦的只是杨家人小地方没见过世面,他们不知道文化精英们有那么多含蓄的门道。 那些宣传攻势本不是冲着他们这样的人去的,信息经过几层传递最后到达他们的穷乡僻壤时,原先精致神话包装下的隐喻已经失落大半,留下的就是神话包装,而他们却信以为真。凡二十年来,中国的哈美族一直说哈美不过是手段,目的是民主自由繁荣幸福。如今后者的效果虽然看不出来,但始作俑者没有想到的副产品却层出不穷。从这点上说,也可算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其他文献
我的父亲是庚款留学生,他非常喜欢音乐,吉他弹得不错,还写过电影剧本,但是爷爷坚决不让他搞文艺,所以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商学院学了经济。从美国回来的时候,父亲带了很多乐谱和一箱子粗纹唱片,七十八转的那种,另外还有一把四分之一的小琴,大概花了五百美元。那是一把真正的名琴,是有证书的。于是我从五岁开始学琴。  起先我跟天津一个很老的老先生学了几个月,他叫马道永,后来换成白俄老师古达迪耶夫。他在租界里教琴
人应该按照各自认为好的样子去生活,这或许是对“自由”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  《论自由》这本书经过了约翰·穆勒和妻子一字一句反复讨论,并且差不多每一句都是在他们两人反复斟酌的情况下写成的。  这本书被后世誉为“伟大的小书”,而此书也许正如他在自传里黯然地说到的:“令人担忧的是,它的价值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消失。”时至今日,有人说:“读了此书,我才找到了自己,明白了真理是如何形成的,十来年书桌前所
马尔克·西勒博尔曼(Marc Silberman,以下简称“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德语系教授。这所州立大学的德语系规模居全美之首,第三帝国时期,德语系有教员倾向保守,虽不能称之为纳粹分子,但确实有为纳粹狂热鼓吹的人。战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威斯康星大学开始清理门户,右翼教师被一一驱逐,七十年代德语系转向左倾激进,德国研究的方向也随之改变。西勒博尔曼教授的研究一直与电影有关,相关论著有:《德国电影
王右家,是著名报人、民盟创始人罗隆基(1896—1965)沸沸扬扬的婚外情人,20世纪30年代,两人高调同居;王右家同时也是曹禺戏剧《日出》中陈白露和《桥》中梁爱米的原型。但是,她留给后人的只是口口相传的美丽传说,从她存世的照片中,实在看不出风华绝代的神采韵味。而见过她本人的同时代人则纷纷证明,王右家“不太上相,照片中她的美丽,不及她本人1/10”。情敌眼中的美女  王右家是湖北人,出生于1908
《历史上的星占学》不是一部孤立的作品,而是作者天学研究系列的专题之一。大约在五年前,作者在他的另一部专著《天学真原》中谈到,他的天文学史研究起步于中西学者一个多世纪的学术积累,本来他的“历史落脚点”应该在修补、比较与整合上;但是作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博士,作者的学术灵感没有把自己引入那条“顺理成章”的道路,他认真地思考了古人天学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对天文学史的基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科学史研究
一九七七年夏天,在哈佛大学已经教了近三十年书的杨联陞(一九一四—一九九零),收拾行李准备回北京探亲。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回北京,“文革”中的一九七四年,他就已经回来过了。但不知为什么,临行前,他心底仍有隐隐的不安。这也难怪,他患精神毛病好多年了,近二十年前发作的时候,曾经被送往精神病院,甚至还被锁链绑手脚,靠电击治疗。虽然此后病情稍好,但在临行前,他的日记中仍反复出现“心情不佳”(一九七七年六月
中国的文人是有别于一般大概念的“知识分子”的,与外国的文人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除却其各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所长之外,另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而这种文化素养的形成,既有赖于自身的文化积累,也来源于性灵和对人生的感悟。  元代是中国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人画的基础。由于元代一度废除科举,加之民族歧视政策,使得文人难以踏进仕途,转而移情于绘事。但这只是一方面。我以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唐宋以来诗词
《物权法》获得通过后,硝烟至少在公开层面上已经散去。在巩献田教授的公开信通过网络发布以前,《物权法》在起草过程中的争论主要是民法学界内部就有关具体的制度和技术问题所进行的温和切磋。以公开信为引爆点,借助于日渐发达的媒体特别是网络空间,社会各阶层几乎都卷了进来。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如何诠释《物权法》。而争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过度诠释,诸如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富人、保护非法财产、两极分化、社会对立等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听调频收音机时,旋到最左边,也就是中波最低频那个位置,巨大的噪音中,出现一段快速急转的旋律——“这里是自由中国之声”。  这个地方还经常出现一些歌曲,一个女人软绵绵、娇滴滴、麻酥酥的声音。有时,伴随着这歌声,男播音播着这样的新闻:“邓丽君小姐今天到金门前线劳军演出”,“邓丽君小姐期盼大陆的弟兄们投奔自由中国的怀抱”。  这完全是恐怖的经验。通常,一听到那怪异
为了实现梦想,20多岁的他参加了一档帮人圆梦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在录制现场,主持人问他:“请告诉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找,找一个地方,说,说相声……”他有些结巴,说话的时候,看上去还有些痛苦。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都被弄蒙了——一个话都说不连贯的人,居然想说相声?  “你之前说过相声吗?”一脸疑惑的主持人委婉地问。  “是的,说过。”他努力地不让自己紧张,但额头却开始冒汗。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