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是怎么死的?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都知道精子生于睾丸,但是它们会死在哪里呢?
  
  1.在阴道里被酸死的
  阴道里的pH值约为4.0,对于微生物和精子而言,这样的环境完全无法生存。虽然精液中含有某些碱性物质(例如精囊腺的分泌液),能够在精子进入阴道时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但射精是一次性的,阴道内的酸性物质却在持续性地产生。所以,逗留太久就只能死翘翘咯!
   2.游泳累死的
  精子的身长大约60微米,而女性的阴道长度足有8厘米(80000微米)。要不是射精,仅仅是阴道这一段距离就够小蝌蚪们跋涉了。加上还要突破宫颈粘液等障碍,要是身体不好,还没看见卵子MM的影子就翘辫子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这话一点都不错啊!
  3.迷路晕死的
  一般情况下,女性每次只排出一个卵细胞,两侧卵巢交替排卵。这对精子来说可太悲催了——两根输卵管呀,“岔路口”上还没有指示标志!成心的吧!没办法,总有一部分精子先生跑错道,踏上了永远也不可能遇上卵子MM的那条不归路。至于那些从压根不可能受精的管道进去的精子……就是个悲剧!
  4.在墙上、地上渴死的
  性交时,经射精进入阴道的精子可以存活5天左右。但是,如果你把种子洒在了墙上、地上的话,它们的命就短多了!暴露在空气中的精子会在几分钟之内脱水身亡!
  5.被烟熏死的、被酒醉死的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干扰男性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并且对精子有直接的杀伤力。另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影响精子发育。
  6.热死的
  地球人都知道蛋蛋之所以挂在体外,就是为了维持较低的温度,以保证精子的正常产生。暂时的散热不佳会导致精子在一段时间内质量下降,而如果长期闷热,就会大大影响精子的成活率和质量。
  7.辐射死的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各种细胞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精子当然也无法逃脱。
  8.梅毒螺旋体附身挂掉的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小而纤细、末端尖的螺旋状微生物,人主要通过性接触、胎盘、产道等途径传染,还有极少量人经由非性接触、输血、间接接触等途径被传染。被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精子,存活率和活动力均低于正常精子,而且容易产生畸形。
  9.被杀精子剂搞死的
  其实不仅仅是人们主动用来避孕的杀精剂,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物质会在暗处威胁人类的精子。空气中的污染物,或者用来治疗癌症的药物,都可能对精子产生毒性。
  10.蹲在家里宅死的!
  附睾是精子的储藏库。从睾丸出来的精子,必须在附睾储藏一定时间后,才具有让卵子受精的能力。但是,长时间储存的精子会因老化失活而出现降解变化,例如顶体变形,DNA含量及染色体发生变化等。
  11.还有,你懂的……提示:E. coli意为大肠杆菌……
  12.当然,还有最皆大欢喜的死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的环境问题是整个社会的核心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部分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主要写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环境的污染原因提出了整改的建议、对策,旨在对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起到时效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环境;环境污染;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生活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中,无论是吃住行走等都与数字离不开关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庞杂
主客体关系是理解价值问题的理论前提,主客体关系的本质深刻体现了价值实现过程与价值本质。认识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理解价值本质的一个重要维度。从认识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降耗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各用能企业在进行计量检测体系建立、加强能源计量工作中,要做好能源计量制度的制定和有效运行,并注重节能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作为唯一一个能够释放学生压力的教学科目并没有切实的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和机械,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身心疲惫,缺乏积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桥梁工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大跨度箱梁。移动模架又被称为滑移模架,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大型设备。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移动模
丁某 ,男 ,42岁。 1999年 4月 8日下午 2时许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头面部及腰部 ,当时倒地并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持续时间不详 ,并伴有大便失禁。伤后被送入某医院治疗。住院期间
煤炭企业的干部作风建设关系着企业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煤炭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治理对策进
192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22岁的邓小平和十几名青年由法国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6月,在填写该校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这样写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