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和高考化学试题中都相应提高了元素及其化合物份量,这是很正确的。化学理论总是建立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上,并能深入地解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处理好记忆、理解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努力提高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效果,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下面将我在多年教学中总结的方法及做法作如下归纳。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概括、归纳、对比,建立联系和规律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将其重点内容按其特点归纳成以下可供学生接受的结构模式:(一)各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其递变规律。(二)代表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难记),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某物质的化学性质:1.能否与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2.能否与水反应;3.能否与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反应;4.能否与酸或碱反应;5.其它特殊性质。(三)代表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制法(包括反应原理、反应装置及注意事项、气体收集和检验方法三方面)。(四)同族元素的其它单质或同类物质的性质递变及比较。不管你学到哪一族元素的哪一单质或化合物,可根据以上模式去探索你所掌握的知识,使原来零碎、繁杂的知识转变为有规律易记忆,便于复习知识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当学习卤素中氯气、氯化氢时,不仅用此模式能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可类推了解到F2、Br2、I2和HBr、HI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性质比较。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得到证明,采取此法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效果良好。同时,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挖掘不同族物质的联系,并进行比较、推理、贯串新旧知识,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由“点”连成“网”,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和记住知识,而且也形成分析比较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理论指导,力求全面、系统地理解
  在教学中如果注意理论知识的应用,因势利导,做到整个化学知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从罗列的、机械的描述,转变为理解推理的描述方法,化呆板为灵活;化繁琐为集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认识化合价和物质性质。用电离理论来认识复分解反应;用化学反应规律来推导物质制法等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自学能力。下面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在比较有关气体密度时,不应死记其数据大小,而应从气体摩尔体积和分子量大小上去比较。像化学反应条件是繁杂难记的问题,若能运用分子结构等知识去理解就不难了,如N2与O2或H2等反应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这是因为氮分子中有三个共价健,要破坏三键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高温或催化剂、放电)进行。由此也知道,氮气沸点比氧气低的原因。可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及其化合价来理解和推知单质及化合物应具有的氧化性、还原性及强弱,理解成为掌握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问题,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三、熟透课本,注意知识迁移
  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加强知识迁移,这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繁杂而枯燥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转化为推理性较强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加强知识迁移教学,必须熟透教材,理清脉络达到熟能生巧。所谓知识迁移,是指在不超过中学化学课本范围的条件下,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它是检查学生创造能力的最佳方法。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例如:在熟悉卤素知识后,从C12具有氧化性,可与Nal、NaBr反应的事实中,应将其迁移到C12(或新制氯水)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或离子,如Hl、HBr、H2S、SO2(H2S03、亚硫酸盐)等反应,并能解释有关实验现象,从而也推知了Hl、HBr不能用浓H2SO4制取的原因,进一步又可延伸到Hl、HBr、H2S、SO2、H2SO3等的溶液能使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学习氧族元素时,从H2S的强还原性,应注意两方面知识迁移,(一)H2S可与强氧化性质如卤素单质,KMnO4、H2O2等强氧化剂和氧化性酸等反应,因而它可使溴、水、碘水、KMnO4溶液、FeC13溶液褪色,不能用浓H2SO4干燥H2S等,(二)可溶性硫化物也具有还原性,如Na2S可被C12等强氧化性物质氧化。在综合复习中,应将有机知识和无机知识结合起来,扩大知识外延。
  四、加强化学实验的目的性、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其中实验过程的精心组织和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对于课堂演示实验,很多教师往往只注意到现象清楚、实验成功等方面,但只注意这些是不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注意恰当安排,使实验确实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合部分,做到在实验前学生已明确目的,实验过程能集中注意力,实验后获得深刻印象和正确结论,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活跃思维活动。例如演示C12的漂白实验,一般是安排在C12性质这一部分中,通过实验以后讲述结论。如果老师从Cl2跟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氯酸入手,提出如何检验Cl2中含有这两种酸。然后先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水,出现现象是试纸变红色又褪色,这就与“酸使指示剂变色”矛盾,让学生思考,从矛盾中分析问题,从而得出氯水具有漂白作用,再引导学生分析氯水中所含四种物质中是哪一种物质起漂白作用,思考到底是C12还是HCIO起作用?这时再进行C12通过干燥和潮湿的两种红色布条的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从而改变消极接受实验结果的习惯。由于实验目的明确,能使获得的知识生动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从而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效果,就要改变那种用单纯描述的方法把知识“灌”给学生的做法。要让学生发展思维,养成推理、探索知识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用理论、规律推导出结论,并把实验融合到整个认识过程中去,使它成为提出问题或检查结论的依据。当然,要坚持这样做困难不少,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将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积极地探索、学习。善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是学生目前和以后学习、工作的重要武器。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时“学习有关本级(二级)话题范围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把提高学生解读图表能力作为重要学习目标,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图片是一个非常好的直观教具,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如能巧妙、恰当地使用历史图画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阐述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在历史教学中图片教学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历史图片;图片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
党的十四大和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进一步佣明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党的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思想工作大政方针已定,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必须牢牢把握建设
人的肩膀上只扛一个脑袋,但电视文艺晚会却需要多种选择。民间传说的九头鸟,不仅意味着平安吉祥,也预示着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它未尝不是一种能够警示电视人不受制于传统的吉祥物。看了湖北电视台精选的10台文艺晚会,不禁为他们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和节目策划的创造性以及力求开拓电视晚会疆域的进取心而感动。晚会荧屏楚天阔,创意惊魂向未来。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避免刻板训斥的做法,尽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张弛有度、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收获快乐。为此,我们应该在教材中挖掘实践内容,深入语文,选准突口,使语文教学不再抽象、枯燥、易混;向现实中拓展实践领域,放大语文,让语文教学实现与社会生活的对接。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快乐;教材;社会  【中图分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生善说、乐说,努力把数学中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通过“说”的过程使思维过程明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高中数学教育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俨然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唯一形式。实际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题应该成为问题的提出者与发现者,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比解决一个问题鞥家重要。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做出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材料。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如何科学选择、有价值地选择,不仅反映历史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功底,更体现教师的应考水平与教学理念;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从分析史料在高避历史教学中作用入手,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历史材料;高中历史;策略;历史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
待进生的辅导是当代教育的敏感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掘待进生的成因,用关心爱护,消除障碍;深入了解,对症下药;捕捉亮点,正面教育;方法正确,时机恰当;家校结合,适时帮助;善抓反复,确
【中图分类号】G633.51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校本化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  “先学后教、异质合作、启想议知”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展将近三年的时间,作为科任教师在教学与管理过程当中,针对新课改后的情况作如下的总结:  “先学后教”模式要求学生要事先根据教师分发的导学案预习相关的内容,并做好预习笔记。但由于我校外来工子女较多,加上初中又没有晚自习,家长晚上很多都是在加班工作很少能顾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