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2021投资机会多线并行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中国制造,大家固有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低端手工型、劳动密集型、资源耗费型以及环境污染型等,认为我们依然主要在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但客观事实是,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外贸驱动型经济快速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基础制造产业链,使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之中。并且在此过程中,“基础模仿制造―收益回流―研发创新―市场化再创造”的链条式递进,已经让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肉眼可见的提升,中国制造业已具备非常牢固且可持续的“护城河”。
  首先,我国现在已经是全球产业链最齐全、产业总价值最大的制造大国。金融危机之后,以出口比较优势RCA值衡量,我国有超过2/3的细分制造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在持续提升。我国这种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2020年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因为疫情影响,国内外制造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由于生产恢复快慢不一,全球形成了多个产业链地区性供需错配的现象。结果海外国家纷纷加大从我国的产成品进口量以解决当地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非常多的制造产成品在质量、价格和产能方面都很好地满足了海外的供需缺口,并且在性价比方面具备优势。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比较优势越大的产品,2020年出口替代效应越强,出口份额提升得越明显。
  其次,产业升级和淘汰式外迁并存,中国制造业整体仍具备相当的产业比较优势,地位难以撼动。我们之前通过大数据研究提出,考虑到产业链完整程度、综合成本等要素,目前高收入国家引导产业回流仍有困难;而中高收入国家虽然有回流趋势,但规模相当有限;新兴市场则由于工业生产体系尚不完善,虽能承接部分产业,但对我国原产业链上下游依赖程度仍然较高。总体而言,我国产业链虽有部分外迁,但同时产业升级也在快速进行。我国在部分高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或产业链聚集优势更显著的技术型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力仍然在快速增强。
  再次,从企业家角度出发,中国制造业成本并不高。截至2018年,我国绝对劳动力成本已超过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但如果考虑我国劳动力生产效率也在同步提升,实际上制造业的单位产值人工成本不高。尤其是在纺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领域,单位产值人工成本仍具优势。另外,我国整体营商环境近年明显优化,已实现对部分传统优势国家的反超。

落地到投资上,2021年制造业机会或将多线并行。


  总量机会上,本轮制造业的资本开支周期或将贯穿2021年全年,同时部分行业格局不断优化,有望孕育更多具备较强Alpha收益的细分龙头。
  制造业资本开支周期再起。2019年以来,我国整体制造业投资非常疲弱,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不断整固夯实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并降低财务杠杆率,处于一种在手现金充裕但资本开支意愿较弱的状态。2020年三四季度以来,无论是国企还是民间制造业投资都在加速扩张。我们认为这种扩张趋势大概率将延续到2021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对国内外供给都有冲击,全球产成品库存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2021年全球经济修复共振,产品通胀预期较强,制造业企业盈利预期已经大幅上修,我国制造企业有充分的资本开支的动能。二是经过过去数年的报表修复,制造业上市公司已经拥有非常健康的资产负债状况,有充分的资本开支的能力。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整体政策基调的稳健表态,也能巩固企业家对2021年总体经济环境的乐观预期。
  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深刻改变了非常多传统行业的经营格局,叠加众多制造业自身产业生命周期的演进,相当多的细分制造链已经诞生并将持续诞生很多细分龙头公司。其背后逻辑来自于:随着中国经济总需求扩张速度的减缓,大部分传统制造业经历了从快速扩张期到稳态成熟期的转变,这一过程伴随大量过剩产能的出清和产业格局的优化,因而必然有相当多的优秀制造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例如海螺水泥、三一重工、万华化学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泛制造业公司。我们预计这样的机会仍将层出不穷,2021年需要重点关注机械设备类、化工类等大类制造行业。

结构上,从供给和需求匹配的逻辑出发,建议从以下数条大线索中挖掘制造业细分机会。


  一是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提升: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家庭用品、机械等行业中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细分赛道。一方面,海外疫情反复,全球供需错配,海外市场供需缺口较大、补库需求较强且我国出口比较优势较强的出口型制造有望受益。另一方面,过去数年制造业升级有目共睹,且经历疫情后,中国制造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被不断认可。这些受益方向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家庭用品、机械等行业。比如家电,疫情使得我国家电产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订单转移或只是开始,数字经济及疫情导致的海外市场竞争模式变化更值得关注,有望逐步实现从“制造”出海向“品牌”出海的跨越。再例如高端装备行业,过去数年,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过去的低端劳动力红利转型为工程师红利,在全球的制造业市场脱颖而出。
  二是先进制造景气趋势强化,主要包括电动车、新能源、半导体产业链、军工等细分领域。新能源车景气的核心源自于三大产业逻辑的预期,即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开启景气周期、国内市场退坡后逐步复苏、中国供应链全面实现全球化配套,且目前三大逻辑均在加码。电动车的崛起同样还带动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产业链上的机会。从投资角度出发,智能化将提升整车厂价值空間与主导权,并且带来传感器、底盘电子以及座舱电子的渗透率与价值量双升。
  光伏方面,在需求继续高增的情况下,供给上量有望驱动企业利润加速释放。看好一体化龙头,出口替代的逆变器环节,以及供需紧平衡的硅料、胶膜、玻璃等行业。
  先进制造不仅需求旺盛,资本开支也保持强劲。锂电、光伏、3C、半导体等产业链,下游景气度旺盛,企业整体融资规模于2020年有数倍的增长,为2021年大规模资本开支打下了基础,确定性强。对应的机械领域服务与先进制造的细分赛道也将保持高景气度。
  军工行业主要受益于政策和基本面的共振。军工的逻辑则主要来自盈利改善和国防科技工业“十四五”期间高景气的确定性。预计国防科技产业未来5到10年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已基本确立,大概率会有下一轮更长周期的、基于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其中,扩产和定金是核心催化剂,代表性上市公司扩产达产或者业绩释放预期成其一,代表性主机厂资产端或者现金流改善成其二。
  三是服务于消费升级或绿水青山的美好制造,主要包括小家电、医美、环保细分行业等机会。新时代,我们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在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中,我们也提升了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在如此环境中,美好制造值得长期关注。我们认为,新兴小家电景气仍将延续,这是根植于新人群、新渠道以及新品类的新消费趋势。新消费行业(如新型烟草、医美、潮玩等)顺应用户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爆发式增长,在经济稳增长的大环境下,是高成长赛道的优质标的。在推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环保型垃圾焚烧、尾气标准提升带来的细分行业机会也值得关注。
  四是传统制造中竞争格局持续优化的行业,在制造领域重点挖掘机械、轻工中细分行业。过去数年,供给侧改革加速了部分产业供给出清,竞争格局逐渐优化。2020年,疫情进一步加速了传统制造业洗牌,部分赛道龙头竞争格局更加优良,在供需紧平衡条件下,盈利能力也有望大幅提升。例如传统轻工中家居、文具、包装等,相继印证在“大行业,小公司”格局下持续提升份额的能力。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抱团的年代,不仅基金抱团投资龙头股,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活力的区域竞争,也日益展现抱团对垒之势。  随着产业的竞争上升为产业链的竞争,以及一二线中心城市对人口、企业的巨大引力遭遇土地等资源的约束,溢出效应彰显,城市与城市的单体PK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都市圈为主导的下半场,区域合作、互联互通成为共识。无论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还是金融支持层面,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
期刊
“新财富改变了证券分析这个行业,也改变了众多证券分析师的人生之路。”在2021新财富资产管理年会上,财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财通证券资管董事长马晓立表示。  15年前,马晓立首次站上新财富的领奖台,开启了6年蝉联新财富第一的历程。此后马晓立从卖方转身接管财通证券资管,花8年时间一砖一瓦地将其送入行业营收前十,成为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的领跑者:股债投资并驾齐驱,海通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财通证
期刊
过去10年,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疫情改变了这一态势。这一行业总收入锐减,6成左右企业年度亏损,倒闭企业数量激增,航司无疑是重灾区,海航控股最高亏损650亿元,其母公司海航集团已破产重整。  中小企业退场,初创企业融资更难,大资金却在出手,阿里、携程等产业资本都在寻找优质资产,B2B企业备受青睐,旅游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疫情终究会结束,备受压制的出游需求,和行业的春天,虽迟到但不会缺席。  随着国
期刊
中国资产托管业务规模2025年有望超200万亿元,银行、券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在公募基金托管市场,银行具有绝对优势,占98.62%份额;在私募托管业务上,券商由于近年加速发展PB业务而优势凸显,尤其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上,券商托管产品数量占比高达93.97%。  招商证券作为首批获得托管资质的券商,托管的私募、公募基金数量连续 6 年排名券商行业第一。招商证券托管部总经理易卫东认为,招商
期刊
金融、地产公司市值占A股比重最大,2020年整体基本面稳健,估值相对较低。2021年如何看其投资机会?且从保险、券商、银行和房地产四个方面分别解析。保险方面,资产端和负债端持续改善,估值提升空间大。  2020年四季度后,各公司已陆续启动“开门红”预售,考虑年金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和基数较低,2021年一季度保费有望高增长。2020年11月5日,新重疾定义和重疾发生率表发布,根据监管要求,旧重疾定
期刊
基建与棚改、产能周期、地产、出口、汽车、消费电子、服务业等七个因素,是带动中国本轮经济增长的“七种武器”。  预计基建与地产2021年将有所减速。基建由广义财政和专项债决定,估计2021年专项债规模不及2020年。2020年5月到12月的基建增速估计在7%左右,2021年这一增速或减至4%-5%。地产销售已连续第四年保持零增长左右,2021年判断依然为这一增速。但2020年下半年的销售反弹过于集中
期刊
产业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股权投融资时代已经徐徐展开,借鉴1980年代前后美股的经验,A股未来有望迎来长牛。  股权投资大时代的市场将有三大特征。第一是赛道化,借鉴美国历史经验,经济转型期的优质赛道长期集中在消费+科技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初期,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消费占GDP比重、人均GDP、各行业增加值对比看,我国消费和科技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第二是龙头化,2019年1月4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的经济生态,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展望2021年,疫苗的研发一定程度上会遏制病毒,增强人们的信心,而疫情对科技板块赛道选择的改变,会更为深远和多元。电子行业,2021年看好产能、新应用和景气三条主线下7个细分赛道的成长性。  首先从供需角度看产能主线,其中,功率、面板和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持续扩张的国内领先企业最被看好。  功率器件方面,供给端
期刊
从长期视角看,消费品投资具备较强的稳健性和相对的确定性收益,随着外资加大流入国内,叠加市场对于中长期价值投资的逐步认可,消费品公司尤其是龙头消费品公司有望享受市场给予的估值溢价红利。  同时从产业视角来看,消费品公司具备较强的长期复利效应,海外已经有非常多的经典案例,这也意味着消费品投资更多地需要从产业的长期变化趋势、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及壁垒、消费者偏好变化等维度出发并探究,从而把握中长期的产业投
期刊
新财富于2020年12月15-17日在深圳召开资产管理年会,大会以“聚中国,投未来”为主题,来自30+家证券公司,30+家公募基金,30+家上市公司,以及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400余家机构的1500余位嘉宾莅临盛会,共同商讨新格局下的资产管理机遇与挑战。  12月15日上午举行的年会开幕式上,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出席并致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