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在21世纪初应运诞生了!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进步。新课程标准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这股春风吹醒了早已被应试教育禁锢得昏睡的头脑,吹开了许多渴望教育改革者的心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正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新的理念和实际的有效教学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教学实践来看,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前一阵,有幸参加了区课改现场会,看得出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求新求异,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位教者都是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结合教材,反复揣摩,细心策划,从过去研究教师怎么“教”,转为研究学生怎么“学”。虽然是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教师,但在体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认为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
一是切实以“学生为本”。“学生为本”虽是大家已有所知晓的新的理念,但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非易事,因为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转变,千百年来,历来都是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海安海师附小仲小红老师在教《确定位置》时,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课的伊始设计了“找座位”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又如我教《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几何图形一课,则让学生先玩积木,再让学生按图形再把积木分类,分类后逐一观察;接着要求可任意“请”下积木上的一个面,并让学生自己根据观察所得,给几何图形取名字;最后让学生由此想开去,联系生活中的相关图形,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一种活动。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测等思维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恰当地“启迪智慧”。儿童的智慧是潜在的,且应早期开发,但究竟如何开发,尚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很多教师,从他们的设计看,都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热情地、精心地启迪儿童的智慧。许多设计都让学生大胆质疑,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通师一附谢红芳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在给予孩子充分活动的同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引发孩子在活动中思考,在学生进行摸球实验后,先让学生猜一猜:会从口袋里摸到什么球?然后摸出来验证,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经历“体验——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及科学的态度。
当然,知识是老师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呢?如:
数学课上教师问:二十克有多重呢?
学生回答:不知道。
教师随口就说:相当于二十个2分硬币。(此前,老师刚刚让学生称过一个2分硬币重约一克。)
教师的回答相当精彩,只可惜是老师说的。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迹象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引导。专家称,教师角色的变化,应从教师很平常的语言中发生质的变化开始。
三是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另一挑战,因为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既便于人与人的交往,但也有可能造成“地球城”里人的孤独和疏远。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醒。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看到了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比如:通师二附施丹瑾在《周长的认识》的教学中,四人一小组进行树干、树叶的周长的测量,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不仅真正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更学会了共同协作。又如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以游戏“你来说,我来记”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内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搜集数据,当发现各自的方法不同时,再引导学生互相比较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发现,在交流中形成认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欲望和习惯。但是,您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样。”“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专家建议: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活动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它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前一阵,有幸参加了区课改现场会,看得出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求新求异,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位教者都是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结合教材,反复揣摩,细心策划,从过去研究教师怎么“教”,转为研究学生怎么“学”。虽然是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教师,但在体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认为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
一是切实以“学生为本”。“学生为本”虽是大家已有所知晓的新的理念,但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非易事,因为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转变,千百年来,历来都是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海安海师附小仲小红老师在教《确定位置》时,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课的伊始设计了“找座位”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又如我教《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几何图形一课,则让学生先玩积木,再让学生按图形再把积木分类,分类后逐一观察;接着要求可任意“请”下积木上的一个面,并让学生自己根据观察所得,给几何图形取名字;最后让学生由此想开去,联系生活中的相关图形,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一种活动。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测等思维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恰当地“启迪智慧”。儿童的智慧是潜在的,且应早期开发,但究竟如何开发,尚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很多教师,从他们的设计看,都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热情地、精心地启迪儿童的智慧。许多设计都让学生大胆质疑,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通师一附谢红芳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在给予孩子充分活动的同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引发孩子在活动中思考,在学生进行摸球实验后,先让学生猜一猜:会从口袋里摸到什么球?然后摸出来验证,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经历“体验——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及科学的态度。
当然,知识是老师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呢?如:
数学课上教师问:二十克有多重呢?
学生回答:不知道。
教师随口就说:相当于二十个2分硬币。(此前,老师刚刚让学生称过一个2分硬币重约一克。)
教师的回答相当精彩,只可惜是老师说的。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迹象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引导。专家称,教师角色的变化,应从教师很平常的语言中发生质的变化开始。
三是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另一挑战,因为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既便于人与人的交往,但也有可能造成“地球城”里人的孤独和疏远。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醒。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看到了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比如:通师二附施丹瑾在《周长的认识》的教学中,四人一小组进行树干、树叶的周长的测量,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不仅真正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更学会了共同协作。又如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以游戏“你来说,我来记”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内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搜集数据,当发现各自的方法不同时,再引导学生互相比较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发现,在交流中形成认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欲望和习惯。但是,您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样。”“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专家建议: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活动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它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