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初一学生尤其重要,因为对他们而言,历史是一门新的学科,如何学、怎样学,他们一窍不通。如果不能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下面,笔者就初一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谈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合作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喜欢合作的学生,他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学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关键是如何分组,科学、合理的分组既可以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地挖掘和调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使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减少到最低,所以教师在分组时可以采用“聘用制”:
先将班级学生分成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10~12名学生,分别标注A1A2A3……A12,B1B2B3……B12,C1C2C3……C12,D1D2D3……D12,选聘时,D级同学中级别最低的可优先从A级同学中选择,以此类推,C级选B级,一旦被选中,A、B两类同学将无条件接受,并全面负责C、D两类同学的历史学习。
A、B、C、D四类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每组的四个同学围坐在一起,A同学全面负责本小组的学习工作,解答小组内的所有疑难问题,考评小组成员的学习,重点帮助D类学生的学习;B类学生的工作是协助A同学搞好本小组的学习,督促C同学的学习;每天由A同学给小组成员布置一个历史作业,当天督促检查,留好记录,以备教师下节课抽查。
既然是聘用制,那么选聘就是双向的,学习小组也是动态的。所以,可以将选聘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先是组员选组长,在这一阶段,如果组员不能听从组长的管理,那在第二阶段的选聘时将面临失聘或被解聘的危险,组员的优先选择权就会被取消;第二步是组长选组员,在这个阶段,组长可以根据第一阶段本组内组员和其他小组组员的表现,决定自己的选聘对象;第三步是组员竞聘组长,如果组员在前二个阶段全面超越组长,那么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由于这三个阶段前后呼应,紧密关联,构成三部曲,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都争先恐后地学习。通过一段时间,基础差的学生在成绩好的学生的带领下,能较快地将本节知识体系构建出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探究的习惯
每节课前,笔者都提前把编好的学案以组为单位下发。先指导组长学会如何使用学案、如何将学案粘贴在每一课的前面、如何标注知识点;然后由组长负责指导组员将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在书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问题用蓝、黑色笔标记,答案用红色笔标示),但不可填写在学案上;接着记忆相关问题,有疑问的地方写在学案的备注中,并提交组长集中解答;再有问题,等上课时提交教师解疑答惑。通过学期初一个月的时间,学生这一习惯基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规范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学生书写质量,使其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在平日检测中一直坚持给学生打卷面分,每份试卷都设定5分卷面分,书写好的最多得5分,而书写差的则视情况打分,最多相差5分,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索的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其观察、思索、推理、想象,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历史教材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教师如能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上多下功夫,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一直比较注重利用课本的插图。如:讲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就引导学生看课本中关于“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然后对照课本中的文字,看看自己的结论与书上列举的有什么不同。通过比对,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也是新课程实施的根本。当然,教师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既要突破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束缚,又不能完全丢掉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精华。找到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的最佳结合点,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合作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喜欢合作的学生,他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学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关键是如何分组,科学、合理的分组既可以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地挖掘和调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使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减少到最低,所以教师在分组时可以采用“聘用制”:
先将班级学生分成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10~12名学生,分别标注A1A2A3……A12,B1B2B3……B12,C1C2C3……C12,D1D2D3……D12,选聘时,D级同学中级别最低的可优先从A级同学中选择,以此类推,C级选B级,一旦被选中,A、B两类同学将无条件接受,并全面负责C、D两类同学的历史学习。
A、B、C、D四类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每组的四个同学围坐在一起,A同学全面负责本小组的学习工作,解答小组内的所有疑难问题,考评小组成员的学习,重点帮助D类学生的学习;B类学生的工作是协助A同学搞好本小组的学习,督促C同学的学习;每天由A同学给小组成员布置一个历史作业,当天督促检查,留好记录,以备教师下节课抽查。
既然是聘用制,那么选聘就是双向的,学习小组也是动态的。所以,可以将选聘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先是组员选组长,在这一阶段,如果组员不能听从组长的管理,那在第二阶段的选聘时将面临失聘或被解聘的危险,组员的优先选择权就会被取消;第二步是组长选组员,在这个阶段,组长可以根据第一阶段本组内组员和其他小组组员的表现,决定自己的选聘对象;第三步是组员竞聘组长,如果组员在前二个阶段全面超越组长,那么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由于这三个阶段前后呼应,紧密关联,构成三部曲,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都争先恐后地学习。通过一段时间,基础差的学生在成绩好的学生的带领下,能较快地将本节知识体系构建出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探究的习惯
每节课前,笔者都提前把编好的学案以组为单位下发。先指导组长学会如何使用学案、如何将学案粘贴在每一课的前面、如何标注知识点;然后由组长负责指导组员将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在书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问题用蓝、黑色笔标记,答案用红色笔标示),但不可填写在学案上;接着记忆相关问题,有疑问的地方写在学案的备注中,并提交组长集中解答;再有问题,等上课时提交教师解疑答惑。通过学期初一个月的时间,学生这一习惯基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规范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学生书写质量,使其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在平日检测中一直坚持给学生打卷面分,每份试卷都设定5分卷面分,书写好的最多得5分,而书写差的则视情况打分,最多相差5分,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索的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其观察、思索、推理、想象,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历史教材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教师如能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上多下功夫,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一直比较注重利用课本的插图。如:讲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就引导学生看课本中关于“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然后对照课本中的文字,看看自己的结论与书上列举的有什么不同。通过比对,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也是新课程实施的根本。当然,教师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既要突破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束缚,又不能完全丢掉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精华。找到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的最佳结合点,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