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生态风险和产业工人健康风险评价

来源 :环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了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居住用地和5类工业用地土壤中As、Cd、Cr、Cu、Co、Ni、Pb和Zn的浓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污染物的来源进行解析,并运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定量分析各个来源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贡献.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别对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和产业工人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以法定工作时间为依据比较了产业工人在工作和居住期间所受的健康风险状况.结果 表明,对产业工人健康风险贡献最显著的As和Cr均主要来源于复合工业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24.79%,该因子中还包括Cu;以Cd和Co为代表的电子工业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23.21%;除Cd外,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这些工业特征元素在通用设备制造工业用地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用地;而以Pb和Zn为代表的交通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30.40%,表明交通因素同样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由于Cd的高毒性与高浓度,6类用地中的潜在生态风险,除电子电器制造工业为很强风险外(≥160),其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均达到了极强风险水平(≥320);同时Cd同样导致了内梅罗污染指数在所有用地中均达到了极强污染水平(>3).产业工人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开发区中的产业工人非致癌风险弱(<1),但致癌风险高达8.72×10-4,这主要由Cr和As元素通过摄入途径进入人体导致;尽管产业工人的工作时间远小于在居住场地中的停留时间,但工业场地仍是工人健康风险的主要来源,且在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就职的产业工人间所受的健康风险差异小.
其他文献
为了解湖南省典型金属冶炼与采选行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以30家金属冶炼与采选行业周边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及《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评价了土壤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6+)、铜(Cu)、镍(Ni)、锌(Zn)污染状况,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性法探究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 表明,污染区样品中Cd、Hg、As、Cu、Pb、Cr、Zn、Ni均值分别为3.22、0.985、65.63、67.4
自2010年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s,AOPs)概念框架提出以来,化学品风险评估更加注重围绕关键毒性通路,并强化了分子起始事件(molecular initiating events,MIEs)研究.计算毒理学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MIEs,揭示污染物与毒性通路相关的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基于毒性作用机制的化学品风险评估.随着计算毒理学、生物物理学、组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整合计算毒理学以及基于人源细胞的多组学研究,能够快速筛选关键毒性通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MBR)可将难降解的苯酚高盐废水分离为易降解的低浓度苯酚废水,从而实现苯酚高盐废水的高效降解.针对EMBR中传统硅橡胶管式膜苯酚跨膜传质速率较慢的问题,研究采用相转化法直接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可同时实现苯酚高渗透性与无机盐高截留率.探究了萃取膜生物反应器中废水、微生物单元的流量、pH、温度等参数对苯酚跨膜传质与无机盐截留的影响,优化了EMBR运行条件,并探究了EMBR内微生物的苯酚降解能力及对苯酚跨膜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EMBR最优运行条件:废水单元流量为0.17L/h
微塑料是一种广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本研究探讨了老化前后的聚氯乙烯(PVC)微塑料(PVC微塑料)与镉(Cd)对小麦的联合毒性.自然光解老化后的PVC微塑料表面发生C—Cl键断裂并伴随C=O的生成,而C=O的出现提高了PVC微塑料表面的亲水性,进一步提高了老化PVC微塑料对Cd的吸附量.根据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叶和根生物量的差异,评估PVC微塑料对Cd毒性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原始和老化的PVC微塑料不影响Cd对小麦叶的毒性,但是老化后的PVC微塑料可以提高低浓度Cd对小麦根的生长抑制作用.老化PVC微塑料与Cd
本文为研究硒和砷的交互作用对白菜砷和硒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无添加砷、轻度砷污染(100 mg·kg-1)和中度砷污染(200 mg·kg-1)条件下,施硒(0、2.5、5.0、7.5 mg·kg-1)对白菜不同部位砷、硒含量及地上部位砷、硒形态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无添加砷条件下,2.5 mg·kg-1和7.5 mg·kg-1硒处理显著降低地下部位砷含量;轻度砷污染条件下,7.5 mg·kg-1硒处理显著降低地下部位砷含量,5.0 mg·kg-1和7.5 mg·kg-1硒处理促进砷向地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以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因其廉价和高吸附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本文基于生物质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概述了生物质炭的制备和性质以及不同改性方式对生物质炭结构特征的影响,探讨了改性处理在强化生物质炭吸附重金属性能上的效果,并客观分析了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包括建立生物质炭结构特征与其吸附固化土壤重金属能力间的定量构效关系,引入土壤重
设施菜地重金属累积日益突出,本文评估了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并分析其有效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土壤Cd、Cu、Ni、Pb和Zn总量均值分别为0.20、51.98、20.85、20.93、120.15 mg·kg-1,有效态含量均值分别为0.065、7.92、0.62、0.57、11.29 mg·kg-1.地累积指数表明Cd、Cu和Zn污染的土壤样点比例分别为92.5%、68.7%和50.8%,且Cd、Cu和Zn的主要来源为粪肥和化肥输入,而Ni和Pb则为自然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量与肥料输入和种
高钙镁油藏聚合物驱采出水中高浓度的水解型聚丙烯酰胺(HPAM),易造成常规“隔油-混凝-过滤/气浮”工艺出水水质恶化和滤料堵塞,因此亟须开发高钙镁油藏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技术与方法.陶瓷膜因其良好的出水水质和抗污染、耐酸碱清洗等优势在油气田废水处理中日益受到重视.基于高钙镁油藏采出水中HPAM浓度高的难题,以提高出水水质和工艺稳定运行为目的 ,研究了化学絮凝和臭氧氧化+化学絮凝预处理对陶瓷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结果 表明:HPAM浓度为500 mg/L的模拟采出水经化学絮凝和臭氧氧化+化学絮凝2种预处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通常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以痕量或超痕量的方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与生物体中,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和环境危害性.近年来,被动采样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及POPs污染水平评价方面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根据不同的吸附材料可将被动采样器划分不同的装置类型.本文综述了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技术(passive atmospheric sampling,PAS)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半透膜被动采样器(SPMD-PAS)、聚氨酯泡沫塑料被动采样器(PUF-PAS)、聚合物涂层玻璃被动采样器(POG-PA
MBR因其显著的优势成为市政污水深度处理领域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但高昂的运行成本限制了MBR的推广应用.以北方某再生水厂大型MBR污水处理工程为例,探究所采用的新型膜装置以及合理的工艺设计对膜污染及运行能耗的控制效果.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进水污染物浓度虽然有较大波动,但其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优于排放标准(DB 11/890-2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B标准的要求.2)MBR系统采用PVDF材质,TIPS工艺制造的膜产品,膜丝强度大,组器填充密度高达895 m2/m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