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高速发展,生活五彩缤纷,面对日新月异的家乡新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习作时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反映真实的生活。可是农村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让学生平时背诵优秀作文,在考试时改头换面编写作文,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把背下来的作文写在试卷上。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写出真实独特感受的习作才是好作文”的原则,培养农村小学生在作文时要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的感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真实独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55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写出真实独特感受的习作才是好作文”的原则,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文时要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的感情。经过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回访调查曾经教过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小学启蒙作文教学中培养的写作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写作,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一、造成农村小学生习作不真实的原因
新时代的农村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应该把一天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真实地写出来,只要多写多改就会提高习作水平。在写真实内容的同时,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要在习作结尾空发感想,真实的情感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话可说,有些学生拿起作文书东抄西拼,有些学生打开手机百度搜索后全文照抄,有些学生废话连篇写上一大堆,这样根本写不出好作文。考试时雷同作文一大堆,这难道是偶然或巧合吗?当然不是。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我们发现,农村学生作文不真实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看重成绩,轻视过程。为了找捷径搞速成,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范文,渗透“仿写就是改写,改写就是改头换面”的错误思想,让学生随意编写。
2.教师的错误习作教学观念。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的作文不必要写真实的人、事、物,任何内容都可以随意编造,只要文章语句通顺、内容上下连贯就行。
3.学校及家长限制学生活动。有些学校以安全为借口,只开展教学活动,很少开展文体活动;有些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过度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外出玩耍或参加劳动,使得孩子缺少玩耍或劳动的真实生活体验。
4.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少。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更新,新时代家长特别重视教育,孩子们整天在补习班、兴趣班之间奔波。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很少让孩子干家务活儿和农活儿。学生活动呈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一形式,对洗衣做饭、扫地擦桌、喂牛喂羊、锄草摘豆、割麦打场等农活儿缺少体验。生活素材缺乏积累,导致学生习作胡编乱造或者直接抄袭。
5.学生阅读量少。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文化素质低,从小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一部分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哭闹就把手机给孩子玩,导致孩子上小学时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读课外书。
二、贯彻“真实”思想,写出真实独特感受的习作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的情感的写作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体验,写真实的生活,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情。同时,语文教师要树立“写真事抒真情就是好文章”的思想,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亲人、朋友、老师等),写自己喜欢的事物(铅笔盒、滑板车、娃娃菜、土豆等),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喜欢、热爱、讨厌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贯彻“真实”思想,做到既要作文又要育人。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五彩斑斓的农村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源泉。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小学生一天到晚学习语数英,课业负担重,机械重复的作业、大量的背诵、题海战术,使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上,生活单调乏味,一天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写作时没有素材,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东西来。其实,生活在当代的少年儿童并不是只有千篇一律的生活,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去观察与感受,教师是否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学生每天在校园中学习,可以参加文体活动、交流活动、游戏活动等。走出校门还可以铲草喂兔、摘果割麦、滑旱冰、玩脚跳环、爬龙背山、游石门峡……到处是写作素材,到处为写真实的文章内容提供体验环境。
为了让学生拥有会观察的眼睛和善于发现的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平常的事中体会不平常,努力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人和物,找出独特的内容来。比如在写熟悉的人时,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任务,发现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上有什么特点,了解他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回想与他们相关的哪些事令人难以忘怀。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一天的新发现。教师在语文课上每天安排十分钟,读一读优秀观察日记,让学生自由交流昨天发生的事。这种交流既积累了写日记的素材,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经过长期坚持,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主动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要逐步學会筛选素材,千万不要记流水账,把观察到的所有内容一股脑儿都写在日记上,一定要在众多杂乱无章的素材中挑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学生写作时就不愁没内容可写。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体验生活。我们要尝试改变当堂完成作文,或者今天布置明天早上就上交习作的做法,教师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做法,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充分观察事物和经历一些事之后写出富有真实感受的作文。一是在节假日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家乡的旅游胜地游玩,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写作时就会描绘出山川美景,字里行间自然会流露出热爱大自然的真情。二是在下午放学后或双休日,要求学生到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的乐趣。农村是生活的大舞台,学生到农田里帮助家人锄草施肥、割麦子拾土豆……通过参加劳动亲自体验劳动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写出好习作。三是鼓励学生和村里的爷爷奶奶聊天,让老人讲一讲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再和现在的幸福生活对比,写一写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因此,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在教室里指导学生写作,还应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观察大自然,进村入户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童话歌谣,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劳动,种植花草,养殖小动物……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只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
(三)开展活动,激发农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只训练写作,时间一长学生自主习作的内驱力就会大大降低,适当地开展活动会促进作文教学。
1.重视作文讲评活动。习作教学的指导、批改、讲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许多教师只重视习作的指导和批改,不重视习作的讲评或无讲评活动,这样导致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作文,习作水平提高自然就慢。习作讲评分常规讲评和重点讲评。常规讲评是按照习作训练的要求,学生对照自己作文本上的教师评语,找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后自我评议。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习作中突出的优点,然后着重分析讲评其共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找准努力的方向。重点讲评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三篇佳作,让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其他学生说一说这些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通过师生共同评议,激发学生写好习作的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想方设法挤时间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暂时摆脱学习的压力,轻松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好书看好报等活动,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3.成立文学社,推送优秀习作。学校成立文学社,吸收习作水平高的学生成为文学社成员,同时鼓励喜欢习作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后加入文学社。教师在每次习作讲评后,把写得比较成功的习作推荐发表到学校文学社的校刊上,特别优秀的文章向报刊推荐发表或者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每一次的成功发表或获奖都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诉
学生只有愿说真话,才有可能写出好习作。例如,在给六年级学生指导写作时,针对情绪如何调控,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写出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事哭,为什么会有烦恼,为什么妈妈爱唠叨,哭闹、苦恼、唠叨时的语言动作、心理统统大胆地写出来。为了让学生学会倾诉,还要解放嘴巴——让学生开口学说生活。习作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想方设法多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口才。开展“天天讲新闻”活动,在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篇社会新闻、一篇校园新闻。另外,每天的晨会课上,举行“天南地北十分钟”活动,把学生课外看来的知识进行交流。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和节假日开展活动,在感谢师恩、歌颂祖国、赞颂家乡变化、孝敬长辈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师长的思想情感,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鼓勵学生在写作时说真实的话、抒发真实的感情,引导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养成自觉观察、自主写作的习惯。经过长时间的指导和训练,作文教学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康顺有.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4).
[2]孙银安,孙蕊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9(23).
[3]张晓.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19).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真实独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55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写出真实独特感受的习作才是好作文”的原则,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文时要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的感情。经过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回访调查曾经教过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小学启蒙作文教学中培养的写作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写作,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一、造成农村小学生习作不真实的原因
新时代的农村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应该把一天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真实地写出来,只要多写多改就会提高习作水平。在写真实内容的同时,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要在习作结尾空发感想,真实的情感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话可说,有些学生拿起作文书东抄西拼,有些学生打开手机百度搜索后全文照抄,有些学生废话连篇写上一大堆,这样根本写不出好作文。考试时雷同作文一大堆,这难道是偶然或巧合吗?当然不是。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我们发现,农村学生作文不真实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看重成绩,轻视过程。为了找捷径搞速成,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范文,渗透“仿写就是改写,改写就是改头换面”的错误思想,让学生随意编写。
2.教师的错误习作教学观念。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的作文不必要写真实的人、事、物,任何内容都可以随意编造,只要文章语句通顺、内容上下连贯就行。
3.学校及家长限制学生活动。有些学校以安全为借口,只开展教学活动,很少开展文体活动;有些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过度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外出玩耍或参加劳动,使得孩子缺少玩耍或劳动的真实生活体验。
4.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少。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更新,新时代家长特别重视教育,孩子们整天在补习班、兴趣班之间奔波。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很少让孩子干家务活儿和农活儿。学生活动呈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一形式,对洗衣做饭、扫地擦桌、喂牛喂羊、锄草摘豆、割麦打场等农活儿缺少体验。生活素材缺乏积累,导致学生习作胡编乱造或者直接抄袭。
5.学生阅读量少。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文化素质低,从小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一部分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哭闹就把手机给孩子玩,导致孩子上小学时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读课外书。
二、贯彻“真实”思想,写出真实独特感受的习作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的情感的写作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体验,写真实的生活,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情。同时,语文教师要树立“写真事抒真情就是好文章”的思想,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亲人、朋友、老师等),写自己喜欢的事物(铅笔盒、滑板车、娃娃菜、土豆等),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喜欢、热爱、讨厌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贯彻“真实”思想,做到既要作文又要育人。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五彩斑斓的农村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源泉。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小学生一天到晚学习语数英,课业负担重,机械重复的作业、大量的背诵、题海战术,使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上,生活单调乏味,一天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写作时没有素材,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东西来。其实,生活在当代的少年儿童并不是只有千篇一律的生活,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去观察与感受,教师是否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学生每天在校园中学习,可以参加文体活动、交流活动、游戏活动等。走出校门还可以铲草喂兔、摘果割麦、滑旱冰、玩脚跳环、爬龙背山、游石门峡……到处是写作素材,到处为写真实的文章内容提供体验环境。
为了让学生拥有会观察的眼睛和善于发现的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平常的事中体会不平常,努力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人和物,找出独特的内容来。比如在写熟悉的人时,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任务,发现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上有什么特点,了解他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回想与他们相关的哪些事令人难以忘怀。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一天的新发现。教师在语文课上每天安排十分钟,读一读优秀观察日记,让学生自由交流昨天发生的事。这种交流既积累了写日记的素材,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经过长期坚持,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主动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要逐步學会筛选素材,千万不要记流水账,把观察到的所有内容一股脑儿都写在日记上,一定要在众多杂乱无章的素材中挑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学生写作时就不愁没内容可写。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体验生活。我们要尝试改变当堂完成作文,或者今天布置明天早上就上交习作的做法,教师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做法,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充分观察事物和经历一些事之后写出富有真实感受的作文。一是在节假日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家乡的旅游胜地游玩,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写作时就会描绘出山川美景,字里行间自然会流露出热爱大自然的真情。二是在下午放学后或双休日,要求学生到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的乐趣。农村是生活的大舞台,学生到农田里帮助家人锄草施肥、割麦子拾土豆……通过参加劳动亲自体验劳动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写出好习作。三是鼓励学生和村里的爷爷奶奶聊天,让老人讲一讲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再和现在的幸福生活对比,写一写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因此,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在教室里指导学生写作,还应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观察大自然,进村入户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童话歌谣,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劳动,种植花草,养殖小动物……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只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
(三)开展活动,激发农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只训练写作,时间一长学生自主习作的内驱力就会大大降低,适当地开展活动会促进作文教学。
1.重视作文讲评活动。习作教学的指导、批改、讲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许多教师只重视习作的指导和批改,不重视习作的讲评或无讲评活动,这样导致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作文,习作水平提高自然就慢。习作讲评分常规讲评和重点讲评。常规讲评是按照习作训练的要求,学生对照自己作文本上的教师评语,找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后自我评议。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习作中突出的优点,然后着重分析讲评其共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找准努力的方向。重点讲评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三篇佳作,让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其他学生说一说这些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通过师生共同评议,激发学生写好习作的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想方设法挤时间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暂时摆脱学习的压力,轻松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好书看好报等活动,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3.成立文学社,推送优秀习作。学校成立文学社,吸收习作水平高的学生成为文学社成员,同时鼓励喜欢习作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后加入文学社。教师在每次习作讲评后,把写得比较成功的习作推荐发表到学校文学社的校刊上,特别优秀的文章向报刊推荐发表或者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每一次的成功发表或获奖都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诉
学生只有愿说真话,才有可能写出好习作。例如,在给六年级学生指导写作时,针对情绪如何调控,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写出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事哭,为什么会有烦恼,为什么妈妈爱唠叨,哭闹、苦恼、唠叨时的语言动作、心理统统大胆地写出来。为了让学生学会倾诉,还要解放嘴巴——让学生开口学说生活。习作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想方设法多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口才。开展“天天讲新闻”活动,在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篇社会新闻、一篇校园新闻。另外,每天的晨会课上,举行“天南地北十分钟”活动,把学生课外看来的知识进行交流。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和节假日开展活动,在感谢师恩、歌颂祖国、赞颂家乡变化、孝敬长辈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师长的思想情感,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鼓勵学生在写作时说真实的话、抒发真实的感情,引导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养成自觉观察、自主写作的习惯。经过长时间的指导和训练,作文教学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康顺有.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4).
[2]孙银安,孙蕊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9(23).
[3]张晓.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