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a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科研成果大小或者治学水平高低的依据是什么?到底是发表多少论文重要,还是学以致用更重要?到底证明自己是学术权威重要,还是为民请命更重要?如果后者更利国利民,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发表论文趋之若鹜,而且热衷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究其根本,追求盛名而已,追求盛名之下随之而来的利益罢了。
  心学圣人王阳明曾说,“为学大病在好名”,即做学问最大的弊端就是追求名声。放眼学术界追逐发表论文而热衷评职称的学者,他们已经忘记学术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只图美名而不修其身,终究是华而不实,甚至会误国误民。据说某院士在海外身兼数职,发表权威论文也是数百篇。在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下,没有及时发出预警,而是忙于抢先在国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用搜集来的数字得出的对病毒的论断,以求得在抗疫中扬威名。
  而备受世人尊崇的钟南山院士,尽管他发表SCI论文在学术界并不是遥遥领先,但是民众敬重他,把他视为英雄,因为他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敢做敢言更敢医,在危难时刻,他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勇敢冲在最前沿。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他掷地有声地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新冠横行之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有压力,是否担心失败,晚节不保,钟南山毫不犹豫地说:“我不在乎声誉是否受到影响,最大的压力是能不能治好病患,至于晚节不保,从没考虑過这个问题。”84岁的他全身心投入这场战疫之中,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得失。
  这正如王阳明所言:“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意思就是全心全意务实做实事的人是没有工夫理会功名的。反之,务名之心重,则务实之心就轻,专注于务名,当然也就没有时间务实了。
  其实我国有很多科学家务实求实,无暇顾及个人名利,根本没有时间钻营论文的数量。他们默默无闻不慕虚名,无怨无悔为祖国事业贡献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真挚赞扬中国科学家:“干惊天动地大事,做隐姓埋名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父兄去世未能奔丧。他被推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理由之一,正如胡占凡所言:“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看淡名利。”
  汉朝《申鉴·俗谦》一句经典如是说:“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意思很明了,就是不慕浮华之名,不做伪作之事,言出必产生效果,方法必有标准可循,名声必与事实相符合,做事必有结果来证实。
  普通人没有机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即使是功成名就之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谨记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不为虚名所累。如此,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成为大写的人。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说:“只有花瓶不读书。”她还说:“只有读书的女人才会永远美丽,倘若一个女人没有长到‘花瓶’的地步,如果还不去读书,后果不堪设想。”将读书和美丽相提并论,梦露的看法别具一格。  马丁是梦露研究者,他对梦露的日记和遗物进行了整理,最终得到一份书单。梦露的书单很长,上面罗列了438本图书。从书单来看,梦露最喜欢的是小说、诗歌和戏剧类书籍,《天使望故乡》《罗马之春》《哈克历险记》,以
2020年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很多外国朋友在抖音上做起这样一种“生意”:靠说自己爱中国圈粉,甚至衍生出一种说法叫做提款机密码我爱中国。在外国友人花式夸中国的社交媒体评论底下,多数评论都很友好:中国欢迎你来,我们是一家人。即使偶尔有人质疑,声音也很快被淹没。事实上,赞美这种行为本无可厚非,它本身就是最讨巧的一种沟通方式,没有人会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赞美无动于衷。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通
马云在《重回课堂》发表公开演讲,说:“真正的教育是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深以为然。《最好的我们》中有段话说得特别好:“不粉饰世界的善良,也不承诺努力之后定会有收获,但是相信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有原因,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原因,不辜负这场生命。”我能想到不辜负这场生命的绝佳方式,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身为家长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呢?1.切莫人云
胡宝龙是新乡市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一名教授,他小针刀技术精湛。随着年龄的增长,胡宝龙深知小针刀治疗颈椎腰腿病见效快,费用低,是普通老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因此,他倾心传授小针刀技术。  由于小针刀的底部不是尖儿而是刃儿,每当胡宝龙传授小针刀使用方法的时候,学生们因为害怕扎疼病人而不敢动手。即使是他们想学,也没有人愿意当试验品。  一次,胡宝龙犯了腿疼病,他灵机一动,想自己可以当学生的“试验品”。想到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有一组镜头是记录作家阿来在家乡川藏高原上拍摄植物花草的。他双手抱着一部单反相机,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竟然趴在山坡上。那种专注劲儿,丝毫不亚于写小说。从2010年开始,阿来一直关注和着迷于拍摄野生植物,并想做一份关于青藏高原野生植物的物候记。迄今为止,他拍摄并加以文字注释的植物花草已多达800余种,还无心插柳地出了一本书叫《草木的理想国》。阿来之所以做这些,完全是个人的小兴
人類是一种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动物。如果有人在讲故事,他就会成为众人的中心。有段时间我在运营一个新闻客户端,这个客户端的订阅量超过10万 ,如果推送政务类新闻,阅读量经常惨不忍睹。但如果推送一条有故事的社会新闻,阅读量轻轻松松地破万。这个客户端的后台数据进一步固化了我的认识,假如你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那么就要记住了:无故事不生存。如果你从事营销,也请遵照执行;如果你想成为圈子里的意见领袖,还是请遵照执
26岁的闻玉梅正式拜现代免疫学奠基人林飞卿教授为师。当时闻玉梅才思敏捷,精力充沛,深得林飞卿器重。每次做实验,林飞卿都手把手地教闻玉梅,要求极其严格。有一次,做菌落挑选试验时,闻玉梅的胳膊抬得比較高,明显脱离了桌面。林飞卿严厉地批评闻玉梅:“重新做,双肘必须贴桌,对准一个菌落,不许沾边,以免杂菌混入。”还有一次,闻玉梅在做血清稀释时,一管混匀了2次,这也被林飞卿看在眼里,她严厉地说:“科学必须严谨
大学毕业后,管丽婷应聘到台州市中心医院工作。5年前,她和同事们一起参加无偿献血时,看到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她当场就签署了一份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之后就忘记了这件事,因为配型成功的机会很低。  2019年4月初,管丽婷突然接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她,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美国友人配型成功,对方身患脊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需她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命。当时,管丽婷竟然很兴奋,她说:“在地球
是甘做一片红叶,脱离大树的供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天高地阔,还是屈居牛尾,狂甩骚乱的蚊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怨愤抑郁;是对酒当歌一声吼,喝退歪风邪气,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人生苦短悲歌一曲,无颜见江东父老,落得个泯然众人矣。人生的种种幻象让人迷惑又不知所措,要学会在纷繁冗杂的现实中选择好自己要走的路。  每个人生阶段迷茫与失落的积累,都让我们活成了分裂又聚合的
一位导师和学员们在看一个视频,一个养生名人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大米白面是产生疾病的关键。饭里几乎只有糖,吃两碗饭,就等于吃两碗糖。我推崇断食排毒疗法,只吃蔬菜和水果,把这些蔬菜、水果榨汁,每天8杯,绝不可以吃其他食物。当然会有饥饿感,身体也不舒服,但我们赢得了这场养生的马拉松比赛,就会获得成功。”  导师说:“这位养生名人把自己的努力形容成马拉松比赛,不是一种合适的态度。”  学员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