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bu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教育”,谁也不陌生,很容易想到,教育能增进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开发潜能、改造命运、学会生存……但是,教育的丰富内涵又是什么呢?
  一、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的解释
  “教育”在古汉语中有“上施下效”的意思,在英语中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在德语中有“引导、唤醒”的意思。
  教育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教育”词目的释义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智力发展、身体健康及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2]
  对于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自己的理解。
  孔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他最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4]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唤醒人们本来在沉睡状态的良知和潜能,将人们从愚昧中解救出来。[5]正像雅斯贝尔斯所说:“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填分钟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6]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7]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教育是教会人们有益的利用现世的人生,使个人的现世生活幸福、美满,使社会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8]斯宾塞总结了他的观点,认为教育是成人生活的准备。
  杜威则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圆满教育了。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9]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钟启泉认为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陶行知曾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教师按照心理的统觉过程向儿童提供教材,从而形成他们的观念。
  福禄倍尔认为,教育是种族文化复演的过程。
  二、教育即对话:基于实践内涵
  对于“教育”,基于不同的哲学思维出现了见仁见智的观点,我们不给予评价。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基于不同社会基础之上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往往会赋予它新的内涵。从实践角度讲,教育即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对话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交流,和别人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人们沟通了思想和感情,丰富了经验,提高了知能,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正像杜威所认为的,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可以说,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10]
  这里所说的“对话”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对话,而是对话者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因此,在对话中存在着对真理的辩证揭示。
  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所达到的一种视界融合。[11]
  对话是指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动作或行为为中介,以交往、沟通、以意义为实践旨趣,促进主体双方获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
  对话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想交流活动,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
  1.平等性。即主体双方在对话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和机会,任何一方都不得靠自己的权威或权势压迫另一方,压制他们的观点、行为等。
  2.开放性。对话是主体间相互开放的过程,各自敞开真实的自我,把“我”的思想、“我”的感受用适当的方式传给对方,以使对方理解“我”的思想,达到双方心灵的契合。没有开放性,则意味着对话双方各自封闭自己的心灵,就不可能达到彼此间的心理沟通。
  3.理解性。理解是对话的前提和归宿。对话是以理解为基础,并通过理解达到双方观点上的一致和视界间的融合。如果没有这些视界融合,对话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理解是对话的归宿,对话的目的就是达到对某一问题的丰富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扩大视界融合,促使双方的精神进步。
  4.生成性。对话具有生成性、创造性、建设性,而不仅仅具有机械性。在对话之前,对话双方不可能用固定的模式去套用,因为对话的内容是不固定的。对话者或许心中设计了一些对话的方式,但对话的内容往往是随机的;对话者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变化的,它依赖于对话的情景,随着双方经验的增长和精神的变化而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因此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对话,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什么是教育.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1405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英语思维的主要渠道。而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简单地来讲,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如何让学生自发对英语产生兴趣,如何把课堂变为有声有色的舞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
俗话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同样,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的幼儿园。园长在自己的事业和工作领域里已很优秀和出色,那么,如何从优秀到卓越就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的一个永远的话题。我认为,卓越来自于对自身的要求和对工作的态度。自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个优雅的、知性的园长。工作中,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将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叶谰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现有通道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生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差异、是教师课前无法预测的一种课堂现象。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生成”最具有学生生命活力的特色。那么,如何
摘 要: 作者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宁波大红鹰学院外国语分院50名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高分者与50名低分者进行分别调查,研究了这些学生在学习策略选择上的差异。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对比研究    1.引言  近年来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的注意,尤其在英语专业本科学习策略研究方面,许多研究者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这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方法、步骤与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新课标的实施为有效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艺术的平台,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所以,我们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把有效教学作为落实新课标的方法与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  
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失衡,当然更多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面对太阳,看到的是光明,背对阳光,看到的是阴影,调整心态,和谐班级,阳光事业,大势所趋,要的不仅是能力,更是魄力、胆力和定力,每个人都不易,每个人都要奋斗,相聚是缘,理解万岁。  一、塑阳光心态,做幸福班主任  当老师,不做班主任,是一种可惜,当了班主任,不仅可以多得一份绩效,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学生更多的信息,和学生
器乐教学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和巩固识读乐谱的能力,所以器乐教学已成为当今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小学器乐课堂教学,让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提高器乐教学的时效性,是每位音乐教师应该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口风琴价格便宜,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演奏技术简单,能独奏、齐奏、合奏,还能担任伴奏,是
摘 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训练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套话”正是基于此产生的省时有效的办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写什么”,解题“需要什么”,可用“套话”法解答。  关键词: “套话答题”法 小说阅读题  何为“套话”教学法?即在指导学生答题技巧的教学中教授学生套“框架”的教学也。看似死板,实则灵活,是一种指导学生在宏观上多角度灵活答题的教学法。  为
作文对于教师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而对于学生来说,作文是一场漫长的攻坚战,老师需要找寻战略方法指导学生,才能让他们既快又准地占领高地。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它基本融合了语文知识的所有特点,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努力和探索,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在几个方面不断探索实践。  一、了解作文,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1.认识作文的本质。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做
摘 要: 作者基于唐山市海岸带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了唐山市海岸带的盐田、滩涂、生物、港口、旅游等资源的利用现状,并指出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唐山市海岸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是海陆作用变化引起的一系列灾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唐山市海岸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唐山市 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环渤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