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球囊联合低剂量催产素促进初产妇阴道分娩临床疗效

来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OOK球囊联合低剂量催产素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例初产阴道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受试者分为球囊组(n=31)、催产素组(n=32)及联合组(n=32),并依照分组给予不同模式干预;记录所有受试者阴道分娩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分娩后记录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并采用新生儿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状态进行评估;HE染色胎盘组织切片,通过胎盘微血管体视学分析各组的胎盘微血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皮质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亚硝酸根(NO-2)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239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7分者诊断为PSD。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riess脱氨基反应检测血浆皮质醇、BDNF和NO-2含量。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联合多索茶碱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及血清hs-CRP、TNF-α水平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1%(3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pro-BDNF)水平,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0例PD患者为P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9例健康者为健康组。两组均采血检测血清pro-BDNF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Hoehn-Yahr(H-Y)分期将PD患者分为1期组(n=38)、2~3期组(n=51)、4~5期组(n=21),比较3组血清pro-BDNF
目的探讨维生素D3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n=45)与观察组(n=47)。常规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3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第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54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n=27)与观察组(n=27)。常规组患者给予抗纤溶、脱水、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DSA监视下行GDC栓塞治疗。治疗14 d后,测定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海绵窦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硬膜外入路组与蝶窦入路组,每组各40例。硬膜外入路组患者给予硬膜外入路手术,蝶窦入路组给予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炎症应激反应、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情况、临床疗效及预后等。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Krachow法垂直缝合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RockwoodⅢ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Krachow法垂直缝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97±0.48)分和(5.95±0.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接受治疗的5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5例。A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B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肝、肾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LR、PL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146a、miR-92a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12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ARDS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ARDS组(n=35)与未合并ARDS组(sCAP组,n=37)。根据入院28 d内的存活情况,将合并ARD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患者血清中提取并纯化得到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价值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腹组与微创组,每组各5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微创组采用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