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 :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小学语文除了重视在识字写字、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外,更要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的基本修养,包括人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个性人格、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式,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精神等。语文的“人文性”表明语文既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思维、思想、情感、社会价值体系、生活道德范畴的载体。
  那么,语文教师怎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依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维系学生、教师、编者对话的纽带,深挖文本人文因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首先,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展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它们往往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情感。其次,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小说等等各种体裁的大量文学作品,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它们通过塑造典型文学形象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与文本、教师等的对话,理解和感知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生活历程,体验他们的悲欢离合,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现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于社会的义务与责任等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范畴。
  二、学生是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人文素养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尊重个体差异,倾注人文关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程序化的阅读机。尊重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对话,生成学生智慧,丰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才能让学生亲切感受来自教师的人文关怀,最终形成关注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2、注重整体感知,感悟人文情怀
  阅读教学不是语言文字训练课,不能满足于对某些字、词、句、段的孤立理解而肢解文本。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很难做到文本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格熏陶、思想重塑。
  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作品生动形象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是阅读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所必须遵循的一个规律。因为作品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无益于对作品的理解,也无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3、加强诵读和课外阅读训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丰富学生人文内涵。
  阅读教学应重视“诵读”,它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通过反复吟诵,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读来朗朗上口,思来浅显易懂,想来清新明丽,自然能感受大自然美妙和生机。学生反复诵读,就能受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文熏陶。
  4、伙伴沟通合作,丰富人文体验。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生生的对话交流、互相切磋往往会互相启发、树立榜样,不仅利于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思维碰撞中融洽情感、生发智慧、提升人文素养。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保障。
  1、教师要有高尚的顺德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博爱的襟怀,高尚的道德情操,清正的人格魅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学生生活实践的知心人、领路人,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切实让学生展开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潜心会文”把握文本内涵,得到思想启迪,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从而避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是人格对等的心灵相约;对话是互相信赖的精神交融;对话是教学相长的切磋影响。对话的主体虽然有文本、教师、学生、编者等,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文本、教师、学生、编者等归根结底要适应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形成、发展与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教化学,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而且由于化学知识在逻辑性方面缺陷,因此学生常感到难以理解和巩固。日常生活的实际对学生就显得比较亲切了。因为这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发生在他们身边、事关个人生活的实际。这种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化学知识。  关键字:化学;生活化;兴趣  化学的逻辑体系不如数学和物理那样严密,知识显得比较零散
期刊
摘 要:文本细读是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它强调读者应该对文章的内部进行细致的剖析,以实现对语言魅力的感悟。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文本细读则有利于学生在有条理的结构分析中形成对语言美的初步认识。本文从教材实例出发,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策略  引言:海德格尔说:“文本细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的确,相较于教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这些农村劳动力通常都是夫妻一同前往,在为城市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儿童留守农村的局面,这部分儿童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从小远离父母亲,缺乏来自于父母亲的关爱和呵护,从而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农村的重大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对儿童的教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对高中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高中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可推动学生素质的进一步发展。而于高中体育课程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可快速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本文对素质扩展训练和高中体育教学结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策略,为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拓展;教学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各方面教育教学更加注重新课程
期刊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通过动手画、摆等方法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理解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引导法 讲解法 启发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知识前后联系:学生是在学习了面积和认识了面积单位的基
期刊
摘 要:书面表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年以来高考英语的重头戏,占总分的17%,其质量的好坏是英语教学效果的综合反映。尤其是我们这种英语基础薄弱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 对学习不赶兴趣,有的学生连一句简单的话都说不清楚,要谈写作就很难了。基于学生的情况,本人谈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主体作用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的各
期刊
摘 要: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创新愈益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两翼。个人要生存并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只有依靠学习和不断创新。时代呼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又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创新精神是语文创新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教师;创新精神;创新教育  人们常说:“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师的创新精神才是语
期刊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文以载道,许多优美的文章本身就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世界文明礼仪的教育题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
期刊
摘 要:化学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教师要多采用探究法教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新课程  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