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族看过来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年代,年画中的新事物多是农业生产上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当时工业不发达,没有新事物可表现;另一方面,年画更大的市场在农村,其内容自然着重表现适合农村的新事物,比如新的生产用具,从最初的新农具的试用,到后来拖拉机的使用,再到后来的现代化机械化,有多少张年画来表现?不计其数。
  “敲打”出来的拖拉机
  以拖拉机为例,较早的有1952年李琦创作的《农民参观拖拉机》,后来就很多了,笔者粗略地翻过收集来的部分年画缩样,关于拖拉机的年画至少有数十种,其中1958年的上海年画中就有五种之多:张碧梧的《孩子们参观拖拉机》、王通的《欢迎拖拉机来社》、杨馥如的《跨上拖拉机,歌唱大跃进》、俞微波的《女拖拉机手》、李慕白的《新来的拖拉机手》。
  早期的拖拉机并不是中国产的。1955年10月,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破土动工。1958年,第一台国产拖拉机问世。1959年11月1日,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建成投产。1965年到1970年,全国拖拉机保有量增加了一倍。
  拖拉机也是大跃进出来的。据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职工卢富来回忆,1958年,洛阳老城农机修理厂用发动机装了四个轮子,然后一群人推着这辆“拖拉机”敲锣打鼓“庆祝农机修理厂放卫星成功,生产出洛阳第一台拖拉机”到一拖厂门口示威。他们深受刺激,各车间通力合作,于1958年7月20日手工“敲打”出第一台玫红色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
  为什么说这个第一是“敲打”出来的呢?因为当时是在苏联提供的图纸和配件的基础上,由工人肩扛手抬、敲敲打打组装起来的。当天,工厂的工人们给这辆拖拉机“车头上挂上毛主席头像,把这辆拖拉机像打扮新娘子一样,戴上大红花,车身上挂满彩绸,敲着锣舞着旗,欢天喜地地跟在拖拉机的后面开出厂区大门”。
  笔者对拖拉机也有着别样的感情 ,寂静的田野上传来拖拉机的声音,还是很有时代特点的。
  打井机、抽水机、瓷器制作
  当时的年画就表现了许多新事物,除了拖拉机外,还有打井机、瓷器制作、抽水机等等。如年画《俺社创造了打井机》由张和荣、蔡旭创作。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活大多与井有关,人称市井生活,离开家乡称为“背井离乡”,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掘井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打井机的出现,当然是个新事物。
  新中国成立后,义务教育普及,但在一些牧区由于游牧生活,并不能很好地实行学校教育普及,于是产生了草原小学、流动小学等。马振祥作年画《草原小学》画面中,天高云淡,草原广阔,一位老师正在给8个小学生上课,其中一个女孩还背着弟弟。这也是当年草原小学生活的写照。
  何叔水作年画《出新》描绘的是瓷器制作的创新。这幅画里的瓷画描绘的都是当时内容,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瓷器收藏很热闹,但制作瓷器的往往将当下多样的生活抛弃了,当然,时间也会抛弃这些作品的。
  此外,还有年画《大队合作医疗好,五指山区幸福长》,张石培、李仁杰作。画中有几个场景,远处是是收购采集的药材,加工药材,还有一群人在学习听课;中景是小朋友排队打预防针;近景是一排房间,门口有“东风公社向阳大队合作医疗站”牌子,里面有乡村医生在给孩子看病;房子前面是两个骑自行车下乡的乡间女医生,车后座红“十”字医疗箱就说明问题。另一幅《喜降人工雨》,陈政明作,表现人们利用抽水机抽水浇灌,这也是新事物。
  “飞鸽”到处飞
  上世纪50年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最重要的不过是自行车。
  1950年7月5日,新中国第一批10辆自行车诞生。这批样车是天津自行车厂的200名工人两个多月研制出来的。为了这10辆样车,1949年刘少奇曾到工厂视察,并亲自调拨13万斤小米作为恢复生产的经费,鼓励工人们搞革新造新车。因当时世界和平运动兴起,和平鸽到处飞,众人建议取名“飞鸽”。1965年,飞鸽年产量已经达到40万辆。而当时,全国已有四大品牌的自行车,凤凰、永久、飞鸽、红旗,飞鸽的产量是最大的,并且开始出口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上世纪70年代,青年人结婚的“三大件”中,主要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但在乡村,这些东西都很难见到。
  张碧梧的年画《民兵巡逻》,表现的就是上世纪50年代骑自行车巡逻的民兵,他们像骑战马那样威武。汪焕荣、吕学勤的《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表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女邮递员和乡村医生骑自行车在乡间伴行,令人羡慕。
  1988年,读初中的我拥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它就是飞鸽。1987年,飞鸽拥有8000多名工人,年产量达到368万辆。当时自行车厂效益非常好,许多货车排队到厂里拉货。笔者当时在云南的山野中骑自行车,心情就是飞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村的自行车年代来了。
  潮涌而来的新事物
  上世纪80年代,录音机开始在我国兴起,马路上常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的新青年,他们是当时的时尚先锋。录音机带来的快乐,也是时代的快乐。王炳坤的《风和日丽》具有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时尚因素:时尚美女、摩托车、吉他、罐装饮料、录音机、郊游。陈华民的《欢乐的歌》,描绘了诗意的画面、诗意的童年以及令人向往的录音机。
  那时候,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农村也很少见到,但在城市,他们已成为了青年人结婚的“新三大件”,或者说是家庭三大件。当时的电视机品牌有金星、飞跃、熊猫等,先是黑白电视,没几天就是彩色电视了。
  曹自强年画《向阳院里气象新》表现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单位小区获奖一台电视的欢喜场面。王新滨、曹淑勤的《立功喜报传回家》,表现了80年代一个军属家庭的幸福生活,电视机自然少不了。姚殿科的《婆媳喜购电视机》,既表现新型的婆媳关系,也表现了生活时代步伐,她们购买的可是彩色电视。刘金珠的《妈妈的好帮手》有双关之义,一是表现新事物洗衣机是好帮手,二是表现小女孩是妈妈的好帮手。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个20世纪50年代的共产主义生活目标,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实现了。汪苗的《花香千里》描绘了种花人用电话联系业务,电话机是老式拨盘。
  自行车在乡间流行没几天,摩托车出现了。区本泉的《摩托女郎》,高志华的《幸福赛》,陈韵波、江恩连的《春到花城》等年画,反映的都是摩托车这个新事物。
  照相机在人们生活中出现了,学摄影成了很多人的喜好。张冬生的《满目芳菲》、刘熹奇《祖国啊母亲》表现的就是照相机这个新事物。
  起源于日本的卡拉OK,据说动因是日本男人为了在下班后消磨时间在酒吧边喝酒边用电视机话筒唱歌,后来演变成卡拉OK,再后来由台湾传入大陆。上世纪80年代,大街边到处都是唱卡拉OK的摊点。李慕白的年画《歌星》是不是能看到旧时的影子?
其他文献
2012年底一则重磅消息在拍卖界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与上海恒利拍卖有限公司合并。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业内的热议。  据北京匡时拍卖公司透露,本次合并,已于日前得到双方公司股东会批准。原上海恒利董事长吴斌、总经理朱军将携恒利团队加盟匡时。合并后继续保留“北京匡时”名称,总部设在北京,由董国强担任董事长,吴斌将出任公司总经理。  董国强向媒体表示两家公司的合并会大大
期刊
以现代眼光来看,旧时中国几无币制可言,加上政令松弛、地方各自为政,故有价票券五花八门,但由宗教团体发行的则较罕见。一般来说,西方宗教在传教时比较积极,因此1842年南京条约后中国门户大开,欧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各教派纷纷在开放通商的五口设立教堂、学校及医院。基督教是强调宣教使命的宗教,因此广设海外宣道会。1854年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年至1905
期刊
近年来,网络发展迅猛,化妆品、食品、生活日用品、服饰早已不再是实体店面的专属。由于网上商铺不用支付高额的商场费用,日常开销相对低得多,因此以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博得了消费者的倾心,再加上网上购买方便、快捷,商品齐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网购物。钻石、翡翠、和田玉等珠宝玉石属于高档奢侈品,是否也适合在网上购买呢?  随意在淘宝网上输入“翡翠”两个字,会有上千家的翡翠商铺出现在搜索页上,可见已经有非常
期刊
日前,由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宣传推广部、国检珠宝培训中心和《中国宝石》杂志社承办的“原创中国,精工佳作”2012/2013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在京举行了颁奖典礼,一批设计新颖、工精意美的珠宝首饰争相竞艳,悦人心目。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赛首次将设计与制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比,并突出崇尚原创和制作工艺的理念;花丝
期刊
巴黎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3日19时,应法国美术家协会特别邀请,由万达集团及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主办,法中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画家石齐画展在法国卢浮宫隆重启幕。这不仅是石齐个人作品首次出现在卢浮宫这座宏伟灿烂的宫殿里,而且也是中国艺术家把个展第一次开进卢浮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美术界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法国美术家协会还授予石齐“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展‘金奖’”,这是沙龙展100多年来第
期刊
蒋廷锡既是一个位尊权贵的一代名臣,又是一个多才博学名重一时的宫廷画家。他的设色写生,生动艳丽,继承恽南田而另有一种华贵的庙堂气象;水墨一路,则勾花点叶,飘逸淳厚,显露出他洒脱的文人本色。  图中这两本册页,一设色,一水墨,恰恰代表了蒋廷锡的两种画风。设色一册以没骨勾勒画花卉,以工笔重彩画草虫。而水墨一册,以或浓或淡、或枯或湿、或短或重的笔墨,画折枝花卉12种。两本册页写种种花卉禽鱼,活色生香,让人
期刊
2005年,鸿运斋参与故宫乾隆皇帝晚年会所——倦勤斋的室内装饰大修工程,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相识于北京。倦勤斋是乾隆皇帝晚年时的休憩之地,当时国力强盛,所以室内装饰所用巧夺天工、奢侈之至。单是墙壁,底板采用紫檀木护板,在紫檀木上用细如发丝的竹丝镶成嵌万寿纹,最后贴上竹黄山水画(这两项工艺已失传200余年)。2004年故宫在全国寻找能完成这一“失传”工艺的能工巧匠,最终仅有何福礼大师掌握这“失传
期刊
10年前,著名作家海岩在北京花4万元收藏了一对海南黄花梨圈椅,今天已涨到150万元一对。究其上涨的原因,一是“海黄”资源已枯竭,二是海岩有投资眼光,要玩就玩高端的。  鸿运斋在2005年参与故宫倦勤斋室内装饰工程的基础上,受倦勤斋紫檀镶竹丝嵌玉门窗的启发,创意研制了整套宫廷皇家工艺的奢侈家具,有沙发、大衣柜、床、梳妆台、书橱、写字台、八仙桌、餐桌、太师椅、花架、案几等。2007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期刊
7月9日中午11点48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一则名为“国博百年馆庆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亮相”的报道。报道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庆祝建馆100周年的精品展览做了简要介绍,尤其突出了名为“佛罗伦萨和文艺复兴”的展览。报道时,画面中的著名雕像《大卫·阿波罗》敏感部位被打上马赛克,此举随即引发网友争议。  面对网友的争议,央视在新闻首播4个多小时后作出改变。当日15点54分此新闻复播时,大卫身上的马赛
期刊
纸制品收藏的好处,大家说了不少,我最近有一新的体会,每当有文艺名家去世,我几乎都能在自藏的报刊杂志中找到相应的纪念性材料,用以寄托哀思,同时又升华了藏品的特殊意义,譬如已故丁聪、张仃等艺术家,我都能马上找出他们艺术生涯早期的履痕。最近以94岁高龄离开我们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我马上想到了几本老杂志中张瑞芳的老照片,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很常见的照片,而是抗战初期张瑞芳参加抗敌宣传队时的集体合影,它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