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版《红旗渠》与话剧版《红旗渠》比较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5年豫剧版《红旗渠》与2011年话剧版《红旗渠》在戏剧矛盾特性、结构特征、艺术蕴藉等方面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红旗渠》戏剧研究
  豫剧版《红旗渠》与话剧版《红旗渠》是在河南省林县引漳河水造渠的真实事件上所进行的艺术改编。近年来,对红旗渠的研究常见于宣传红旗渠精神,而对红旗渠文学价值挖掘较少。笔者将基于文学价值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对以上两个剧作做比较研究。戏剧与戏曲的界限一直存在分歧,一种说法认为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文本,另一种认为戏剧包含戏曲。笔者将采用后者,即“照逻辑学的道理,作为‘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的‘戏剧’应是‘上位概念’”①。
  一、矛盾特性
  关于戏剧的矛盾特性,大家普遍认同的便是布伦退尔的“冲突说”:“戏剧的对象和目的是表现人的自觉意志的发挥,当人的自觉意志的发挥受到阻碍时,就会产生冲突,这就是意志冲突。”②从宏观角度出发,豫剧版、话剧版《红旗渠》都符合“冲突说”,主题皆是林县人民与严重缺水的现实状况作斗争,克服重重困难穿越太行引漳河水造渠。两者都体现了民众要克服缺水现实、引水的强烈愿望,這一愿望的实现受到现实状况的层层阻挠,是主观意志与客观现实的冲突。
  从微观层面、情节线索的发展来看,话剧《红旗渠》则更符合阿契尔的“激变说”——“一个剧本,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总是命运或环境的一次急遽发展的激变,而一个戏剧场面,又是明显地推进着整个根本事件向前发展的那个总激变内部的一次激变”③。话剧《红旗渠》就是由具体的激变推动总激变的发展,其中具体的激变主要有三个,分别为黄继昌事件、吱吱事件,以及以张光明为代表的调查事件。黄继昌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对建渠工程提出质疑,杨贵表示愿意与之较量。众人对建渠投以极大热情,小女孩吱吱也主动帮忙挖野菜,却不幸在炮弹炸山体时被青石板砸中身亡,黄继昌因此受到感化。这时,张光明调查组因接到告状信前来对工程开展调查,民众们选择集体婚礼的形式一表建渠决心,却因洞穴意外坍塌伤亡惨重,遇难者家属的言论对工程能否继续开展便起着决定性作用,最终以继红妈为代表的家属选择忍受痛苦、力挺修渠。三个具体的激变互相推动交织,促成了总激变红旗渠工程的顺利完成。
  豫剧《红旗渠》在情节内容的安排上较话剧《红旗渠》不同,情节的设置相对于相互交织推动的话剧《红旗渠》来说较为简单,幕与幕之问没有直接的联系,抽取出来其中某一幕对剧作的整一性影响较小。情节的选择主要通过施工日常来突出意志问的较量,保山叔拖着病躯战斗、民众们热情捐钱捐物、轮流吸一根烟,以及通过唱同讲述的周虹为了红旗渠工程一再推延婚期,等等。而少有宏观场面的展示,例如二孬吃野菜中毒与蘅鹉涯民工受伤仅仅用舞台提示语做“剪影式过场”④处理;漳河大坝出现险情的情况也未作描绘。不管是施工日常的展示,还是对宏观场面剪影式的处理,都彰显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符合“冲突说”。阿契尔虽然一定程度上反对“冲突说”,但并不认为两者是绝对矛盾。正如谭霈生所言:“恰如‘冲突说’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一样,‘激变说’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戏剧,很难自圆其说。”⑤因此,豫剧版《红旗渠
其他文献
摘 要: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以王昭君作为主题和形象的诗词却远远超过其他三位。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王昭君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还因为其多舛的命运。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描写王昭君的数量非常之大,据《青冢志》记载,与王昭君诗词有关的书籍就有两百多部,细化到相关的诗词,数量更是惊人。但是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通过对王昭君诗词中的“怨”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王昭君当时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变废为宝,让生活更美好》。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存、生命的延续、创建美好的未来……一切都离不开地球上的资源。而人们为了自己日后的幸福正不断地摧残着地球上所剩不多的资源,有些资源还可以再生,但像石油、泥碳、煤、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经在日益减少,我们离不开它们,但我们可以节约它们,做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摘要:以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一代的女性诗歌叙事未能摆脱意识形态启蒙话语宏大叙事和男权中心话语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其叙事风格偏于明朗乐观的浪漫抒情风,叙事特征有经典化、整饬化等。以翟永明为代表的新型女性诗人则彻底完成嬗变,她们的诗歌走向女性自身,通过女性身体叙事、性别书写、生存体察等方面的书写展开对女性独一无二的诗歌叙事,诗中充满与女性对应的黑夜意象和阴柔荒凉的女性意识,诗句面向生活常态,呈现日常化、碎
摘 要: 打趣,指拿人开玩笑。按目的可分为善意的玩笑和恶意的嘲弄,但恶意得有分寸,小小的,轻微的,否则就无趣可言了。按对象可分为打趣他人和打趣自己(自嘲)。打趣多在同辈间发生,长辈对晚辈亦可。打趣的文字妙不可言,本文将从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和主人对客人及客人自己打趣自己三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打趣文字加以赏析。  关键词:《红楼梦》 长辈 晚辈 平辈 主客 打趣  一、长辈对晚辈的打趣  “你不认
摘 要:作为“周朝三恪”之一的侯爵国,陈国是西周初期重要的诸侯国。其地东北接于宋,西北交于郑,东南临于淮夷,西南与蔡相依。由于地处夷夏之交,陈国形成了缤纷多彩的地域文化,其中巫风盛行是陈国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陈风》的解读来探寻周代陈国文化中巫风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诗经》 《陈风》 陈国 巫文化  陈国在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展现出了
摘要:莎士比亚的剧作《无事生非》中存在着两条爱情线索,即克劳狄奥与希罗的爱情以及培尼狄克与贝特丽丝的爱情。而誓言恰恰是爱情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剧作中,誓言不仅存在于两对恋人的爱情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父女关系和君臣关系的维系之中。笔者将从人物的誓言入手,对剧中关键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对莎士比亚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词:誓言恋人 父女 君臣 出尔反尔
摘 要: 中西方的爱情诗在创作背景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诗歌内容和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对爱情有独到的见解。分析叶芝的《当你老了》与徐志摩的《偶然》这两首诗中的爱情表达,可以看出中西方的爱情差异体现在感性和理性上。  关键词:爱情诗 比较 叶芝 徐志摩  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在表达某一种情感,这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在演变中也一直保持表
摘 要:鲁迅以自叙传性质的切身体验叙写儿时教育情状,由此延伸出传统而时新的教育命题。教师该如何施教?应具备怎样的品与学?施教效果该如何检验?这一系列教育命题都得以文学直感的方式做出或逆向或正向的回答,进而引发社会对于读书、教书、写书等时代问题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儿时教育 鲁迅叙写 教育与文学  鲁迅对儿时教育多有叙写。中国孩子认识鲁迅多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始。这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
摘 要:自西蜀、南唐以来,词的香艳传统使它更多地带有女性化的特点,而词史上普遍出现的“男子而作闺音”的现象,说明词非常适合表现女性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然而,清以前的女词人甚少,唯易安居士在中国古代词坛上一枝独秀。词坛上巾帼群体的形成是在清朝,其中较著名的有徐灿、顾太清、吴藻、吕碧城、熊琏等。本文将从吴藻和熊琏两位女词人的生平经历、词作感情、词作风格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吴藻 熊琏 红颜薄命
摘 要: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创作于留台时期的短篇小说《痴女阿莲》刻画了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阿莲。她笔下的阿莲具有痴傻善良、倔强自卑、向往自由和找寻自我四个方面的特征。阿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作者自身的经历、小说的时代因素和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再认识。  关键词:商晚筠 《痴女阿莲》 阿莲  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上有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商晚筠,她是最早获得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