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强调英语学习要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语言。提出教师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知识,根据学生所学主题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经验,设计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语境;教学设计;师生关系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无数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简单而回归本真?快乐又激发思维?简约且体现高效?预设却不断生成?回顾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觉得我们应该追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科层面的重要体现。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和态度,努力实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教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教育部,2017)。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有趣、激趣、灵动的课堂主题语境,让英语学习变得鲜活、有生命力。
常常听到英语老师抱怨:花了很多时间潜心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选大量题目,认真批改作业,但教学效果并不见好转。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抱怨:上英语课程序化,没劲!学了十几年英语,依然感觉开口很难。究其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采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不贴近学生生活、僵化老套的教学情境,因而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用英语来交流。
其实,教学艺术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娴熟的教学技巧,更在于师生之间的真情交流。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发展区理论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情感的发展应走到教学的前头,为教学开路。教师通过不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课上、课前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使学生对英语产生良好的印象,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
总之,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大脑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与经验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真实的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健康和谐、有吸引力的自由语言环境,它便会具有丰富的资源,学生能从中展开各类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乐学且善学。
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凝练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思维和真实交际。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使他们通过语言学习来获得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教育部,2017)。
总之,对课堂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拿来主义”,对课堂教学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应学会把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融合,不断把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隐性知识显性化,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及时、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充分认识到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有创造性的进程。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重塑师生关系,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温情与激情。
师生之间从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转换到新型平等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师生关系的变化首先取决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他们才能获得真才实学。如果教师能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多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重塑师生关系,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每一個学生,耐心静等花开。
课堂教学对学生有耐心是教师的第一要义。师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会很快地领悟教材、教师的用意,常常东拉西扯讲不到正题上,这时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知识、信息和技能进行内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想象、思考和实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越慢越好,教师要有耐心,要快慢相济,教学的节奏感同样不可忽视。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想法可能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各类符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想法,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赏识每一个学生,让课堂充满温情。
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能激发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点,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抓住时机予以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成功的体验。乐学是一种情绪;乐学是一种动机;乐学是一种精神势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情绪饱满,充满激情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上课时的活动与表现,教师的评价就会发自内心且充满新意。
3.师生积极合作,共同见证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即真诚、接受和理解。他认为,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学习的“囚徒”。为了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合作,分享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通过教与学的合作,师生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才能在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沟通,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高中英语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所以我们需要充满乐趣的课堂,需要简单又高效的课堂,需要充满激情与诗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语境;教学设计;师生关系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无数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简单而回归本真?快乐又激发思维?简约且体现高效?预设却不断生成?回顾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觉得我们应该追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科层面的重要体现。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和态度,努力实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教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教育部,2017)。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有趣、激趣、灵动的课堂主题语境,让英语学习变得鲜活、有生命力。
常常听到英语老师抱怨:花了很多时间潜心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选大量题目,认真批改作业,但教学效果并不见好转。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抱怨:上英语课程序化,没劲!学了十几年英语,依然感觉开口很难。究其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采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不贴近学生生活、僵化老套的教学情境,因而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用英语来交流。
其实,教学艺术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娴熟的教学技巧,更在于师生之间的真情交流。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发展区理论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情感的发展应走到教学的前头,为教学开路。教师通过不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课上、课前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使学生对英语产生良好的印象,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
总之,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大脑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与经验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真实的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健康和谐、有吸引力的自由语言环境,它便会具有丰富的资源,学生能从中展开各类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乐学且善学。
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凝练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思维和真实交际。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使他们通过语言学习来获得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教育部,2017)。
总之,对课堂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拿来主义”,对课堂教学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应学会把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融合,不断把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隐性知识显性化,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及时、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充分认识到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有创造性的进程。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重塑师生关系,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温情与激情。
师生之间从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转换到新型平等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师生关系的变化首先取决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他们才能获得真才实学。如果教师能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多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重塑师生关系,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每一個学生,耐心静等花开。
课堂教学对学生有耐心是教师的第一要义。师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会很快地领悟教材、教师的用意,常常东拉西扯讲不到正题上,这时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知识、信息和技能进行内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想象、思考和实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越慢越好,教师要有耐心,要快慢相济,教学的节奏感同样不可忽视。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想法可能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各类符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想法,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赏识每一个学生,让课堂充满温情。
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能激发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点,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抓住时机予以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成功的体验。乐学是一种情绪;乐学是一种动机;乐学是一种精神势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情绪饱满,充满激情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上课时的活动与表现,教师的评价就会发自内心且充满新意。
3.师生积极合作,共同见证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即真诚、接受和理解。他认为,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学习的“囚徒”。为了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合作,分享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通过教与学的合作,师生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才能在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沟通,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高中英语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所以我们需要充满乐趣的课堂,需要简单又高效的课堂,需要充满激情与诗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