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处即桃源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e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到台湾女诗人夏宇的一首小诗《一生》,悚然而惊,心有戚戚焉。
  一生
  住在小镇
  当国文老师
  有一个办公桌
  道德式微的校园
  用毛笔改作文:
  “时代的巨轮
  不停地转动……”
  这首诗曲尽一个小镇国文老师的老朽之悲。这难道会是我一生的缩影?固然,我所在的校园校风纯正。时光匆匆,倏忽间,走上三尺讲台已然十多个春秋。校园主干道旁的小树也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不知不觉“鬓已星星也”,曾经清澈的双眸什么时候起也开始朦胧不清,不得不架上了一副眼镜。岁月写在了脸上,更刻在了心里。时光易逝,而我又收获了什么?这么想着,不觉忧从中来。人到中年,面对飞逝而去的日子,心里忽地就有那么一种焦躁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翻开《诗经》,看到《曹风》中的《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悲凉,同时又感慨人类心灵的相通竟然可以穿越千年,这么想着,心中就有了几许安慰。原来两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就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生之困惑。 “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这或许才是世界的基本面目。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毕竟有书之处即心安。
  沉浮不定、心灵躁动之时,一册在手,令人心静神定。高高矮矮、肥肥瘦瘦的书册总让人亲切。阅读,可以温润人的内心。仿佛自然界的光电现象一样,自阅读中也会产生出来一道光束。它不但映照了外界,更照亮了内心,让人心有所属,不再漂泊无依。
  真正的文学在于能给人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读人物传记,读名人的回忆录,仿佛和这些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觉自己在世上并不是孤单的。卢梭的《忏悔录》让我感受到了伟大灵魂的可贵的真诚。他的《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让我感悟到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真正的幸福就在我们自身,在自己身上寻找养料,用心灵自身滋养心灵才是最好的自我救赎之路,不用彷徨不定向外界寻求什么依托。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既让我感知了逝去的美好,也让我明白什么才是“个人的自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孙郁的《张中行别传》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常里的深刻,布衣学人的灵光。齐邦媛的《巨流河》,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混乱和死亡,更让我明白了诗意的家园是固守的阵地。她在文学里找到了力量。雪莱的《西风颂》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华兹华斯的《彼时,幽暗遮蔽我心》是她疗伤止痛的最好良药,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沉淀她的痛苦和困惑……在如此充满缺憾的世界里,文学是一种滋养。不管外在环境如何,人仍然可以创造并坚守着自己的诗意而神圣的精神生活。
  好书不在其他,在于有一个真正的人在。读名人家书,不仅让我看到了亲情的流露,更看到了一种精神的传递。读《梁启超家书》让人更明白了梁家虎父无犬子、人才辈出的原因。“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人贵自立也。”“汝辈学业切宜勿荒。”……一句句家书都是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读《傅雷家书》,感动于做父亲的放下架子事无巨细地在笔墨间和孩子亲切交流,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给予悉心的指导,觉得有这样的父亲真是幸运。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感动于母子间亲切平等的对话和文字间脉脉亲情的流露……读名人家书,仿佛看人生道路两旁的花朵,它们不一定是为你专门开放,可其中凝结的智慧和真情,令你怡神悦目。
  阅读,使人心安,如泰戈尔所说:“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穿梭在文字中,我们阅读,其实也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们心安。
  的确,我心安处即桃源。
  各人都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15世纪一位名叫托马斯的外国学者说:“我到处寻找幸福,但是除了带一本小小的书,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阅读,其他地方就找不到了。”阅读的世界铺满了一地旖旎的芬芳,深入阅读,会让人沉醉其中。正如王献之言:“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又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不可言。
  卢梭的桃源是圣皮埃尔岛。卢梭在《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说他在那里凝神聚思、观察自然、驱除杂念,沉浸于美妙的遐想之中。他说:“如果风平浪静,就把船划到湖心,湖水一平如镜。我直挺挺地躺在船上,仰望着天空,任小船随波缓缓漂流,有时一躺就是几个钟头。我沉湎在遐想之中,一连几个小时沉浸在千百种朦胧、甜美的遐想之中。遐想虽然没有明确、一贯的目标,照我看来却比所谓人生乐趣中最温馨的感受好上几百倍。”
  孙犁的桃源则是冬日小窗阅读。在《书衣文录》中有這么一段文字:“1975年,11 月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这就是孙犁的快乐。在冬日的上午,阳光洒在书桌上,没人打扰的一人世界,读书,思考,裁纸,装书——无上快乐!
  那么我的桃源又是什么呢?阳台上,窗户下,绿茶一杯,随意歪在躺椅上,一册在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静默中感觉丰盈。林语堂曾说过“人如无一个心爱的作家,则是迷失的灵魂”。苏东坡找到了他的庄子,袁中郎寻到了徐渭,尼采发现了叔本华。而我最喜读那些平淡的文字,觉得平淡最醇最可爱最耐人咀嚼。周作人的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浅淡平实,张中行的冲淡隽永……读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明白了何谓“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读沈复的《浮生六记》,看到了“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娘。读杨绛的《我们仨》,感知了杨绛、钱锺书、钱瑗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他们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令人敬重与羡慕……浅浅淡淡的文字中蕴含着深深浓浓的情感。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群书万卷可以蕴蓄幽怀。澄心澈智,“读”善其身!
其他文献
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贯穿了全部的工序,所以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合同索赔入手,分析合同索赔的成因及具体构成.
质量是一切企业求发展的根本,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同时,质量的优良也体现出了企业的管理.企业要是让客户认可,除了内部完善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外部的信誉,这就是质量保证.
我从街上走过……一个衰弱不堪的穷苦老人拦住了我。  紅肿的、含泪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劣破烂的衣衫,龌龊的伤口……哦,贫困已经把这个不幸的生灵啃噬到多么不像样的地步!  他向我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他在呻吟,他在哼哼唧唧地求援。  我摸索着身上所有的衣袋……没摸到钱包,没摸到表,甚至没摸到一块手绢……我什么东西也没带上。  而乞丐在等待……他伸出的手衰弱无力地摆动着、颤抖着。  我不
期刊
高压水射流清洗和切割技术与采掘机械相结合,国外经过十几年努力,已出现一批有高压水射流辅助的采掘机械的样机或新产品。它们能基本上解决粉尘和火花问题并使刀具的磨损显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规,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有人说: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擬。  (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3
期刊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独树一帜.其《永州八记》历来为人称道,作为八记之篇首,《始得西山宴游记》历来解读者众多,但名篇的魅力恰恰在于常解常新.上乘的记游散文,重点不在于描写
期刊
①主教学楼rn②校报、校刊、社报、社刊rn③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获奖学生集体照红枫文学社成立于1982年,温州名家陈友中曾为红枫文学社首席指导师,现任指导师李春芹
期刊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项目决策、制定投资计划、控制投资和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全过程控制的内容包括前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经济和
写人物或者评论人物,贵在写出或评出人物特色,让读者一读便对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初学写作,往往习惯于给这个人物下个断语,如“他是一个好学的人”“他是一个腼腆的人”“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是个很有特点的人”等等,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事实做支撑,这样的断语,就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还会给人以“贴标签”的感觉。我们看看有经验善创新的作家是怎么把人物写得令人过目难忘的。  作家胡亮的《窥豹录》写了一组九
期刊
讲到记叙文,几乎谁都会写。但如何巧妙、妥帖地使用反面事例使文章平地起波澜,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们从《童心的可贵》一文来看。  一个小男孩呆呆地望着花盆里紫罗兰叶旁边的小瓜苗,这是他吃西瓜时无心“栽”下的,没想到竟生了根,发了芽。“瓜苗如果能长出西瓜来,那该多好啊!”他美美地自言自语着。母亲听见了,一顿教训:“这么小的盆里根本不可能长出西瓜来,知道吗?”他咬着嘴唇执拗并坚定地说:“会的,只要我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