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cxy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历史上长期都是以农业为本,乡村因此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费孝通先生曾称之为“乡土中国”。而古老的乡村社会得以长期按既有形态沿袭,与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权和蕴含在乡村社会中的自治权的二元一体权力体系的有效统治和控制密切相关。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
其他文献
王育民教授所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分上下两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于1987和1990年出版。上册包括三部分:结论: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几年前,学术界曾有人大力倡导开展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认为社会史应以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衣食住行、嫁娶丧葬、婚姻家庭、宗族聚落、风俗礼仪、观念规范、社团会党、宗教迷信、节令时常等等。
近10年来,国内出版了40余部秦汉史研究专著,刘修明先生的《从崩溃到中兴——两汉的历史转折》(上海古籍出版1989年版,26万余字)是其中一部富有新意的作品。
《清史稿》卷四八二《郝懿行传》记其卒曰:“道光三年,卒,年六十九”。 案: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清山东棲霞县(今山东省棲霞县)人,嘉庆已未进士。
中国自公元前大约二十一世纪的复朝。开始有了国家,有了军队,也就有了既管理民笋义管理军廿的官员。刮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专门管理军事、领导与指挥军队的武官。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支柱,武官是这根支柱的基干。
近年来《孙子兵法》的研究方兴未艾,成为国内外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15万余字)是国内学术界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唐代岭南市舶使之充任人选问题,素为中西交通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却是所有参与论争者群守不易的:即公认宦官、节度使为仅有的二个市舶使充任人选,逾此无它。顷读《论唐代广州的对外贸易》一文(载《中国史研究》一九九二年第四期),其所持“节度使兼任市舶使,但更多的仍是以宦官监领”之言,亦未脱宦官与节度使充任之窠臼。其实,唐代岭南市舶使之充任尚有节度使与宦官以外的第三种人选存在,即由岭南节度使府中的幕职人员出任市舶使。
隋代(公元581——618年)是继我国南北朝之后所建立的一个统一而短暂的封建王朝,历文帝、炀帝二世而存在38年。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以后,由于他能顺应历史潮流,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方面,采取一系列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措施,不仅巩固了政权,增强了国力,顺利地实现了统一南北之大业,而且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仅在二十几年间,通过广大人民群众辛勘而创造性的劳动,便把隋朝建设成为当时世界上比较繁荣富强的封建国家。
宋代是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时期。两宋政府统治下的区域,不但上自京师、下到各州县和农村集镇,都有物质产品市场,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同市场发生了联系,而且许多地方出现了颇具规模的精神产品市场,使得相当多的人的文化生活也与市场发生联系。这个精神产品市场,主要是提供商品化表演的娱乐场所。宋朝营业性的文化娱乐场所,比较正规的,是设在大城市瓦肆(即市场)中的勾栏;简陋一点的,有街头巷尾的卖艺摊点;等而下之,则有流动艺人在各地临时作场的卖艺场地等。此外,酒楼妓院中兼有歌舞表演,也是一种附属的娱乐场所。宋人著作《东
在中国封建社会,我国人口的地域、空间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人口迁移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府往往以人口迁移作为维护其统治利益的手段,因而他们在组织、引导人口迁移活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其中又以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和军事需要所制订的移民政策为突出。由此充分显示了封建王朝对民众生活干预之强烈;同时这些举措对当时人口分布的存在的多寡不均状况起到一定调整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