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失落的辉煌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j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断崖为纸,以铁钎为笔,用石像记录着一个朝代曾有的辉煌。这就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在一个落日黄昏,我们匆匆地赶到云冈石窟,匆匆地看了一座座露天的或窟中的雕像,也看到了一个朝代从中天之日到最后一缕余辉黯然退场。就像一场戏,人潮退去,只剩下空寂的舞台和来不及搬走的道具。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千余米,远远望去,就像一面硕大的墙上开了一扇扇大大小小的窗。我们站在下面看窗内,窗内的佛在里面看你。这样的想法就像无知者的无畏。等你进入窟中,你的轻佻,被那气势恢宏的群像所征服,你不得不肃然起敬。在侏罗纪的砂岩里,掏出一个立体的“回”字形,回字中间是两层高达十五米的塔柱,上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佛教故事。回字的四周壁上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
  这哪是什么石窟,这分明是一个集绘画、雕刻、文化、历史于一体的超级博物馆。
  你不得不佩服北魏鲜卑人的智慧。就是这样一个游牧民族,凭着弯弓射雕的剽悍,先后征服了北燕、北凉,结束了北方一百余年十六国分裂的局面。任何大一统需要的是文化的认同,于是迁都平城(大同),迁徙人众,并像壮士断臂一样将自己的游牧文化作了一些舍弃,改胡服为汉服,改胡语为汉言,敬畏佛文化,崇尚汉文化。云冈石窟就成了北魏统一北方的固态的文化结点。
  进了一窟又一窟,除了惊叹,我已没有过多的言语。是啊,佛的安详无求,菩萨低眉善目,力士孔勇有力,飞天逍遥飘逸……这一切都让能工巧匠将它定格在石上,以致千年后还那么可爱可亲。立在雕像前,与佛对视,感觉得到佛的慈悲与淡定,你心无旁骛,杂念荡除,你才知道有些力量的神秘。虽然这里的佛不塑金身,拒受香火,但这更与人亲近,让人没有一丝的畏惧和压抑。
  净空法师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云冈石窟就是按照帝王之身来造佛的。五位帝王,五座佛身。这样的创意和创举,“就在人和神、佛与帝、虚幻和现实之间用坚硬的石头,架起了千年恢宏的彩虹”。创意的实施,需要大气魄。就像魏文帝迁都洛阳、全部汉化等一系列的改革,将游牧文化的落后、无知、野蛮的东西抛弃,将刚毅、旺而有力、血性渗入中原文化的血脉之中,不仅推进了鲜卑的文明进程,稳固了北魏政权,也给大唐横空出世超前注入了雄性“荷尔蒙”。难怪余秋雨在云冈石窟题了一碑曰:“中国从此迈进大唐。”
  走尽西头,梵音已稀,又一步一步地折返,想细细品味云冈的蕴涵。这些洞窟,这些佛龛,这些雕像,与一个民族、一个朝代紧紧相连。它透射着经济的雄厚、佛教的鼎盛、艺术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宁。它不仅仅是它本身,它投射给历史的光芒恐怕抵达很远很远。
  一千五百多年了,一切都在时光的剥蚀中斑驳慢漶,繁华终将落幕,辉煌也会坠落,但我们在云冈石窟里能找到一个民族的融合、转折和顿挫的遗传基因。哪怕驳落成一捧砂砾,这个基因还在。
  [感悟]鲜卑人凭借游牧民族的剽悍,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大一统,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云冈石窟就是北魏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风尚在文化艺术上的一个投影。走进云冈石窟,格局气势恢宏,气魄宏大,“刚毅、旺而有力、血性”,让人感受到一个时代曾经的辉煌,感到心灵的震撼。本文作为一篇游记,没有着意描写所见所闻,着重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视角独特新颖,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
其他文献
参与式教学法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
“曹洪斌名师工作室”是由峨眉山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由教育局、教研室、学校三级共管的学研团队。工作室涉及教学实践研究、技能拓展提升、科研课题研究三大模块.采用对话讲座、
横七竖八的手电筒光束照亮弯月下的树林。哀婉的蝉声从枝叶间漏下。高枝上凄凄唱着的蝉儿,似乎在为刚爬上树干的同伴惋惜。盛夏的晚上,每天都有一些人在树林里捉蝉蛹。蝉蛹含有
班主任的素质和对班级工作的管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四个和六个方面谈了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和班级管理的方法。
小小说是一种特别的文体,短小精悍,又含义丰富。其最大的特点的在结尾的精妙,往往翻空出奇。20世纪80年代美国文艺批评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指出,小小说之所以为小小说的三个要素是: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局出人意料。小小说应当是短篇小说的结晶体,它既具有可以辨识的情节,有相对完整的事件,但文字又非常节省,常常在1400字左右。在艺术方面往往要求以少胜多,含蕴蕴藉,显示出文学特别的张力。一篇优秀的
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
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培训中心成立于2008年6月,挂靠学校教务处。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分管校领导兼任培训中心主任,各教学院院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
林小耳,福建宁德人,原名林芳,常用笔名有花之痕、林寞离、林子、林小耳等,福建省作协会员,现已有百万字发表于全国近百种报刊,部分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
是夜,我听到了雪声。走近阳台的窗口,——是玉屑撒落的声音。仰头,天空成了暖暖的玫瑰色,似乎是为了和逼人的寒气交相辉映。侧耳,沙沙声从房顶、从树梢、从若有若无的风的呼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