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时时刻刻运用着数学知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只有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一起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感受生活知识经验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抽象的数学就会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热爱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应用数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生活的质量。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的数学课堂必须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小学生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热情,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过家家”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面对低年级的孩子,老师可以模仿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老师提出问题:“今天,红红的妈妈出差了,红红一天的吃饭问题还没有落实,妈妈留下了三十块钱,想让我们给红红安排一下一天的伙食,要让红红吃饱,吃得有营养。”老师说完,出示各种食物的价格表。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兴趣盎然,信心十足。纷纷讨论开来,有的说去吃“肯德基”,有的说去吃烤肉串,有的立刻反驳:烤肉串不卫生,“肯德基”营养不均衡。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计划表,再次互相交流,得出结论,不管吃什么,既要营养,又要卫生,还要经济实惠,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红红的吃饭安排。学生们很开心,认为自己有价值,像大人一样能处理生活中的大事。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快要下课时,老师说:“其实,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很.多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对这样的数学方法运用得很好。”同学们开心极了,纷纷认为,数学很有趣,还很有用,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数学,增添学习热情。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人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教学完《圆的认识》以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了一个“圆会”。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调查发现。有的说:“自行车车轮就是根据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原理制造的,这样人坐在上面就舒服,像坐在平地一样,不颠簸。”有的说:“锅盖中间用来拿的锅盖帽也是运用这个原理制作的。”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发现。会议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说出了开会的目的:“我们的前辈用圆的知识造出了很多物品,我们也认识了圆,长大后,我们也要制造出更好的产品出来为大家服务。”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感受数学中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地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
  教学《图形的对称性》时,我们可以充分展示扬州的美景,例如瘦西湖的栖灵塔、熙春台等等,这些建筑都具有对称性,这些都是建筑大师利用数学知识所创造出的美景,这是心灵智慧所进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起走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从生活出发,回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进行作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盘点”生活细节,初步尝试用上“描写”的手法,记叙故事,让写作充满浓浓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爱上写作。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选材,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体会写作的快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点拨学生初步学习“描写”,体会描写的作用,并引
期刊
摘要 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是一种以语文课程教学为主旨的浑然一体的统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观念,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 导入激趣 高潮渲染 尾声拓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学生能够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从而提高信息加工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思
期刊
摘要 必要的笔试检测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编写检测题要做到题型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题材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形式从单项封闭趋于多维开放、内容和方向有针对性、解答的策略从记忆模仿走向个性张扬。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检测题 开放 生活 多维 针对 个性  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除了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等一些过程性的评价,还应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必要的笔试检
期刊
摘要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在幼儿园通过有效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自制力和创造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科技素养,提升幼儿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 科学 启蒙教育 探索 实效  在新时代,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祖国腾飞、民族振兴的喜悦,更要接受其对整个国民素质的严峻考验。要让今天的幼儿在未来
期刊
摘要 在班主任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工作中还要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实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要走在前面。  关键词 班主任 素养 班级管理  我做班主任已有多年,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积累和感触。当前的教育改革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才能使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一个班的核心人物,是落实
期刊
摘要 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数学作业,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一些无效的重复,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教师的多维教学目标,使作业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 有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一份好的作业,不仅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应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数学作业
期刊
摘要 班主任既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又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工作不仅具有事务性,而且应该具有创造性。班主任不仅要能吃苦,更要动脑筋、讲艺术,用“心”来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童心、宽容心、公平心、耐心和责任心。  关键词 班主任 五心管理  有专家说: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帮学生通向理想的彼岸;班级像一条大大的船,载学生穿越江河湖海,奔向施展才能的天地;班级像一个小社
期刊
摘要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教师可以通过学具的选择与操作,发挥数学学具的价值,把数学课堂教学设置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理解、做中解决,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  关键词 学具操作 有效学习 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期刊
东师附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提倡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解放了学生的身心,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在教师们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师生们感受到了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可是,当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封闭走向如今的开放后,却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小学生的参与性比较强,由此衍生了多向、多元的延伸,少部分学生由“自主”变成“自流”,驾驭好个性化课堂,便成了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好风凭借力  语
期刊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激起内心的矛盾,通过自我检测、反省,找出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