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院校对涉农管理干部的素质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农业院校开展培训业务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农业院校培训业务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农业院校培训业务进一步拓展的新途径,以促进农业院校更好地为我国涉农干部的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农业院校;教育培训;业务拓展;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制约农业院校教育培训业务发展的因素
(一)培训任务没有完全市场化招投标运行
农业院校主要是通过熟悉的渠道获得本行业管理部门或者相关地方政府的培训任务。由于培训主办单位及发标单位所了解的培训机构信息非常有限,造成了即使有些培训任务是公开招标的,其结果也变成是有指向招标或是单一来源采购招标。
(二)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市场开发投入不足
目前各农业院校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非常少,因此再抽出专人进行业务市场开发就变得很困难。另外,对培训主办方来讲,因频繁受到社会上不规范的培训机构招生电话的影响,他们不太情愿把培训任务委托给推销上门的学校来承担。这些不利因素叠加后就直接影响了学校进行市场招生的积极性。
(三)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品牌化建设不够
当前农业院校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发展理念、培训质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进步和成果,但是在教育培训品牌建设上还是意识薄弱,投入太少,社会知名度非常有限。
(四)农业院校教育培训缺乏宣传和推广
一方面,农业院校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善于把自己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也不善于打磨提升为成功案例、典型模式进行对外宣传和展示;另一方面,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人员进行培训项目的市场推广,造成外界对高校教育培训工作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因而获得的委托任务就不够多。
二、调查分析结果
针对当前农业院校培训业务发展现状,对国内21所农业院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通过给21所农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培训业务量近三年的变化情况
自《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农业院校各培训机构的培训业务量大部分明显增加,部分学校业务变化不大,培训业务减少情况没有出现。说明由社会培训机构承办的一些带有旅游性质的培训班被扼制住了,有相当一部分的培训班从社会培训机构逐步转移到农业院校来承办了,回归到了培训学习的本质。
(二)单个培训班近三年的利潤变化情况
因《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严格规定,培训费用不能超450元/天/人,由此对各培训机构的以前收费标准产生了影响,单个培训班培训利润明显减少,也有部分省份院校的培训利润有所增加。表明管理办法对一些高价培训班的取缔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社会效益是举办培训班的根本目的,而获得经济效益只是培训班持续举办的一个保障。
(三)培训业务来自哪些渠道
各农业院校培训业务的渠道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主要渠道还是来自新业务单位主动联系委托和当地相关部门以及老业务单位主动委托的,而通过学校本单位自己主动出去开发联系以及进行市场化单个招生获得的培训业务还是非常有限的。
(四)培训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有哪几个渠道
各农业院校培训业务收入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培训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学校所在省份相关部门委托的项目、新老业务单位主动委托的项目,而通过学校自己主动开发的和校内委托的项目获得的培训收入是比较低的。
(五)拓展培训业务的主要方式
各农业院校拓展培训业务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方式:一是加强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委推介;二是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和宣传;三是主动不定期回访老客户;而通过激励机制以及市场化招生的方式来拓展培训业务的学校非常少。
(六)影响培训业务拓展的主要环节
影响农业院校培训业务拓展的相关环节比较多,其中主要方面是培训体制机制搞活问题,教室及食宿等基础条件完善问题,以及培训管理人员素养建设问题和培训师资优化问题。培训课程设计以及培训教材选编方面对培训业务的拓展影响不大,说明这两个方面也是各农业院校的优势。
三、思考建议
(一)建立农业培训供需平台,促进供需信息有效对接
面对培训供需信息不对称情况,可以尝试由牵头学校创办涉农培训业务供需平台,把主要农业院校培训情况统一在该学校网站进行供方简介,也可以组织培训供方联盟,告知全国各省市县组织部门、农业部门供方平台信息,同时联络相关组织部门,收集、整理发布各地培训需求信息,协调培训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培训供需信息平台的构建,公开招投标程序的推进,既能够保障需求信息的及时发布,也能够保障委托单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是促进供需信息渠道畅通的有效途径,是能够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的。
(二)加强农业院校教育培训自身品牌化建设
一方面,农业院校培训机构先要保障基本的硬件条件满足培训需要,要有稳定的上课、研讨、住宿、用餐场地,不能影响教育培训的软件品牌化建设。另一方面,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发展理念、培训体制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改进。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按照品牌化要求,循序渐进,积累沉淀,不断完善打磨,这样才能吸引、挖掘更多的培训业务让农业院校培训机构来承担。
(三)推进农业院校教育培训的有效宣传和市场推广
农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开拓思维,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够心甘情愿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教育培训项目,推广特色培训项目、成功合作模式,促成更多的培训业务来承担。同时,高校也需要多渠道搭建、完善公共宣传平台,把自己的培训品牌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展示,吸引更多的培训需求方找到农业院校培训机构来进行业务合作委托。
农业院校培训任务要得到充分开拓,不仅需要自身不断内涵式发展,有精品项目,有优秀师资,有新颖教法,有规范管理,有基本硬件支撑,有特色品牌的供给,而且也需要良好的外部需求环境支持,需要培训任务更大范围地公开、进行规范的市场化招投标运行,以保障需求信息扩散的正常渠道,真正实现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有效对接,真正促进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工作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丹俊.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7).
[2]肖小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新趋势[J].党政论坛,2016(13).
[3]王克明.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J].求知,2016(4).
关键词:农业院校;教育培训;业务拓展;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制约农业院校教育培训业务发展的因素
(一)培训任务没有完全市场化招投标运行
农业院校主要是通过熟悉的渠道获得本行业管理部门或者相关地方政府的培训任务。由于培训主办单位及发标单位所了解的培训机构信息非常有限,造成了即使有些培训任务是公开招标的,其结果也变成是有指向招标或是单一来源采购招标。
(二)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市场开发投入不足
目前各农业院校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非常少,因此再抽出专人进行业务市场开发就变得很困难。另外,对培训主办方来讲,因频繁受到社会上不规范的培训机构招生电话的影响,他们不太情愿把培训任务委托给推销上门的学校来承担。这些不利因素叠加后就直接影响了学校进行市场招生的积极性。
(三)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品牌化建设不够
当前农业院校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发展理念、培训质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进步和成果,但是在教育培训品牌建设上还是意识薄弱,投入太少,社会知名度非常有限。
(四)农业院校教育培训缺乏宣传和推广
一方面,农业院校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善于把自己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也不善于打磨提升为成功案例、典型模式进行对外宣传和展示;另一方面,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人员进行培训项目的市场推广,造成外界对高校教育培训工作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因而获得的委托任务就不够多。
二、调查分析结果
针对当前农业院校培训业务发展现状,对国内21所农业院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通过给21所农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培训业务量近三年的变化情况
自《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农业院校各培训机构的培训业务量大部分明显增加,部分学校业务变化不大,培训业务减少情况没有出现。说明由社会培训机构承办的一些带有旅游性质的培训班被扼制住了,有相当一部分的培训班从社会培训机构逐步转移到农业院校来承办了,回归到了培训学习的本质。
(二)单个培训班近三年的利潤变化情况
因《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严格规定,培训费用不能超450元/天/人,由此对各培训机构的以前收费标准产生了影响,单个培训班培训利润明显减少,也有部分省份院校的培训利润有所增加。表明管理办法对一些高价培训班的取缔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社会效益是举办培训班的根本目的,而获得经济效益只是培训班持续举办的一个保障。
(三)培训业务来自哪些渠道
各农业院校培训业务的渠道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主要渠道还是来自新业务单位主动联系委托和当地相关部门以及老业务单位主动委托的,而通过学校本单位自己主动出去开发联系以及进行市场化单个招生获得的培训业务还是非常有限的。
(四)培训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有哪几个渠道
各农业院校培训业务收入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培训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学校所在省份相关部门委托的项目、新老业务单位主动委托的项目,而通过学校自己主动开发的和校内委托的项目获得的培训收入是比较低的。
(五)拓展培训业务的主要方式
各农业院校拓展培训业务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方式:一是加强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委推介;二是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和宣传;三是主动不定期回访老客户;而通过激励机制以及市场化招生的方式来拓展培训业务的学校非常少。
(六)影响培训业务拓展的主要环节
影响农业院校培训业务拓展的相关环节比较多,其中主要方面是培训体制机制搞活问题,教室及食宿等基础条件完善问题,以及培训管理人员素养建设问题和培训师资优化问题。培训课程设计以及培训教材选编方面对培训业务的拓展影响不大,说明这两个方面也是各农业院校的优势。
三、思考建议
(一)建立农业培训供需平台,促进供需信息有效对接
面对培训供需信息不对称情况,可以尝试由牵头学校创办涉农培训业务供需平台,把主要农业院校培训情况统一在该学校网站进行供方简介,也可以组织培训供方联盟,告知全国各省市县组织部门、农业部门供方平台信息,同时联络相关组织部门,收集、整理发布各地培训需求信息,协调培训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培训供需信息平台的构建,公开招投标程序的推进,既能够保障需求信息的及时发布,也能够保障委托单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是促进供需信息渠道畅通的有效途径,是能够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的。
(二)加强农业院校教育培训自身品牌化建设
一方面,农业院校培训机构先要保障基本的硬件条件满足培训需要,要有稳定的上课、研讨、住宿、用餐场地,不能影响教育培训的软件品牌化建设。另一方面,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发展理念、培训体制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改进。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按照品牌化要求,循序渐进,积累沉淀,不断完善打磨,这样才能吸引、挖掘更多的培训业务让农业院校培训机构来承担。
(三)推进农业院校教育培训的有效宣传和市场推广
农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开拓思维,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够心甘情愿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教育培训项目,推广特色培训项目、成功合作模式,促成更多的培训业务来承担。同时,高校也需要多渠道搭建、完善公共宣传平台,把自己的培训品牌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展示,吸引更多的培训需求方找到农业院校培训机构来进行业务合作委托。
农业院校培训任务要得到充分开拓,不仅需要自身不断内涵式发展,有精品项目,有优秀师资,有新颖教法,有规范管理,有基本硬件支撑,有特色品牌的供给,而且也需要良好的外部需求环境支持,需要培训任务更大范围地公开、进行规范的市场化招投标运行,以保障需求信息扩散的正常渠道,真正实现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有效对接,真正促进农业院校教育培训工作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丹俊.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7).
[2]肖小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新趋势[J].党政论坛,2016(13).
[3]王克明.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J].求知,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