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治:试论法律与社会之契合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律是在社会中生成,其归宿必然是回应社会,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法律必须适应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司法的立足点必然是社会生活。法源于人的活动,法律不是抽象、理想化的价值,它是与人们具体生活无法分离的规范性秩序,人们在不同的规则中会做出各种选择,他们希望有规则有秩序,这些人的活动就是法治形成的基本力量。
  关键词:法治;社会发展;权威;柔性司法
  《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反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影片,围绕农妇秋菊想要讨一个说法而展开,恐怕好多人还对那位只要说法,不要赔偿的秋菊记忆犹新。在影片的结尾,正当秋菊准备放弃官司与村长重归于好的时候,她启动的诉讼却造成自己的恩人——村长被法院的警车带走,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我只是要个说法,没有说要让公安局抓人啊?”这样的结局是没有人想要的。究其原因,她心里追求的是一种熟人社会的面子,打官司是为了讨说法,赢了官司,却失去了对她而言整个世界的人情世故的支持,在中国传统影响下生存的村民眼里,她是人情下最大的输家。秋菊的困惑,一边是中国社会的长久沉淀,一边是袭来司法的陌生规制,法律构建的理想之城该如何与现实社会相契合,在法与治之间,我们该寻求怎样的进路?
  一、法律的产生
  笔者认为:既然法律与秩序相伴,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那么法律是随着社会的文明,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被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水平决定的,产生于社会生活。
  法律是在社会中生成,其归宿必然是回应社会,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角度说,法律必须适应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司法的立足点必然是社会生活。由此看来,法源于人的活动,法律不是抽象、理想化的价值,它是与人们具体生活无法分离的规范性秩序,人们在不同的规则中会做出各种选择,他们希望有规则有秩序,这些人的活动就是法治形成的基本力量。
  二、社会之治
  笔者认为:法律作为社会之治的文明方式的权威代表,其调和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关注人的核心价值,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这也说明了社会之治需要以人为本,其目标是为了人的价值的体现与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最高追求,“和”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基点、核心理念,支配和规范着中国传统法的发展,决定着中国传统法的价值取向。
  与“和”相对的“争”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积极主张权利、追求正义与公平理念的概括,“争”构成了西方社会之治的核心,是西方法律价值取向的逻辑起点。与传统中国“重义轻利”“和而解”的“无讼”价值追求不同,“权利”成为了西方社会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然而,中国的法律体系源于袭来西方的模式,当社会文化形成的理念冲突体现在法与治之上时,体现在迥然不同的物质生产生活水平时,深刻的困惑产生了。
  三、权威的缺失
  一种法律制度创制易,但千百年来积淀而生成的深厚的法文化传统之转换却绝非一朝一夕。每个社会应该根据本身的文化特征,根据本身的思想和行动结构,找出自己的发展类型和方式。有多少社会,就应有多少发展蓝图和发展模式。共同适用的统一发展模式是不存有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原有的基层权力构架在慢慢的瓦解,宗族、封建家长权威也不复存在,赖以解决纠纷的原有威权也自然就丧失了,但是另一种权威却并未树立。
  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不止一次说到:“你们都是公家人,难保不是说好的”,表现出她对公权力极度的不信任,秋菊不断的要说法,正反映出权威的缺失。
  四、司法权威的树立
  如何化解压力与挑战,树立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树立权威首先需要自身的信仰,只有自身的无限信仰才能更好的广播法律的种子,而自身的信仰又需要理念的支撑,只有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支撑,才能建立无限的信仰。
  司法实务者面对的挑战往往不是怎样执行法条,而是使社会大众对司法权自觉地服从,让司法所需的强制力降到最低限度,使纠纷的解决看起来“合情合理”。裁判的黄金法则就是利益的平衡,这种平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当事人内心,法官要做的仅仅是与当事人交流,最大限度的还原客观真实,将静态的法律作用于鲜活的案件,使得当事人从内心信任这种纠纷解决机制,树立权威,使整个社会服从于这种权威,纠纷越来越少。通过法律的这种价值指引树立一种权威,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让大众接受这种法律信仰。而支撑这种信仰最好的理论武器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五、法与治的契合之展望
  无论是过去的“贤治”“德治”“礼治”,还是当下及未来的“法治”,笔者理解重点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治”,就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社会之治,就是树立当时的社会权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权威的树立亦不断发展。笔者认为法与治的契合,司法权威的树立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展望。
  (一)司法和合主义的运用与探索
  公平正义是司法所要实现和维护的首要价值这是不能动摇的,但代表正义的司法方法却是灵活的。中国的司法制度的设计必须面对中国本土社会的现实,必须注意到中国的“和合文化”。
  司法和合主義认为“法律的真正基础完全是‘社会学’”。因此研究法律的司法方法,必须将其回放定位在社会学的宏观坐标中来度量。司法方法是司法制度的范畴,司法制度是社会学中社会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中正义是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这样我们找到了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正义。那么只要我们能够准确的传达正义,司法的方式当然可以是灵活的。
  (二)司法和合主义之柔性司法
  正确的司法意见来源于切合实际的司法方法,因此司法方法的社会契合性告诫法官不能与现实社会脱节,“法官是其时代的产物,是由其所处的时代和所生活的社会造就的。”一种公认的司法方法,一定是契合社会的。
  参考文献:
  [1]陆幸福.论法治与现代社会之契合[J].思想战线,2013,39(6):57-62.
  [2]赵震江,付子堂.现代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杨泰(1989~ ),男,汉族,宁夏固原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非法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法。
其他文献
摘 要:电信互联网产业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时,催生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由于该犯罪具有隐蔽性、多样性、跨地域性特点,给检察机关增加了侦查办案的难度。经笔者研究,针对办案难点,检察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时应强化诉前主导作用,加大审查力度,加强跨区域联合办案等方面入手,完善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网络诈骗;犯罪;侦查;防控措施  一、电信网络诈骗特点及侦查难点  2014年以来,
期刊
摘 要: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免责条款及保险条款释义均没有对“机动车”认定标准作出规定。被保险人驾驶二轮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该二轮电动车被交警部门鉴定为“机动车”,最终法院认定争议车辆不属于保险人免责条款所规定的机动车,因此不属于保险人免责条款规定的无证驾驶情形。本文将从自办案件入手,结合法院判决,浅析保险合同“不利解释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保险合同;机动
期刊
摘 要:经营者告知义务制度的完善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经营者的信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金融行业本身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为解决金融行业中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业经营者的告知义务。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告知义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月16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四条,进一步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并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配置做出调整。本文主要从《解释》的出台背景角度入手,对新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做出解读,并且对相关的适用问题提出见解。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举证责任  一、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的演进  19
期刊
摘 要:小额诉讼程序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作为引入的少量诉讼的一种新制度,适用率和实际适用结果并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地法院在诉讼中过多的注重提高诉讼效率,而忽视了小额诉讼程序的这项制度是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救助。本文通过分析小额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试图在小额诉讼程序中探讨出有利的解决方案来迎合司法解纷机制的必要性和具体设置,从而使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而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中国首例跨性别就业歧视案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现行法律在反就业性别认同歧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国内现状及域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就业性别认同歧视的法律规制的路径。  关键词:就业;性别认同;歧视;法律规制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就业性别认同歧视问题并没有专门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及现实生活中却已经频频出现就业性别认同歧视的例子。如何从法律视角规制就业性别认同歧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具
期刊
摘 要: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各地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断增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对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对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规范土地流转秩序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选取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九龙村、泸州市天仙镇银罗村和雅安市南郊乡余家村作为调研地区,对农户和村干部分别调研,得出结论:关系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水平等都会影响农民选择。最后,就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我们提出建议: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各项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扩大。网络虚拟财产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应被纳入继承范围,其继承也应当具有合法性。根据网络虚拟财产的分类不同,继承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实现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还需解决与隐私权相协调、格式条款的规范、被继承人合法拥有财产之证明等问题。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物权属性;财产属性;权利归属  2011年,“一位妻子向腾讯公司索要亡夫QQ号遭拒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净值人士的增多,其财富传承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此,笔者将高净值人士财富传承面临的法律风险——债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高净值人士财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债务风险,然后阐述了债务风险规避的有效措施,并分析了债务风险规避措施的优缺点,并阐述可以通过遗嘱、信托以及人寿保险等多种方式合法规避债务风险,确保其债务不会转移到财富继承人身上,以此实现家族财富的保全以及增值。  关键词:高净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依托互联网为平台的共享经济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互联网专车也冲击着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共享经济带来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监管难题。因此,文章将以互联网专车为分析视角,分析共享经济对现有监管制度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立法建议,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共享经济;法律监管;互联网专车  一、导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