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商业街语言景观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yqgf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语言景观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新领域,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语言景观研究解读语言与空间的关系,反映现实世界中语言接触、语言冲突、语言转变、语言维持及语族活力等现象,并揭示语言选择背后所蕴藏的显性或隐形语言政策、意识形态、语言社会地位等深层含义。本文对石家庄主要商业街道——中山路的语言景观进行研究,旨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地语言使用情况及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涵义。
  关键词:语言景观;石家庄;商业街道;身份地位
  引言
  近年来,语言景观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语言景观研究主要关注公共标牌上的语言使用特征,旨在揭示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权势关系、身份地位、语言政策取向乃至民族认同、民族语言复兴等社会问题。对于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述。最早阐述语言景观定义是Landry & Bourhis:即“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是由公共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建筑物公共标牌上的语言组成的”。并把标牌分为私人标牌和政府标牌。
  Shohamy 则认为任何在街道、购物中心、学校、市场、办公室及其他公共(或私有)的空间上存在的语言都可看作是语言景观。Jawordick 和Thurlow则提出了符号景观研究(Semiotic Landscapes),深化了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本论文采用Landry&Bourhis提出的最经典的语言景观定义,对石家庄主要商业街道——中山街的语言景观进行研究。
  一、语言景观研究历程
  在国内外已有的语言景观研究中,注重对理论的探索,如Ben-Rafel,Shohamy,et al.所使用的社会学理论,Hult提出的语言生态框架。国内的语言景观起步较晚,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总结,近年来,也开展了一部分实证研究,如李贻(2011)运用语言景观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北京路的非官方语言景观进行历时性研究,对比分析2008年与2011年所收集的数据,发现北京路语言景观的全球化倾向日益明显;聂 鹏、木乃热哈(2017)对西昌市彝文语言景观进行调查研究,以语言景观研究法为基础,调查西昌市老城区和商业区彝文语言景观使用现状及不同群体对此现象的认识。
  综上,语言景观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国外注重对理论的探索,国内一方面注重理论的探索,一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但大部分实证研究仅仅止于语言景观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很少学者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因此,本文以语言构建原则理论为框架,深入分析石家庄主要商业街道语言景观形成的原因。以期对相关语言景观研究提供帮助。
  二、理论框架
  本論文以地理符号学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Benrfael et--al提出的语言构建原则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山街的语言景观,展现其不同语言的使用情况,同时探讨形成中山街语言景观特点的原因。
  语言构建原则理论由 Ben-Rafael提出并发展,Ben-Rafael根据社会学理论提出四条语言构建原则理论:Goffman的凸显自我原则(presentation of self),Boudon的充分理性原则(good-reasons):权势关系原则(power relations),集体身份原则。
  三、研究背景
  石家庄,简称“石”,河北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北靠首都北京,古称“京畿之地”,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石家庄市各种体系完备,实力雄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家庄中轴线的中山路素有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之称。本文主要对中山东路的语言景观进行研究,全面了解其语言景观特点及背后成因。
  四、语料收集
  本研究对石家庄中山东路连续三个十字路口所有商铺招牌进行研究,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店铺的招牌都是拍摄对象,并采用观察,采访等研究方法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本次考察采用以一个商铺为整体记为一个标牌单位的计量方式,总共拍摄了 160个标牌单位。
  本课题主要关注的研究问题包括:1.石家庄商业街道语言景观呈现有何特征?(包括语种数量,语码选择,语码布局)2.石家庄商业街道语言景观形成原因是什么?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商铺招牌的语种数量
  对石家庄商业街道中山东路连续三个十字路口所有招牌进行一一拍摄,共收集160张。在收集的语料中,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独立的招牌。因此,如果商铺招牌只包含一种语言,此商铺招牌则为单语标牌。本文把所有商铺招牌按语种数量进行分类并分为单语和双语标牌如表1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石家庄商业街道中山东路语言景观中共有三种语言:汉语,英语和韩语。语言组合形式分为单语和双语语。其中单语模式所占比例为69%,双语模式占31%,双语趋势明显。在单语模式中,汉语占绝对优势,占62%。英语占38%。表明石家庄商业街道语言景观中虽然以汉语为主,但英语也占38%,接近40%。此外,并没有出现其他外语。我国相关语言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商铺招牌中使用何种外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我国享有一定声誉。在双语模式中,中英所占比例高达92%,中韩占8%。表明伴随石家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加强,人们越来越肯定英语的重要性,一些海外留学生的注入,尤其是韩国留学生,为语言标牌中语言种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单语模式中,一部分语言标牌中汉语与拼音共存(14%)。
  语言标牌中语言种类,数量及组合形式可以显示当地语言景观特点。而语言的具体分布情况也可以揭示当地语言景观特点。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描写语言景观语言具体分布情况(Ben-Rafael,Shohamy)本文采用Scollon 分析框架,语言的具体分布包括语言顺序,语言字体大小及语言置放。通过分析三方面,可以得知某地语言的凸显性及各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凸显性方面,Scollon(2003)提出两条界定原则:1.当多语垂直排列时,优先语码往往被置放于次要语码上面;2.当水平排列时,优先语码被置放于左边。此外,在字体方面,优先语码字号通常比次要语码大或粗。本研究课题语料收集大部分来自于商铺招牌,且以服装店为主(74%),语言置放不做阐述。   根据表二,可以看出汉语作为优先语码所占比重小于英语作为优先语码。英语作为全球语言,通常与高质量,高品位,时尚性相联系。而我们所采集的语料74%来自于服装店。店主或者标牌制作者想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此来展示自己商品的独特性。韩语作为优先语码的标牌数量数占比例为1%。
  表三中,我们得知,双语标牌中汉语语码大于其它语码的情况所占比重最大(41%),在外语中,英语语码占绝对优势。虽然商铺标牌中也包含有韩语,但韩语语码所占比重小,其字体也要小于其他语码。
  语言标牌中语言的顺序与大小是语言景观中出现的语言重要性的指示器。从以上三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作为通用语的汉语在语言景观中占据优势,出现频率位居第一,其字体大于其他语码的比重接近一半,表明汉语在语言景观中的强势地位。英语异军突起,单语模式中其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双语模式中占据92%。在语言标牌中英语作为首要语言比例高达55%,表明外语中,英语在语言标牌中已占据绝对优势。随着石家庄经济不断发展,外资的不断注入及越来越多留学生的涌入,英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尤其是商铺店主与标牌制作者。
  韩语也出现在语言标牌中,但所占比例较少,字体较少。
  根据所采集的语料来源,本文把不同的商铺进行分类并对语言在不同商铺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商铺招牌共分成5类:服装,餐饮,通讯,休闲娱乐及其他。
  无论是单语汉语的使用还是双语模式中汉语的使用,所有商铺招牌全部包含汉语。无论是在服装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等都出现汉语,而且一部分標牌还包含拼音。英语则主要出现在服装业中,这与英语所具有的时尚性,现代性内涵息息相关。
  除了分析所收集的照片语料外,还对当地居民,商铺店主及路人进行了随机访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石家庄商业街道中山东路的语言景观出现了单语汉语,单语英语,双语中英与双语中韩丰富的语码现象。但以单语汉语景观为主。双语模式中以中英为主。
  汉语为西江语言景观呈现得最多且最凸显的语码,表明汉语是人们在沟通交流中主要使用的语言。此外,各群体对汉语的认同度最高,表明汉语语言社会地位最高,体现了语言政策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地位的影响。
  英语为外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语码,各群体对英语的认同程度也较其他外语要高。由于英语国际化影响,英语象征着时尚、现代和地位。大部分商铺尤其是服装产业倾向于选择英语为标牌语码,以凸显其产品更时尚、更有声望和吸引力。说明大众对标牌语码选择更看中其是否能够带来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
  韩语在语言景观上的呈现少之又少,大部分群体对韩语的认同度不高。韩语对当地经营者来说缺少声望,此外,韩国顾客在当地出现频率少。
  六、语言选择背后的成因
  1、汉语的主导作用
  根据Ben-Rafael的语言构建原则理论的权势关系原则(power relations):强势族群通过各种资源对语言的使用加以规定,其语言比从属族群的语言更多的用在语言标牌上。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所占比重最大,汉语为国家通用语。我国相关语言法也做出明确规定:在广播、电影、电视用语;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企业事业组织名称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汉语的主导地位在中山东路语言景观中得以体现。同时在采访某一服装店铺店主时,他说出:“我们店铺的招牌特地请来其他人设计的,为了节省空间,招牌不能做的太大。一开始打算使用两种语言,由于空间不足,便舍弃了英语,如果不用汉语只使用其他语言,是要罚款的。就用了汉语主要为了凸显中国文化嘛。受国家语言政策影响,汉语居于强势地位,所有商铺招牌全部包含汉语(某些英语固定品牌除外)。
  充分理性原则(good-reasons):语言标牌拥有者通过了解观众的价值倾向及心理需求,使用被公众积极评价的语言。石家庄地处河北省境内,2017年常驻人口为1015万,当地店铺针对的消费者主要是中国人,使用人们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语言——汉语。某饭店老板接受随机访谈时说:在这地虽然也有外国人来,但那毕竟是少数,我们主要服务的还是国人,我们的招牌为了外国人能看懂特地写了拼音,再说如果把店名写成外语,外国人也不一定能懂,再整的中国人也不懂了,我们就没市场了。
  权势原则与充分理性原则解释了汉语在语言标牌中的主导地位。受国家政策影响及获得更多利益的驱动,汉语出现频率最高。
  2、英语的普遍使用
  根据我国相关语言法律法规,出现在商铺招牌,广告牌等公共场合的语言,在保证使用基本用语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其他外语。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哪种外语的使用。石家庄中山东路语言标牌中除了汉语的使用,英语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位。无论是其出现频率(38%)还是其字体大小(30%),都占据一定比例。相对于其他外语,英语具有明显优势。
  凸显自我原则(presentation of self):在语言标牌上使用有特色的语言,以此在众多的语言标牌中脱颖而出,获得路人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英语作为国际用语,在很多国家越来越普及。普遍对英语评价很高,认为其与高地位相连。许多商家为了吸引路人的注意,在招牌中使用英语以突显其独特性。我们对商铺招牌使用英语的店主进行了随机访谈:我们使用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的注意,还针对国内人,人们一般见到其他语种的使用,往往会联想到高质量,性价比高,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相对于只有一种语言的商店来说,使用英语给人感觉可能会更高档些。更具有竞争力。
  并随机对店铺里的顾客进行了访谈:虽然我不懂英语的意思,但感觉衣服款式更新潮些,质量更好些,选择空间比较大。
  与此同时,充分理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商铺标牌中英语的使用,使用大众普遍评价高的语言,以增强其竞争力,促进效益的提升。英语在中山东路标牌中已普遍使用,仅次于汉语。   在所收集的全部语料中,韩语标牌只在服装店出现了一次,对其店主进行了随机访谈:感觉近几年韩国服饰比较流行,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就在牌子上添了韩语。
  综上所述,石家庄主要商业街道中山东路语言景观中语码形式丰富,既有单语形式,也包含双语形式。汉语处于主导地位,英语也得到广泛使用。受国家政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权势原则,充分理性原则及凸显自我原则为当地语言景观特点的主要成因。集体身份原则没有体现。
  七、结语
  语言景观作为以书面语言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符号,是研究多语社会语言关系和权势地位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石家庄语言景观语言特征的考察,及对背后成因的探索发现,在中山东路既存在单语模式也存在双语模式。出现主体语言与其他外语共存的局面。但外语的发展状况呈现不平衡的现象,相对于其他外语,英语处于优势地位,仅次于汉语的出现频率。权势原则,充分理性原则与凸显自我原则则为当地语言景观特点的主要成因。表明其语言景观主要受国家政策,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影响。
  参考文献
  [1]Landry,R & R.Y.Bourhis.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 [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6(1).
  [2]Ben Rafael,E.Shohamy,M.Amara & N.Trumper Hecht.Linguistic landscape as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ace:The case of Isra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2006,3(1).
  [3]Jaworski,A.& C.Thurlow.Semiotic Landscape[C] //Language,Image,Space.London:Continuum,2010.
  [4]Cenoz,J.&D.Gorter.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minority langua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2006,3(1)
  [5]李怡,2011,語言景观研究法:对广州北京路的历时性调查。海外英语300-301。
  [6]聂鹏,木乃热哈,2017,西昌市彝文语言景观调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70-79.
  作者简介
  于之蒙(1993.11.03),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硕士,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紧密结合的新时代,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学效率以及成果。相对比较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将会成为未来高校教学的主流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日益成为国际人次的必备的重要能力。运用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正符合了培养这种人才的要求。  在全球知识化浪潮的冲击下,国内外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形式日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做到:第一是贯穿教学所有环节来全面渗透人地协调观,全路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价值观;第二是通过课内与课外活动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综合性;第三是从教学延伸与教材知识补充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第四是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的出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好的理清对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思想脉络,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体概述了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历史发展渊源;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立法现状;最后一部分对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立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构想建议。通过对三个部分的把握,从而可以更好的掌握共同财产制度的内涵并且促进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个人财产;立法完善  一、关于婚姻共
期刊
摘 要:“德”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话题。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所特有的思想性、语言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助力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重要性;途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
期刊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懒于课堂教学,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是一节课的基本结构,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学生能否在这一节课中的成长是衡量这节课效率的关键。所以时不待我,迅速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谈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
期刊
摘 要:現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财政经济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同时县域财政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在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主要对发展壮大县域财政经济进行理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县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财政经济;发展;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不断到来,财政经济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立足于儿童的认知规律与认知心理,从儿童发展需要要培养其鉴赏能力,其措施有:第一是以读带学强化朗诵,通过古诗词语言魅力来培养其鉴赏能力;第二是诗画结合简洁明了,通过具象情境的展示来培养其鉴赏能力;第三是直接感受体验美感,通过诗词儿童化演绎来培养其鉴赏能力。  关键词:儿童视角;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实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的目标,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的教育领域当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是专门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是现代高等教育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英语课程不仅是要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而且还要培养实际的语言技能应用能力,所以必须要颠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技能。本文将针对presentation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当中的运用展开初步的探讨,主要围绕presentati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金融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有很高的风险,因此如何处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传统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国情和目前中国经济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和创新,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国模式
期刊
摘 要: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我园构建实施生活课程,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问题出发以微主题的形式构建、实施幼儿园生活课程。本文基于我园从幼儿的问题出发开展课程的情况探析生活课程微主题的构建。  关键词:微主题;生活课程  一、概念定义  微主题:细小、精深的主题。  生活课程:根据幼儿实际生活中兴趣、需要和问题构建幼儿的学习、实践活动,并达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教育目的。  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