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让别人为你营销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426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捕捉公众的想象力
  某一天,商学院的学生回顾2007年上半年的营销事件时也许会发现,这将是苹果有史以来最佳的营销运动,甚至是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营销运动。iPhone,经过6个月来全球铺天盖地式的宣传炒作后,终于正式上市。而在此之前,iPhone的宣传已进入第二阶段,覆盖到地方电视台、边沿网络等。
  苹果究竟做了什么样的宣传才产生了这种轰动全球的效果?其实并不多。确切地说,它只是在2007年1月的发布会上由其CEO史蒂芬(Steve Jobs)简单介绍了iPhone的功能和外形。再者,便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广告位投放了一些广告。而真正意义上的宣传,也只是在产品正式发布前数周内才展开的一些较为广泛的大规模营销活动。
  你所想到的苹果,究竟是关于它的产品,它的领导人,还是那些痴迷其产品的粉丝呢?然而,苹果已经摸透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只能依靠过硬而新颖的技术型宣传,而并不是像其他竞争对手,如英特尔、微软或惠普等,投入巨额营销广告费用,这显然不是一个最佳营销方法。而在iPhone的宣传上,通过互联网Web2.0,苹果完成了一次接近完美的以低预算获得极高宣传效果的艺术演绎。
  “他们只是做了一个简单但足以掌握全局的工作─捕捉公众的想象力。iPhone让人们禁不住对它想入非非。”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吉姆拉汀(Jim Lattin),在一份电子邮件采访中表示。
  几乎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都会告诉你,传统的广告方式正在迅速转变。一些公司已经陷入了新媒体领域狂潮,它们在Second Life等虚拟世界里设立了专卖店,或举行草根性质的视频营销活动。
  但激情拥有强大而神奇的力量,它让营销变得更为简单。苹果就很好地利用了其忠实粉丝对其新产品资料的强烈需求作为iPhone营销活动的绝佳催化剂。
  全球著名市场分析学家、NPD集团分析师鲁宾(Ross Rubin)认为,一般而言,苹果总是喜欢在产品正式上市之前才对其进行公布,并启动营销策略,展开一系列宣传活动。但苹果这次并没有采取这一策略,因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批准iPhone上市销售的有关资料。
  苹果在公布iPhone时并没有披露太多资料。自2007年1月以来,iPhone粉丝“蜂拥”访问AppleInsider、The Unofficial Apple Weblog、MacRumors.com等与苹果相关的非官方博客网站,希望能够搜寻到与苹果和iPhone相关的信息。
  很显然,任何与苹果和iPhone相关的信息都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通过互联网,这些信息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不断追捧。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互联网网站和媒体也会主动对iPhone的资料进行传播,因为它们也需要iPhone为其带动流量或吸引读者。
  而苹果自己却闭口不谈,甚至任何与苹果尤其是关于iPhone的资料都被刻意隐藏起来,这就如同投资计划正在被华尔街投资者审核一般神秘,苹果官方就好像没有任何新产品推出一样。而另一方面,各大网站和媒体的炒作使iPhone以高频率广泛见于公众,随着iPhone的真正面目被传得扑朔迷离,iPhone的潜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进而也引起媒体的浓厚兴趣,它们愈加愿意参与到iPhone的报道中去。
  苹果选择了一个相当好的时机推出iPhone,正值Digg、Techmeme甚至Google News等内容聚合站点能够让用户方便地浏览大量的关于iPhone的新闻报道之时。而苹果所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时地透露一些信息而已,然后便可坐享其成,等待热卖的来临。
  但即使如此,传统营销也并不是毫无用武之地。苹果一直在主要的广播、电视及有线电视网络上投放广告,借此展示iPhone用户界面的完美;同时,也在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评论专栏投放广告,如《华尔街日报》的Walt Mossberg和《纽约时报》的David Pogue等,它们都有与iPhone相关的专栏报道。
  
  两阶段方法
  苹果的整个营销活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它必须满足其忠诚粉丝所认可的苹果产品的设计美学。在这一方面,苹果通过广告宣传展示了iPhone对其设计美学的孜孜追求。但与此同时,iPhone要真正做到作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能使手机产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智能手机,它还必须赢得更为广泛的市场认可。因为即使是那些iPod的使用者,对iPod狂热的人们,也并不会只冲着苹果就购买iPhone。
  苹果的目标消费群并不是那些目前已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商务用户。苹果的销售重点放在了那些仍未使用智能手机的潜在用户中。苹果通过强调iPhone是一款音乐播放机、掌式互联网访问设备、手机,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智能手机的使用行列中。
  苹果显然已经成功地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其专卖店遍布世界各地的大中城市乃至小城镇。这一点,令苹果的竞争对手甚至其他行业的人试图弄清楚,苹果究竟是如何铺设其销售网络的。但鲁宾认为,这其实很简单:当你卖的商品正是人们想要的,这显然更容易推销给他们。
  “其实几年前,iPhone的设想仍未公布前,已经有众多热爱苹果的用户对iPhone的出现进行猜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关注。”
  现在,苹果需要做的是,让那些对iPhone产生兴趣的人们,能真正伸出他们的双手对iPhone进行尝试,只有这样,整个销售流程才有可能得以完成。毕竟,即使是一些非常成功的营销活动,有时候也没能转化为成功的产品。
  但即使第一代iPhone未能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成功,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商学院的学生有一天可以从苹果这一完整的案例中,学习如何掌握消费者的期望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营销策略。
其他文献
就中国电视观众而言,2006年德国世界杯,除了成就“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黄健翔外,大家一定还记住了一个美丽的花店女老板与一句温馨的话:“114,有问题就问号码百事通吧!”  从上个世纪70年代114、115电话查询台建立,到1990年114台与115台合并之后的大力推广,再到去年中国电信对传统114业务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推出了全新的“号码百事通”业务,可以说,114顺利地完成了它从一位土兮兮的
期刊
2007年的夏末秋初,是北汽控股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与北京奔驰-戴克(以下简称BBDC)的高层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关于C级车国产化的问题,由于多次改变口风,呈现出多个版本,这一切源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分家。目前E级车低迷的销量和谈判三方的复杂程度(加入了分拆后的克莱斯勒集团),让BBDC这家合资企业陡然间有了许多变数。不仅仅是未来发展问题的不确定性,现实的市场业绩是令BBDC更为头疼的事情。  今年上
期刊
“2012年安利中国的销售额要比2006年翻一番,超过240亿元人民币。”郑李锦芬在许多场合如此强调她的决心。2006年是安利最敏感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这位安利中国董事长因为拿到直销牌照而悲喜交集。解决了最为关键的“准生证”问题,郑李锦芬终于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安利未来4年的销量了。  6年翻一番,到底是一个豪言壮语,还是一个保守的预计?如果拿安利近3年来的销售增长做一个比较,平均每年增长15%并
期刊
自1996年年底进入中国市场,欧莱雅在中国的10年包含着生动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主角之一便是兰珍珍。  9月25日,《新营销》记者在欧莱雅(中国)总部办公室见到了兰珍珍。也许正是她的亲切自然,同事们习惯称呼她“珍珍”,而并非“副总裁”的头衔。一身休闲装扮将中国的含蓄庄重、法国的浪漫时尚,非常和谐地体现在她身上。  兰珍珍出生在那个不重视知识的年代,毕业后从旅游公司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欧洲,继而到香
期刊
比起“女强人”、“企业家”等称呼,实际上,郑李锦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个“太太”。永远考究的衣着,精心设计的发型,以及略带香港口音的普通话,勾勒出这位成熟女人完整的肖像,再加上莞尔一笑时有几分神似邓丽君的亲切笑容,你一定很难想象,在这个女人身后,她领导着一个拥有十几万营销人员的庞大企业;你一定更难想象,面对家庭与事业的抉择时,她内心暗涌着的“贪心”与“野心”:“回头看看这些年走过的路,真的很难选择。
期刊
伴随着中央电视台黄金广告资源招投标又创新高,企业又在忙着制定明年的广告计划,于是又到了广告公司比稿的高峰期─是预测未来一年中国广告营销趋势的时候了。    一、全方位营销强化投资回报  广告投资回报向来备受广告主关注。明年广告主的投资回报要求将会是整体性的。随着媒体环境日趋复杂,企业想有效地接触消费者需要考虑更多的途径,不是“只通过媒体就能做到的”。所以,如何凸显对客户投入的回报,将成为各种营销渠
期刊
“所有注重客户的企业都在启动数据库营销!不掌握客户信息的企业,不会分析和利用客户信息的企业,都将在这一轮市场竞争中消失。”北京世纪微码营销咨询董事长兼总裁费建平说。  这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呢?可当传统营销理念由4P转向4C时,当大众广告时代在“窄告模式”的冲击下变得岌岌可危时,我们似乎无法理直气壮地予以反驳。事实上,数据库营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采用,成为其开拓市场的利器,也同样给国内企业带来
期刊
品牌到底值多少钱?品牌能带来多少销售额?这是两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对于双眼紧盯着“预算”和“目标”的营销经理人而言,品牌是一个比广告、推广及促销更玄乎的词汇,尽管他们不否认品牌的神奇力量。虽然大家每天都在念叨这个词语,但它却并没有受到高度重视,例如在大多数企业,品牌关联部门多是为销售而服务。一些长效的品牌策略,如果在某个时间段没有促进销售,可能就会被决策者弃用。为品牌烧钱,并不是中国企业的作风,但
期刊
众人把他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场面显得有些混乱。  已经快70岁的杰·亚伯拉罕颔首聆听,然后迅速地、逻辑缜密地回答。那些显得有些疯狂的“粉丝”们有的甚至是坐了好几个小时的飞机专程赶过来的。他们花费了3万元人民币,虽然他们大多是公司的董事、总裁、总经理级别的人物,可是3万元的听课费还是让他们感到物有所值,所以在他们看来,多提出一些问题并能够得到答案算是赚了。  可课后提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杰·
期刊
10月初,又一次来到福建泉州。  一位老板这样说:现在不是“造牌”的时候,唯有“借牌”,才有出路,才有更好的前途!  闽南人敢拼、爱学的精神我领略过。3年前,我初次踏上这片热土时,就被闽南人大造品牌的热情与执著所感染。难道现在他们的激情消退了?  所谓“借牌”,就是中国企业取得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授权,在特定的产品领域内,在国际知名品牌的指导、管理下,进行品牌的自主经营。如今,到了晋江,我才发现“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