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土地资源的几点建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述了我国土地污染现状成因及危害,并着重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保护食品安全、人民身体健康的几点建议,供有关管理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和发展农业经济方面作为参考。
  关键词:保护土地;污染防治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水、粮食这三个基本要素。通常空气,水质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可以直观显现出来,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土地的污染由于具有隐蔽性与滞留性的特点,短期内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旦爆发,其危害将比空气、水污染严重十倍甚至上百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在党的惠农政策指引下连年丰产丰收,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广大人民得到了实惠,迈上了小康生活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部分城市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盲目滥采滥伐,能源的过度浪费,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导致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下降,各种疾病、怪病发生,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恐慌。近年的空气中雾霾污染,2013年广西的贺江污染事件触目惊心。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再次唤醒全民环境意识。然而,土地的污染问题却没有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
  一、土地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分析
  目前我国土地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重,已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目前的“镉大米”事件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亿万群众的神经。其原因来自土地中的金属镉严重超标,蓄积在水稻颗粒中。土地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工矿业等人为活动造成。
  近年来,越是经济发达,农业丰产丰收的地区患癌症等疾病的人群越高,究其原因与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有关之外,更是受到有毒农产品的侵害。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品,而且农作物已产生依赖性,如不使农药、化肥,会导致农作物低产,甚至绝收。因使用有机肥见效慢,周期长等原因,农民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使化肥催生农作物,喷施农药消灭病虫,是普遍现象。若一家、一块农田不施农药,将遭受病虫侵蚀,造成低产。据调查我国华北某省农民家家都有一小块自留地种植的粮食、蔬菜施用有机肥,不打或少打农药,供自家食用,其他大部分责任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种植的农作物向市场销售,在化学品使用过程中进入土地生态系统,蓄积在粮食农产品中,尔后进入人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据调查,农民为使农作物高产,从播种种子到收割期间,分期使用化肥3到6次,为除草、灭虫、简易耕作过度依赖于农药。化肥大体分为氮、磷、钾和复合肥,主要成分含有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等有毒有害的化学元素。我国化肥平均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1.93倍。过度使用化肥,导致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土地肥力出现明显下降,全国土地有机质平均不到1%。长期滥用氮肥使土地酸化,磷肥中含大量镉等重金属,而土地酸化增加重金属在土地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农作物吸收,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重金属的危害。据专家介绍,化肥被农作物利用率在4%左右,其余大部分均成为污染物,污染了土地环境。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仅4.5斤多,现在是434.5斤,增长近百倍。
  农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人们利用它得到了部分增产后产生了依赖,抛弃了传统的锄地做法。不用有机肥、桔杆等养地措施,覆盖一层农膜就实现了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等目的。表面上既省时又省事,但实际上却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加速了土地的“死亡”,这无疑是“杀鸡取卵”。农膜废弃后,很少有人回收,致使其残留在15-20cm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最关键的是农膜很难降解,经研究,140多年还不能完全分解,令人担忧的是在降解过程中还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空气中。若从田地里捡出残留农膜就地焚烧,低温燃烧排放剧毒二恶英气体进入人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降解的恶性污染物。
  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先生曾对我国部分农产品生产区做过调查,不论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还是大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长期打药不少于3遍。从除草剂开始,到杀灭浆虫、青虫等,至少喷洒6次以上。我国每亩农田需用近1000克农药,且60-70%残留在土地里。用于杀虫剂农药有倍硫磷、敌百虫、敌敌畏、对硫磷、乐果、五氯酚、除草剂、莠去津等农药均为有毒有害化学品。河北一菜农告诫亲友不要吃市场上的韭菜,她说:“韭菜不但在生长期喷洒农药,而在收割上市前还打敌敌畏,打过药的韭菜叶挺拔碧绿,又增加分量。”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地里,也残留在农产品中,这样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登上人们的餐桌,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某公益组织曾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对家超市17中果蔬抽样检测发现,几乎所有样本都检出农药残留。最近媒体报道,山东潍坊姜农在种植姜的土地里撒使国家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剧毒农药神农丹,50mg神农丹就可致50公斤重的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到农药对人体危害极大。一份来自美国环保部门的研究证明,92种以上农药可致癌,90%杀虫剂可致癌,近年来,心脏血管疾病,身体亚健康患病人群剧增,呈普遍化并向年龄小方面发展,也可能与食品中农药残留有关。
  粮食生产于土地中,可见土地承载负荷已快崩溃边缘,远远超出了土地的自净能力。由此,防止土地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相当重要,也迫在眉睫。
  二、关于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几条建议
  当谈到土地污染,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政府环保部门。诚然环保部门承担着环境污染监管职责,但农业土地污染为典型面源污染,涉及到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畜牧、水利、质监、环保等多个管理部门。而且,土地防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强有力资金和科学技术支持。就目前环保部门机制能力来讲,很难完成土地污染防治工作。
  1、成立农业生态保护办公室
  在农业区县,可成立农业生态办公室。我国目前法律对农业保护管理职能划分不清,使农业土地环境整体性被分割管理。政府土地环境保护职能被分散在许多部门,环保部门与农业、林业、畜牧、国土资源等部门行政上是平级单位,各部门又都有相关法律和执法权,环保部门很难牵头、协调、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对土地环境都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且管理重叠,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机制实际上是有权无责。有利益时相互争夺,有责任时相互推诿、扯皮,这种不利于土地保护管理的体制,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益于土地的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由此,在党中央开展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中,我们建议农业区县政府成立农业环保办公室,统一领导、协调农业环保工作。下设土地防治科、农用化学品管理科、农产品质量监督科、法制宣教科、农业生态检验科。整合农业、林业、畜牧、国土资源、质监等重叠职能,各乡镇可设农业环保所负责乡、镇土地环境管理具体工作。
  2、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在以法治国的大前提下,农业环保工作也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开展工作。目前虽然我国现行有《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但对农产品管理,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土地修复等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因此,我们建议尽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细则,为土地保护提供法律武器。比如制定《土地污染防治法》《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法》《农产品质量法》《土地修复技术规定》《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农残检验技术与方法》等可操作性法律、法规。在制定法律,我们贯彻预防与治理结合的思想,强调从政府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源头上预防。由于立法的程序繁杂,周期也比较长,政府可先行制定一些部门规章,规范指导土地污染防治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土地环保和污染防治的社会培训,公开教育和广泛宣传,向民众宣传土地污染现状和危害,全面提升公民对土地环境风险防治和土地保护意识。目前,着重对农业环保管理人员进行土地防治工作培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同时在学校教育和党政干部培训中增强有关土地污染内容。还可采用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大范围科普宣传。
  3、加大土地污染治理的科研投入
  据国内专家研究得出:“即使在轻度污染的土地,要修复最快也要3-5年,且修复资金比较昂贵,每亩土地修复成本高达2万元以上。3年时间不施农药、化肥、农膜才能使现有土地脱毒。但将使土地出现三年低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土地治理技术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环保研究的热点。目前,土地修复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用物理化学法修复污染土地费用昂贵,而且还会导致土地结构破坏,生物活性下降和肥力退化等问题。植物修复因其高效、廉价而被重视,并逐步走向商业化,但该技术目前处于田间实验示范阶段。生物修复技术实施简便、投资少、对环境破坏小,但效率低,不适合重污染土地的修复。建议政府加大科研投入,重点开发针对我国土地现状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地修复实用技术。可借助各大高校的科研优势,依据有实力的科研学位,建立一批国家土地研究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同时,在调查、摸清我国土地污染现状,土地自净能力基础上加大对农药、化肥、农膜的科研投入。一是在保证丰产丰收的基础上,研究农用化学品控制量,研究毒量小,乃至無毒化学用品替代品,研究可降解的无毒农膜塑料,并尽快投入农业市场。加强农产品管理,采取疏、堵、结合措施。“疏”就是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开发种植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国家提高有机农机品价格,利用经济杠杆鼓励种植无害化农产品,弥补低产经济损失。目前,自由市场大米销售就有每斤2元到100元的不同价格。“堵”就是走农产品进入市场准入门栏。凡进入市场的产品,必须持有专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单,标明身份,否则不允许进入市场交易,一旦检查发现无合格证农产品对经销者依据法律、法规实施没收处罚等措施。这样可利于土地污染治理,农产品质量提高。
  总之,土地污染问题应引起国人的重视,采取必要、有效地防治措施,使我国土地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保证农业发展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陆泗进、何立环. 浅谈我国土地环境质量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6 VOL25No.3
  2.刘迎春、张俊梁.关于我国土地和地下水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C].天津市环保系统2009年度优秀调研成果汇编
  3.霍挑.化肥农药的滥用成为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罪魁祸首[N].谁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中国环境报.2013-6-26.第5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并且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 网络 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15.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无处不在,而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大力推行办公自动
摘要:  就建筑管道安装工程过程中,与其他工种相互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的几个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进行浅议。   关键词:管道、 安装、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中管道安装工程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土建主体结构、内外墙体砌筑或者机械加工制造、分析等设备安装完工后才进行的后续分部工程。但有些工作是同设备安装及土建工程一起进行
摘要:大坝安全监测是大坝安全运行性态和安全状态的耳目,是支持水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大坝 安全监测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在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还没有引起各方面应有的重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不仅带有普遍性,而且具有长期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和
【摘要】消能设计时水工建筑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不仅仅影响着自身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关系着周围其他建筑的安全和施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工建筑;消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水工建筑物消能设计的作用、常见的消能方式、新型消能方式做了介绍,对水工建筑物中组合式消能结构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水工建筑物消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结构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抗震性能被广泛应用,文章分析了结构施工中不同部位和施工难点等技术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施工技术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类似工程做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形势;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某工程占地面积2300 m2,总建筑面积13250 m2,地上12层。其中,一至三层商
摘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大坝,在这些巨大数量中,存在安全问题的大坝也占很大一部分。水库大坝安全因素主要有工程安全监测的设计、大坝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条件、大坝的施工和大坝安全监测的管理等方面,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主要运用监测仪器和人工观察对设计方案、地质水文情况、施工过程情况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合理、完整和具体。本文主要对大坝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大坝安全问题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小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作为小区内部的园林景观,则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除
摘要:本文就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园林景观建筑的类型、功能,并举例进行了说明,希望能为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探究提供借鉴。  关键字:景观建筑;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理想的园林设计景观应该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人为设计的自然景观,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游览的场所,为人们提供优雅的自然环境,景观
从日本园林的起源,类型,特点,简要概述了日本园林的历史,特点及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结合亚热带植物园中日式园的规划设计,对日式园林风格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探讨。并就我国目
摘要:作者针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并对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