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赏必罚,赏罚得当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非常看重赏罚的作用,认为赏罚是治国理政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舍此不能正确用人、整顿吏治,舍此也不能引导社会风气、管理百姓。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赏罚的作用,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唐太宗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a西汉宣帝时担任过丞相的魏相说过:“赏罚所以劝善禁恶,政之本也。”b晋代傅玄说:“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c清代顺治、康熙时的魏象枢(官至刑部尚书)说:“君主掌控国家的权力,莫大于赏善罚恶;国家考察管理官吏的制度,离不开用贤黜恶。”d上述言论,将赏罚称为国家大事、为政之本,视为治国权柄、君主权力的体现,话虽不同,道理卻相似,都是强调赏罚的重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赏罚,治理国家就失去了抓手,推行政令就难以畅通,国家领导者发号施令就不会有人听。
  一、发挥赏罚的功效,信赏必罚
  要想使赏罚的功效得到正常发挥,首先必须做到“信赏必罚”。周文王曾就赏罚问题进行咨询,姜太公回答说:“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就是说,使用奖赏者,贵在讲信用,该赏的一定赏,这叫“信赏”;使用处罚者,贵在必定做到,该罚的绝不姑息,这叫“必罚”。姜太公进一步说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做法,虽然只是用在了我们眼见耳闻的人和事上,但其影响却极深远,那些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都在无形中受到了教化。”a姜太公的这两句话,既提出了赏罚的原则——信赏必罚,也阐明了赏罚的功效——赏罚一人,教育众人。隋代王通将这一功效概括为“赏一劝百,罚一惩众”b。
  如果做不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甚至是赏罚随意,不高兴时该赏也不赏,高兴时该罚也不罚,那非但得不到正面效果,还会带来负面作用。所以,古人常常把重视不重视赏罚与能不能做到信赏必罚,作为判断事情能不能成功的根据。
  唐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与房玄龄等人谈论隋文帝的治国方法。房玄龄等认为隋文帝勤于朝政,不辞辛苦,应该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唐太宗却不以为然,指出隋文帝事无大小都由自己决定的做法,并不是好办法,而是败亡之道。唐太宗说,正确的办法是,首先用好人才,“选拔天下贤才,各安排一定官职,让他们考虑如何治理国家,各司其职”;然后是管好人才,“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这样一来,谁敢不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呢?又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c 唐太宗认为,选好人才之后,只要做到信赏必罚,国家没有治理不好的。
  与信赏必罚这一原则直接相关联的还有一些重要观点,如赏罚及时、明赏明罚、慎赏慎罚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信赏必罚。
  关于赏罚及时,柳宗元强调:“奖赏务必从快,然后才有鼓励劝勉的作用;惩罚也是务必从快,然后才有惩一儆百的作用。”a
  关于明赏明罚,李世民在《帝范·赏罚》里说:“用大张旗鼓的惩罚使人感到敬畏害怕,用公开的奖赏使人受到感化和教育。有了使人敬畏的力量,做坏事的就会惧怕;好的风气流行,做好事的就会受到鼓励。”b无论是赏还是罚,都要做到明处,公开进行,这样才能收到“奖罚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群众监督赏罚是否公正。前些年有些单位盲目学习西方国家所谓“送红包”的“经验”,把奖赏搞得神神秘秘、偷偷摸摸的,不但没起到“赏一劝十”的作用,还给实施者从中作弊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关于慎赏慎罚,古人认为,赏和罚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审慎对待,做到赏不虚施,罚不妄加。西晋傅玄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审慎地掌握赏和罚这两个工具,如果能使二者合理合法,不随意妄为,那么政权的威严和恩德就跟天地一样了。”c南朝宋颜延之说:“惩罚贵在慎重,不能滥施;奖赏贵在公正,不能偏私。惩罚滥施等于没有惩罚,奖赏不公还不如没有奖赏。”d
  二、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赏罚得当
  赏罚得当是奖励惩戒制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奖励得当,是说对一个人是否给予奖励,以及给予何种奖励,要根据其事迹的突出程度或贡献的大小,做到大功大奖,小功小奖,无功不奖。所谓惩处得当,就是对一个人的惩处要与其所犯的错误相适应,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处分规定为准绳,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荀子认为,做君王的政策应该是:“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a唐太宗讲得比荀子又进了一步:不但要做到无功不赏、无过不罚,还要做到“赏当其劳”“罚当其罪”,即赏赐的轻重应与其功劳大小相当,惩罚的轻重应与其罪过大小相符。他说:“赏当其劳,无功的人就会自然退下,不来争赏;罚当其罪,干坏事的人就都会感到害怕,有所戒惧。”b
  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大臣杜弼深受世宗高澄的信赖。有一次杜弼要领军出征,临行之时,世宗赐给他好马一匹,并一定要他讲一两条“政务之要”之后再走。杜弼用通俗的语言说道:“天下大务,莫过赏罚二论。赏一人使天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人服。但能(只要)二事得中(处理得当),自然尽美。”世宗高兴地说:“言虽不多,于理甚要。”c
  要做到赏罚得当,当然需要多种因素的结合,但关键是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公正公平是赏罚得当的前提。赏罚不当,问题大多出在没有做到公正公平上,或为亲疏贵贱(其中包括贿赂请托)所牵累,或为喜怒好恶所左右。魏徵对此最为反对,他在贞观十一年(637)给唐太宗的奏疏中说道:“做帝王的之所以要求赏罚标准全国统一,目的就是防止因为亲疏贵贱而出现轻重不一的问题。”“不该罚的乱罚,小人之道反而有了市场;不该赏的谬赏,君子之道则没了市场。”a北宋名臣包拯也强调:“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因私恩得到);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b
  唐太宗非常注意公正公平,他在奖赏时只考虑功劳大小,不论亲疏远近。贞观元年(627),唐太宗论功行赏,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均封为公,功劳并列第一等,实封食邑三千三百户。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曾被唐高祖封为淮安王,但当时是按老传统封的,凡是皇帝的兄弟和子孙,不管有无功劳皆封为王。按规定,淮安王李神通只能食邑五百户,他上奏说:“高祖起义的旗帜刚举,我就率兵前来响应。现在房玄龄等只是些舞文弄墨的人,却功居第一,我心里不服。”唐太宗重申了“赏当其劳,罚当其罪”的原则,然后说:“现在按功勋大小行赏,房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安定社稷的功劳。所以汉朝的萧何,虽然没有战场拼杀之劳,但有指导运筹全局之功,因此能够功居第一。叔父是朝廷至亲,我实在不是吝惜封赏,只是不能为徇私情就随便让叔父与功勋卓著的大臣同等封赏啊!”c唐太宗在实施惩罚时同样坚持公正公平,不包庇功臣之罪,不阿护故人之过。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犯罪,被判流放边疆。有人上书讲情说:“高甑生是过去秦王府的功臣,请宽容他的过失。”唐太宗说:“他过去在我王府的功劳,实在不能忘记。然而治理国家执行法律,标准必须统一;现在如果赦免他,就开启了侥幸之路。”a
  要想使赏罚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必须做到赏罚得当;要想赏罚得当,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对于这一道理,南朝齐崔祖思的一段话讲得很透,他在向齐高帝提出的一套治国方略中这样说:“赏赐不是越丰厚越好,所担心的是不公平;惩罚不是罚得越重越好,所担心的是不恰当。例如,甲的功劳少,乙的功劳多,却赏赐了甲而舍弃了乙,天下就必定有好多人不再为善了;丙的罪行重,丁的过失轻,却处罚了丁而赦免了丙,天下就必定有好多人不肯再改正错误了。这样的话,赏罚等于没做,根本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如果让人们看到,受罚的是平常受宠的人,受赏的是曾经有仇的人,那么杀一个人就会使全国震惊,赏一个普通人也会使全国高兴。”b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赏罚原则的精彩阐述!
其他文献
“尸”,甲骨文里象人屈腿蹲踞之形。古代祭祀,让活人坐在祭位上,以代死者,接受吊唁。尸与禄相连,成“尸禄”一词,意指无功而受禄,或食禄而不尽职:“非不眷恋明代,盖忧逼近死期,述度德量力之心,减尸禄素餐之咎。”(王禹偁《小  畜集》)  尸禄,用于内省则为自警。据《说苑》记载,虞丘子辅佐楚庄王“霸诸侯”后,谦逊退让,认为自己当令尹十年,“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于是向楚庄王推荐下里之
期刊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公文作品。这些公文不仅是中国文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古人心中,公文以其强烈的现实指向和独特地位,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影响后世。本期为您介绍的是北宋苏东坡的公文。在一般人眼中,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而苏东坡似乎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位心忧庙堂、情系黎民的政治家。那么,作为政治家的苏东坡,他的公文有哪些特点,其公文写作风格于今又有哪些借鉴意
期刊
街坊邻里遇在一起,相互打招呼,多半都会说一句:你吃了吗?如果与对方比较熟稔,往往还会再问一句:吃的什么饭啊?问话的人,其实并不真想知道你吃没吃饭、吃的什么,更不是要请你下馆子。他不过是同你打个招呼,以表示友好。这是中国百姓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礼节和风俗。  我由此想到,倘若有一天,邻里间的问候语改为“你读了吗?”“读的什么书?”那该是怎样一种令人振奋的情形啊!  在生产比较落后、经济生活水平比较低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家教传统的国度,阅读史书,经常能读到古人重视家教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很有  启发。  据《因话录》一书记载:唐代有个叫刘玄佐的人,在仕途上很有發展,曾经官至宰相。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和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有关。他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艰苦度日、戒骄戒躁,在他已经当上宰相之后,他母亲依然每月坚持织绢一匹。有人曾问她:“您的儿子贵为宰相,还用得着您每月织的这匹绢吗?”她回答
期刊
编者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为监督政府官员、维持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草创于秦代,此后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逐步完善。当前,党和政府大力反腐,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梳理和研究古代的监察制度,从前人那里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示,这对当今监察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廉洁政府的构建是有积极意义的。为此,今年本刊于“百家论史”栏目下设置专栏,邀请历史学博士
期刊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
期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事实上,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我们可以通过中华文化去展示民族精神,也可以透过民族精神去发掘中华文化内在的价值支撑。  一、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既是中国人修养的境界,更是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等,虽然对天的
期刊
9月,送走酷暑,迎来金秋。秋天,对不同的人而言,代表着不同的意象,或充满丰收喜悦,或感怀萧瑟凄凉……而“秋”的字形本身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成熟的果实红似火,是秋天里常见的景象;秋后火烧秸秆,是我国农村古已有之的习俗……似乎从这些角度都能对“秋”的字形做出解释。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追根溯源的话,“秋”这个看似一目了然的字形,确实存在着解释上的歧义。  “秋”字在甲骨文中写成或等形状。前一种字形很像一只
期刊
白马非马,赤兔非兔,雅蒜自然亦非蒜。  雅蒜是六朝时期人们对水仙花的惯用称呼。  水仙花之所以被称为“雅蒜”,大概是因为它未开花时的外形像极了蒜头。但既然是花,自然要比蒜高上一个档次,就算像蒜那也是“优雅的蒜”。  优雅的蒜与一般的蒜有着相似的鳞茎,球形多饱满,裹着一层或白或棕的膜,如同披着一件素色或棕色的薄衣,薄衣外有筷子粗细的嫩芽微拱而出,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水仙像蒜,但作用与蒜大不相同
期刊
阑干,不仅是古典诗性文明的一个符号,也是传统文人超越精神坎陷的依凭。凭着阑干,人们可以从困顿中翻上来,完成人生的最终淬炼。  现代旅游景点的玻璃索桥,悬挂着科技文明的魅力。游客游走于被玻璃隔绝的悬崖深谷之上,很容易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征服者姿态,把对象化的自然踩在脚底。而亭台楼阁上的阑干徙倚,则是传统中国融入自然的一种温和方式。人们的手脚可随意伸出阑干之外,掬一怀淋漓山色、水月空濛,或拍一拍阑干的尘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