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应是一味予人希望的“良药”——哪怕一时找不到治愈心灵痼疾的方法,但总该带给观众光明和温暖。戏剧,当然要挖掘人性的多样丰富——哪怕不惜把主人公投身魔幻的刀山火海。不过,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是否应该为了“激发”主人公的“潜在性格层面”而不惜“调侃”甚至“改写”特殊历史时期呢?任何特殊历史时期,都是人民的共同经历,跌宕起伏、忧喜参半、血泪交融、可能有“疤”……成熟的艺术家,应是一名心灵良医,应以尊重的态度、诚挚的情感、高超的技法,慈悲的心境,把作品化作敷在伤疤上的良药,抚慰最广大观众并给予他们力量、勇气以及尽可能充沛的正能量。华语戏剧著名导演赖声川、戏曲理论家蒋星煜以及著名编剧邹静之、万方等都不约而同地认同这一观点。赖声川说,“戏剧是展现病的,但是导演要怀着慈悲心,在里面放入予人希望的药。”蒋星煜认为,戏剧能治心病。邹静之曾表示:“真正的戏剧,要带给观众正面的思考,才能成为良药……”
貌似沉重的“消费”
特殊历史时期,并非特指“文革”十年,而是指国家、社会、人民都同时处于重大变革和转型的过渡时期。从1907年话剧(Drama,亦即更为专业的名称“戏剧”,在港台译为“舞台剧”)在中国诞生起,我们一起经历了民国时期(1912-1949)、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包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1956-1966)、“文革”十年(1966-1976)以及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其中都有一些时段属于此列。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台湾岛,从蒋介石携国民党部队于1949年撤退至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非一般的历史进程,也属于这一范畴。
近来,在上海这一全国戏剧市场最繁荣的码头,上演了一批各地制作的戏剧,把主人公安置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貌似具有反思人生苦难的深刻沉重感,也好像部部都票房飙红。而其实,这些剧目追求票房的手段,与以嬉闹方式“讨好”观众的喜闹剧并无本质区别——是在忽悠观众“消费”本民族的苦难。
这些来自各地的剧目,以“调侃”甚至“改写”的轻浮态度,利用中老年观众对如何展现这些历史时段的“好奇”抑或青少年对此段历史的陌生,行“绑架”观众视听、心灵和荷包之实。它们以集中负面要素,硬生生地揭开社会伤疤,血淋淋地展示给观众为“卖点”,让剧场体验尚不丰富的大量普通观众掏了钱、“着了道”,产生了两种危害性极强的精神误导——或顿感人生无望,活着无聊;或引发莫名激愤、价值偏差、族群对立。
悲剧变成了笑料
戏剧人、评论家认为,艺术创作者要有观照历史和时代的大局观,从人类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为什么要制造精神产品”。因为让观众误读历史、掏钱买绝望,而不给“解药”,要比让观众只掏钱看“三俗”,更有害于身心健康、社会健康。文学评论家杨扬对话剧《活着》的导演孟京辉为何要在当下改编余华同名小说的动机持有疑问:“评论家当然支持艺术家反思社会,但是要看在什么层面上反思。”他认为,该剧改编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成功。作为十分熟悉原著的评论家,他觉得该剧毫无悬念,“谁都能想象到接下来谁死了,那干脆让福贵也死了算了!最后,导演只能自己跑到台上,对观众说出主题——要昂扬地活。”“只要是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人,都觉得所谓荒诞、夸张、扭曲、变形,并没什么太大创新。”最令人反感的是在表现大跃进、“文革”等场面时,竟让一群穿着时尚、打扮妖异的青年男女一起跳迪斯科。台上一片“群魔乱舞”,台下一片嘻哈笑声。对此,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明确表达了不满:“与其把民族的悲剧当成调料和笑料,不如让在思想和艺术上更成熟的戏剧家来挑大梁。”现代戏剧谷艺术总监、戏剧教育家荣广润则认为,“虽然当下深入思考的戏较少,但是不能局限地以个人思考替代民众思考。”
荣广润的这句话也适用于《蒋公的面子》。这出由南京大学女大学生创作的剧目,围绕当年中央大学三位中文系教授是否要赴“校长”蒋介石的年夜饭展开——事实上,这从来都是一个传说。据为此熟读了30多本民国时期的著作、在图书馆查阅了几十万字资料的编剧透露,蒋介石到中央大学就任校长之职,是春节后的事,所以不存在“年夜饭”之说。如此情景设定,属于艺术加工。不过,该剧诞生之初,定位却是为南大(前身即中央大学)校庆所作的“校史剧”。该剧火爆之时,则被市场推手“助推”成当下争议事件的“参照系”。例如,原重大校长被任命为浙大校长,引发浙大校友会等质疑的一串风波。风波里,《蒋》剧中,蒋介石成为中央大学校长遭学界质疑的境遇,就被网民“平移”到浙大校长身上……此点,反过来刺激了该剧的票房。于是,历史与当下,两个层面的视听都被重度混淆。剧组为求高度关注而蓄意制造了被曲解的空间,且丝毫无意从争议中抽身。
艺术家最可怕的谎言,就是以挖掘人性之名,制造一台毫无人性之戏——还把它安置入特殊历史时期。由一批北京青年戏剧人编导演的《驴得水》,就是这样一出戏。中国话剧史专家丁罗男教授分析道,该剧里只有校长的女儿,这个20岁不到的女孩子是有人性的,其他角色都没有人性。民国时期,一群城里的教师到农村办学,为了多一人份的工资,把一头驴谎报成英语老师。不学无术的教育部长为谋求美方资助,前来面见名为“驴得水”的英语老师。美国捐助人也随后抵达。为了掩盖一个又一个谎言,这些人物的举动都像是缺乏性格和动因的小丑。为了让衣衫褴褛的农村木匠冒充洋气的英语教师,城里来的女教师甚至不惜“睡服”他——“她简直就是花痴!”丁罗男评价道,全剧看下来,唯一的好人就是捐助农村办学的美国人——他最有人性,最有爱心。但是,“对比起来,只有美国人有人性的话,那我太反感这样的设计了!”诸如“睡服”这样的小聪明充斥该剧,使得剧场里特别欢腾。但当一场群殴后,美国人面对舞台上追光照耀的一把镰刀与一把锤子相交的场面,惊呼“Incredible China!”(不可思议的中国!)时,这种把网络上的负面情绪活化于剧场的取悦方式达到了顶峰,并成为口口相传的“卖点”。
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海拥有全国最活跃、最繁荣的戏剧市场已得到公认,连年来,仅在沪上演的话剧剧目每年就有200多出,其中上海话剧中心以及本地民营剧团的剧目约占总数的四成,六成来自于北京、南京、山东、广州、深圳等地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与此同时,话剧市场迎来了1907年在中国诞生以来的“第二个春天”。有意思的是,港台地区的戏,倒多数是一味“良药”,如台湾果陀剧社的《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抢钱的世界》,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都在挖掘五味人生,展现人心终究向善的一面。当然,也有一些剧目值得注意——台湾电视综艺“大哥大”王伟忠制作、参演的《短波》,用其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讲述小时候偷听对岸敌台的故事……”
毛时安、荣广润等专家都认为,市场要繁荣,就要允许文化多元化,要有“理性的宽容”,但这是对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作品的宽容,艺术家不能把自身应肩负的责任推给“特殊历史时期”,结果让百姓绝望,让精神走向反面,让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时代以虚无化的基调博取观众的眼球。丁罗男还认为,剧场的艺术独特性在于,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通过几小时内激发观演情感的集体共融,来传递戏剧理念。那么就会产生马太效应,“正面的更加明亮,负面的更加灰暗。”因此,掌握了这一硬件优势和艺术话语权的戏剧家更应该高度珍惜、谨慎对待对这一艺术空间的掌控权,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力——事实上,中国教育普遍缺失戏剧欣赏这一板块,使得不少观众并不熟悉剧场表达体系。而不少编导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
戏剧评论家戴平说得更为恳切,“人民的艺术家应帮助观众寻找光明和希望,给予人信心和前进的力量。如果要把丑恶展示给观众,就要怀着治病救人的初衷,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剖析到位,并包扎好伤口”,否则就应和了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理念——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或者空留一片灰黑的无解。“而我们呈献给观众的现实题材作品,应该突出活着要有意义,做于国于民于己都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
貌似沉重的“消费”
特殊历史时期,并非特指“文革”十年,而是指国家、社会、人民都同时处于重大变革和转型的过渡时期。从1907年话剧(Drama,亦即更为专业的名称“戏剧”,在港台译为“舞台剧”)在中国诞生起,我们一起经历了民国时期(1912-1949)、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包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1956-1966)、“文革”十年(1966-1976)以及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其中都有一些时段属于此列。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台湾岛,从蒋介石携国民党部队于1949年撤退至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非一般的历史进程,也属于这一范畴。
近来,在上海这一全国戏剧市场最繁荣的码头,上演了一批各地制作的戏剧,把主人公安置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貌似具有反思人生苦难的深刻沉重感,也好像部部都票房飙红。而其实,这些剧目追求票房的手段,与以嬉闹方式“讨好”观众的喜闹剧并无本质区别——是在忽悠观众“消费”本民族的苦难。
这些来自各地的剧目,以“调侃”甚至“改写”的轻浮态度,利用中老年观众对如何展现这些历史时段的“好奇”抑或青少年对此段历史的陌生,行“绑架”观众视听、心灵和荷包之实。它们以集中负面要素,硬生生地揭开社会伤疤,血淋淋地展示给观众为“卖点”,让剧场体验尚不丰富的大量普通观众掏了钱、“着了道”,产生了两种危害性极强的精神误导——或顿感人生无望,活着无聊;或引发莫名激愤、价值偏差、族群对立。
悲剧变成了笑料
戏剧人、评论家认为,艺术创作者要有观照历史和时代的大局观,从人类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为什么要制造精神产品”。因为让观众误读历史、掏钱买绝望,而不给“解药”,要比让观众只掏钱看“三俗”,更有害于身心健康、社会健康。文学评论家杨扬对话剧《活着》的导演孟京辉为何要在当下改编余华同名小说的动机持有疑问:“评论家当然支持艺术家反思社会,但是要看在什么层面上反思。”他认为,该剧改编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成功。作为十分熟悉原著的评论家,他觉得该剧毫无悬念,“谁都能想象到接下来谁死了,那干脆让福贵也死了算了!最后,导演只能自己跑到台上,对观众说出主题——要昂扬地活。”“只要是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人,都觉得所谓荒诞、夸张、扭曲、变形,并没什么太大创新。”最令人反感的是在表现大跃进、“文革”等场面时,竟让一群穿着时尚、打扮妖异的青年男女一起跳迪斯科。台上一片“群魔乱舞”,台下一片嘻哈笑声。对此,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明确表达了不满:“与其把民族的悲剧当成调料和笑料,不如让在思想和艺术上更成熟的戏剧家来挑大梁。”现代戏剧谷艺术总监、戏剧教育家荣广润则认为,“虽然当下深入思考的戏较少,但是不能局限地以个人思考替代民众思考。”
荣广润的这句话也适用于《蒋公的面子》。这出由南京大学女大学生创作的剧目,围绕当年中央大学三位中文系教授是否要赴“校长”蒋介石的年夜饭展开——事实上,这从来都是一个传说。据为此熟读了30多本民国时期的著作、在图书馆查阅了几十万字资料的编剧透露,蒋介石到中央大学就任校长之职,是春节后的事,所以不存在“年夜饭”之说。如此情景设定,属于艺术加工。不过,该剧诞生之初,定位却是为南大(前身即中央大学)校庆所作的“校史剧”。该剧火爆之时,则被市场推手“助推”成当下争议事件的“参照系”。例如,原重大校长被任命为浙大校长,引发浙大校友会等质疑的一串风波。风波里,《蒋》剧中,蒋介石成为中央大学校长遭学界质疑的境遇,就被网民“平移”到浙大校长身上……此点,反过来刺激了该剧的票房。于是,历史与当下,两个层面的视听都被重度混淆。剧组为求高度关注而蓄意制造了被曲解的空间,且丝毫无意从争议中抽身。
艺术家最可怕的谎言,就是以挖掘人性之名,制造一台毫无人性之戏——还把它安置入特殊历史时期。由一批北京青年戏剧人编导演的《驴得水》,就是这样一出戏。中国话剧史专家丁罗男教授分析道,该剧里只有校长的女儿,这个20岁不到的女孩子是有人性的,其他角色都没有人性。民国时期,一群城里的教师到农村办学,为了多一人份的工资,把一头驴谎报成英语老师。不学无术的教育部长为谋求美方资助,前来面见名为“驴得水”的英语老师。美国捐助人也随后抵达。为了掩盖一个又一个谎言,这些人物的举动都像是缺乏性格和动因的小丑。为了让衣衫褴褛的农村木匠冒充洋气的英语教师,城里来的女教师甚至不惜“睡服”他——“她简直就是花痴!”丁罗男评价道,全剧看下来,唯一的好人就是捐助农村办学的美国人——他最有人性,最有爱心。但是,“对比起来,只有美国人有人性的话,那我太反感这样的设计了!”诸如“睡服”这样的小聪明充斥该剧,使得剧场里特别欢腾。但当一场群殴后,美国人面对舞台上追光照耀的一把镰刀与一把锤子相交的场面,惊呼“Incredible China!”(不可思议的中国!)时,这种把网络上的负面情绪活化于剧场的取悦方式达到了顶峰,并成为口口相传的“卖点”。
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海拥有全国最活跃、最繁荣的戏剧市场已得到公认,连年来,仅在沪上演的话剧剧目每年就有200多出,其中上海话剧中心以及本地民营剧团的剧目约占总数的四成,六成来自于北京、南京、山东、广州、深圳等地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与此同时,话剧市场迎来了1907年在中国诞生以来的“第二个春天”。有意思的是,港台地区的戏,倒多数是一味“良药”,如台湾果陀剧社的《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抢钱的世界》,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都在挖掘五味人生,展现人心终究向善的一面。当然,也有一些剧目值得注意——台湾电视综艺“大哥大”王伟忠制作、参演的《短波》,用其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讲述小时候偷听对岸敌台的故事……”
毛时安、荣广润等专家都认为,市场要繁荣,就要允许文化多元化,要有“理性的宽容”,但这是对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作品的宽容,艺术家不能把自身应肩负的责任推给“特殊历史时期”,结果让百姓绝望,让精神走向反面,让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时代以虚无化的基调博取观众的眼球。丁罗男还认为,剧场的艺术独特性在于,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通过几小时内激发观演情感的集体共融,来传递戏剧理念。那么就会产生马太效应,“正面的更加明亮,负面的更加灰暗。”因此,掌握了这一硬件优势和艺术话语权的戏剧家更应该高度珍惜、谨慎对待对这一艺术空间的掌控权,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力——事实上,中国教育普遍缺失戏剧欣赏这一板块,使得不少观众并不熟悉剧场表达体系。而不少编导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
戏剧评论家戴平说得更为恳切,“人民的艺术家应帮助观众寻找光明和希望,给予人信心和前进的力量。如果要把丑恶展示给观众,就要怀着治病救人的初衷,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剖析到位,并包扎好伤口”,否则就应和了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理念——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或者空留一片灰黑的无解。“而我们呈献给观众的现实题材作品,应该突出活着要有意义,做于国于民于己都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