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应如何表现特殊历史时期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应是一味予人希望的“良药”——哪怕一时找不到治愈心灵痼疾的方法,但总该带给观众光明和温暖。戏剧,当然要挖掘人性的多样丰富——哪怕不惜把主人公投身魔幻的刀山火海。不过,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是否应该为了“激发”主人公的“潜在性格层面”而不惜“调侃”甚至“改写”特殊历史时期呢?任何特殊历史时期,都是人民的共同经历,跌宕起伏、忧喜参半、血泪交融、可能有“疤”……成熟的艺术家,应是一名心灵良医,应以尊重的态度、诚挚的情感、高超的技法,慈悲的心境,把作品化作敷在伤疤上的良药,抚慰最广大观众并给予他们力量、勇气以及尽可能充沛的正能量。华语戏剧著名导演赖声川、戏曲理论家蒋星煜以及著名编剧邹静之、万方等都不约而同地认同这一观点。赖声川说,“戏剧是展现病的,但是导演要怀着慈悲心,在里面放入予人希望的药。”蒋星煜认为,戏剧能治心病。邹静之曾表示:“真正的戏剧,要带给观众正面的思考,才能成为良药……”
  貌似沉重的“消费”
  特殊历史时期,并非特指“文革”十年,而是指国家、社会、人民都同时处于重大变革和转型的过渡时期。从1907年话剧(Drama,亦即更为专业的名称“戏剧”,在港台译为“舞台剧”)在中国诞生起,我们一起经历了民国时期(1912-1949)、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包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1956-1966)、“文革”十年(1966-1976)以及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其中都有一些时段属于此列。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台湾岛,从蒋介石携国民党部队于1949年撤退至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非一般的历史进程,也属于这一范畴。
  近来,在上海这一全国戏剧市场最繁荣的码头,上演了一批各地制作的戏剧,把主人公安置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貌似具有反思人生苦难的深刻沉重感,也好像部部都票房飙红。而其实,这些剧目追求票房的手段,与以嬉闹方式“讨好”观众的喜闹剧并无本质区别——是在忽悠观众“消费”本民族的苦难。
  这些来自各地的剧目,以“调侃”甚至“改写”的轻浮态度,利用中老年观众对如何展现这些历史时段的“好奇”抑或青少年对此段历史的陌生,行“绑架”观众视听、心灵和荷包之实。它们以集中负面要素,硬生生地揭开社会伤疤,血淋淋地展示给观众为“卖点”,让剧场体验尚不丰富的大量普通观众掏了钱、“着了道”,产生了两种危害性极强的精神误导——或顿感人生无望,活着无聊;或引发莫名激愤、价值偏差、族群对立。
  悲剧变成了笑料
  戏剧人、评论家认为,艺术创作者要有观照历史和时代的大局观,从人类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为什么要制造精神产品”。因为让观众误读历史、掏钱买绝望,而不给“解药”,要比让观众只掏钱看“三俗”,更有害于身心健康、社会健康。文学评论家杨扬对话剧《活着》的导演孟京辉为何要在当下改编余华同名小说的动机持有疑问:“评论家当然支持艺术家反思社会,但是要看在什么层面上反思。”他认为,该剧改编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成功。作为十分熟悉原著的评论家,他觉得该剧毫无悬念,“谁都能想象到接下来谁死了,那干脆让福贵也死了算了!最后,导演只能自己跑到台上,对观众说出主题——要昂扬地活。”“只要是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人,都觉得所谓荒诞、夸张、扭曲、变形,并没什么太大创新。”最令人反感的是在表现大跃进、“文革”等场面时,竟让一群穿着时尚、打扮妖异的青年男女一起跳迪斯科。台上一片“群魔乱舞”,台下一片嘻哈笑声。对此,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明确表达了不满:“与其把民族的悲剧当成调料和笑料,不如让在思想和艺术上更成熟的戏剧家来挑大梁。”现代戏剧谷艺术总监、戏剧教育家荣广润则认为,“虽然当下深入思考的戏较少,但是不能局限地以个人思考替代民众思考。”
  荣广润的这句话也适用于《蒋公的面子》。这出由南京大学女大学生创作的剧目,围绕当年中央大学三位中文系教授是否要赴“校长”蒋介石的年夜饭展开——事实上,这从来都是一个传说。据为此熟读了30多本民国时期的著作、在图书馆查阅了几十万字资料的编剧透露,蒋介石到中央大学就任校长之职,是春节后的事,所以不存在“年夜饭”之说。如此情景设定,属于艺术加工。不过,该剧诞生之初,定位却是为南大(前身即中央大学)校庆所作的“校史剧”。该剧火爆之时,则被市场推手“助推”成当下争议事件的“参照系”。例如,原重大校长被任命为浙大校长,引发浙大校友会等质疑的一串风波。风波里,《蒋》剧中,蒋介石成为中央大学校长遭学界质疑的境遇,就被网民“平移”到浙大校长身上……此点,反过来刺激了该剧的票房。于是,历史与当下,两个层面的视听都被重度混淆。剧组为求高度关注而蓄意制造了被曲解的空间,且丝毫无意从争议中抽身。
  艺术家最可怕的谎言,就是以挖掘人性之名,制造一台毫无人性之戏——还把它安置入特殊历史时期。由一批北京青年戏剧人编导演的《驴得水》,就是这样一出戏。中国话剧史专家丁罗男教授分析道,该剧里只有校长的女儿,这个20岁不到的女孩子是有人性的,其他角色都没有人性。民国时期,一群城里的教师到农村办学,为了多一人份的工资,把一头驴谎报成英语老师。不学无术的教育部长为谋求美方资助,前来面见名为“驴得水”的英语老师。美国捐助人也随后抵达。为了掩盖一个又一个谎言,这些人物的举动都像是缺乏性格和动因的小丑。为了让衣衫褴褛的农村木匠冒充洋气的英语教师,城里来的女教师甚至不惜“睡服”他——“她简直就是花痴!”丁罗男评价道,全剧看下来,唯一的好人就是捐助农村办学的美国人——他最有人性,最有爱心。但是,“对比起来,只有美国人有人性的话,那我太反感这样的设计了!”诸如“睡服”这样的小聪明充斥该剧,使得剧场里特别欢腾。但当一场群殴后,美国人面对舞台上追光照耀的一把镰刀与一把锤子相交的场面,惊呼“Incredible China!”(不可思议的中国!)时,这种把网络上的负面情绪活化于剧场的取悦方式达到了顶峰,并成为口口相传的“卖点”。
  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海拥有全国最活跃、最繁荣的戏剧市场已得到公认,连年来,仅在沪上演的话剧剧目每年就有200多出,其中上海话剧中心以及本地民营剧团的剧目约占总数的四成,六成来自于北京、南京、山东、广州、深圳等地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与此同时,话剧市场迎来了1907年在中国诞生以来的“第二个春天”。有意思的是,港台地区的戏,倒多数是一味“良药”,如台湾果陀剧社的《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抢钱的世界》,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都在挖掘五味人生,展现人心终究向善的一面。当然,也有一些剧目值得注意——台湾电视综艺“大哥大”王伟忠制作、参演的《短波》,用其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讲述小时候偷听对岸敌台的故事……”
  毛时安、荣广润等专家都认为,市场要繁荣,就要允许文化多元化,要有“理性的宽容”,但这是对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作品的宽容,艺术家不能把自身应肩负的责任推给“特殊历史时期”,结果让百姓绝望,让精神走向反面,让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时代以虚无化的基调博取观众的眼球。丁罗男还认为,剧场的艺术独特性在于,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通过几小时内激发观演情感的集体共融,来传递戏剧理念。那么就会产生马太效应,“正面的更加明亮,负面的更加灰暗。”因此,掌握了这一硬件优势和艺术话语权的戏剧家更应该高度珍惜、谨慎对待对这一艺术空间的掌控权,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力——事实上,中国教育普遍缺失戏剧欣赏这一板块,使得不少观众并不熟悉剧场表达体系。而不少编导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
  戏剧评论家戴平说得更为恳切,“人民的艺术家应帮助观众寻找光明和希望,给予人信心和前进的力量。如果要把丑恶展示给观众,就要怀着治病救人的初衷,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剖析到位,并包扎好伤口”,否则就应和了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理念——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或者空留一片灰黑的无解。“而我们呈献给观众的现实题材作品,应该突出活着要有意义,做于国于民于己都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
其他文献
油画保存是油画修复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的目的是保持油画当前的状态。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会造成油画的损坏:  一、人为因素——在运输搬运包装过程中的不当折损、卷伤、刮划等等。  在包装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气泡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油画作品颜料层还处于比较“新鲜”的状态下,就用塑料气泡薄膜将油画作品进行了面贴面的包裹,导致外力挤压后所留下的印痕。在油画画面还未完全干透,颜料层尚处于“新鲜”状态下,气
期刊
中国文博界有这样一句话: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也许大多数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识也确实仅仅停留在,上海是座1840年开埠后发展起来的国际大都市,其实不然,上海的文化之根,可追到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5000多年的崧泽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良渚文化、距今3000多年的马桥文化、距今2000多年的吴越文化。而2001年发现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更是从实物载体上让人
期刊
世界宫廷级香膏珍藏展  奢华绚丽的外表,颠倒人心的香味,香膏美丽的外表又易于携带,轻轻一抹,可以让肌肤产生柔滑如丝缎般的质感,如今已跃升为时尚一代男性或女性必不可少的美丽武器。香膏吸引人之处不仅在于它的香气和功能,更在于它姿态各异的外包装。它们有的伪装成项链、戒指等配饰模样,有的高贵华美直追珠宝,有的甚至由象牙雕刻而成。香膏的意蕴丰富,含蓄内敛地在浮动间带出了那份高贵美态。它能使心慢慢萦绕引人入胜
期刊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下,急剧变化下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审美理念、观演方式也对戏曲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考验,而业内意识的六大“不足”,阻碍着上海戏曲的传承和发展。  本土业内对戏曲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不足  2015年初,《人民日报》相继发文认为:“要做到好的继承和创新,关键是要厘清具体的文化形态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因果逻辑,然后从中找到至今
期刊
玛莎·格雷姆是除伊莎多拉·邓肯外,最为中国人知晓的美国现代舞大师。她的“收缩—伸展”技巧在中国也几乎等同于现代舞技巧地被广为传播。但遗憾的是,除1983年美籍华人王晓蓝女士介绍格雷姆的真传弟子鲁斯·帕克斯为当时中国舞蹈的一代骄子华超、刘敏、王玫等舞者举办过短期学习班外,广大中国舞者和大众没有亲眼见过她的作品。这次国际艺术节,具有90年历史的美国玛莎·格雷姆舞团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格雷姆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期刊
前不久,傅谨的一篇旧文《向“创新”泼一瓢冷水》再度引发关注。文中认为“戏曲创新多半只是一种对传统不知不懂的掩饰”。对此,我能够理解其立论的语境和用意——创新过于泛滥、过于简单粗暴的戏曲现状,以及担忧有序传承的本钱可能不续而作出的策略性选择,但其观点,我不敢苟同。  对傅文的观点,马也在《对京剧发展的点滴思考》中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创新创造,成果不丰厚是一回事,要不要创造创新是一回事,怎么创新创
期刊
艺术本来是不需要批评的,但当艺术迷失了自身时,有人站出来,那必是赤诚的。当代的艺术就处于这样的情况,它们很多是“当代的艺术”,而不是“当代艺术”,甚至不是“艺术”,却打着“当代艺术”的名义。在由于体制的束缚、商业的操控、江湖的习气以及自身的浮躁等各种复杂原因所造成的鱼龙混杂的当代艺术生态下,幸运的是有张羽、伯林(Kunibert Bering)这样严肃的艺术家与批评家。我们不曾照面,但文字在此“相
期刊
传统戏曲生存艰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是戏曲自身没有及时完成向现代审美的转化。现在有些人以为传统戏曲就是夸张的脸谱,就是小嗓子演唱的声腔,就是杂耍,完全忽略了戏曲形式之内的生活内容和精神内涵,忽略了戏曲首先是用来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的文学艺术形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戏曲曾经在一种共识之下积极发展,那就是“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与“地方戏曲的都市化”。现代化不是要颠覆传统藐视经典,都市化更
期刊
谈论戏曲史、戏曲舞台、戏曲剧目、戏曲表演、戏曲批评,都离不开戏曲本体。他们是浸淫在戏曲中的表演者、管理者,对于戏曲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相信上海各大传统戏曲院团掌门人的各抒己见,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戏曲的希望和未来。“隔行如隔山”,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不同语言……文火对龚德曼先生的访谈,让我们看到到一个德国作曲家对中国戏曲的痴迷。他创作的中国京剧《夜莺》、《界碑亭》在德国获得成功;他对中国传统京剧的传承
期刊
眼下在台湾,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戏曲”都不怎么“传统”,却也在高度市场化的生态环境里“杀”出一片生机。然而在大陆,同样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戏曲,却因为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渐失传统;加上市场化取向的焦虑以及戏曲内在生命力的挣扎或混沌地求“传统”。  因而,在大陆舞台上,台湾的“传统戏曲”不“传统”;大陆的传统戏曲总体上求“传统”,极个别求“创新”—求“创新”的往往“惊起一滩鸥鹭”。  中国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