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南亚社会主义运动的态势分析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huo197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南亚地区温和、激进和极端三种类型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化发展态势,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亮点.在国家层面上,虽然南亚各国社会主义运动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的碎片化发展态势,但各种类型的左翼政党纷纷开展联合斗争,联合的稳定性也有所增强;在地区层面上,南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地缘空间格局明显增大,地缘重心呈现出从海洋到内陆的空间拓展趋势;在全球层面上,南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联系网络呈现出密集扩张的趋势,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扩张特点.总体而言,21世纪以来南亚社会主义运动的整体力量仍然不够强大,未来一段时期内大有作为的可能性较小,但其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悖论的社会,机器悖论和智能悖论就是其工业时代和智能时代的矛盾呈现.智能悖论是叠加了信息悖论的机器悖论,是资本主义进入智能时代后各种新旧矛盾的集约呈现,它表征了资本通过机器对自然力的占有进一步扩展为通过智能技术对科技力和数据资源的占有,从而使资本的剥削从时空向度、心理向度和感官向度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对活劳动的占有变得更加泛在、隐蔽和深重,由此全方位延展和加深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克服智能悖论对当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历史性贡献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系统地提出并论述了"两种生产"理论,将人类自身生产看作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并将其作为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内容去理解.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完善了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理论.第二,以"两种生产"理论为方法,分析了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本质及其演进的过程,进而从无阶级社会角度,揭示了私有制、阶级的历史起源,瓦解了所谓资本主义永恒存在的历史前提,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理论.第三,系统论述了国家的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建立的内在依据.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革命-爱国-复兴这条逻辑主线贯穿其中.在聚焦生产关系、揭露社会本质的马克思主义阶级结构理论视角下,革命统一战线是一个具有二分结构的救国联盟,其一致性在于斗争目标,其多样性在于属性定位;在着眼群体利益、反映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构成理论视角下,爱国统一战线是一个具有多层构成的民族整体,其一致性在于思想根基,其多样性在于利益诉求;在坚守底线原则、包容社会差异性的马克思主义完整阶级理论视角下,复兴统一战线是一个具有复合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是劳动方式的又一次质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分离,致使劳动者陷入失业进而沦为无用阶级的境地.人工智能极大地增加了物质财富,减少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但由于资本主义分配关系造成了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对立,工人的工资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致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和社会不平等加剧.人工智能极大地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但作为一种竞争手段,由于劳动资料的资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实践中形成了群众性原则.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群众性原则成熟完善的重要时期.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来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性原则是党报党刊的重要特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它和党报的党性原则是统一的.党报党刊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为群众服务,动员、组织、教育群众,向群众宣传、引导群众、向群众学习,理顺了党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群众性原则的具体实践还包括运用群众熟悉的标语、口号、公开演讲、歌谣、黑板报等形式进行革命传播,以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推动构建中越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时期中越关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符合两党的思想基础与价值依归,同时也具有坚实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动力.中越两国应凝聚思想共识,加强战略互信,克服现实障碍,以合作促发展,共同致力于构建中越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以服务于中越两国的现实需要,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又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构逻辑来看,党为人民并依靠人民执政,执政的理论依据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取得执政地位的主要方式是暴力革命,优化执政方式的关键在于明确执政职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建构逻辑来看,党在执政后仍需要革命的时代依据在于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大时代,能够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彻底革命性,革命方式包括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双重建构逻辑是内在
2021年6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百年党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在李达同志的故乡湖南省永州市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论文作者代表参加研讨会.
期刊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其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的根基,是中国国家利益观的精髓.正确义利观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尊重、维护和有益补充,也是对霸权稳定论的修正,对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狭隘的国家利益观的超越,更是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国家行为的反对和鞭挞.正确义利观是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它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促进人类共享和平与发展,符合全人类的发展利益,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正确义
数字劳动从物化逻辑转向数字逻辑而构建数字社会的整体架构,从而助推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建立.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的共谋,数字技术诱发数字劳动的产生,数字劳动促成了数字霸权的实现.数字帝国主义借助数字霸权在全球剥夺"剩余数据",并构建数字殖民体系,从而掌握对数字政治、数字平台和数字产权的全球控制权.数字产消主义是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产物,是数字劳动所形成的数字消费模式,使得数字消费由目的化转向工具化,从"真实数字需求"转向"虚假数字需求".数字自由主义潜伏着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骗局,数字资本在追逐资本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