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rcGis生成DEM并制作坡度图的方法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如何利用ArcGis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作业过程,探讨了坡度分级图的意义及制作坡度分级图的制作流程。
  [关键词]ArcGis;DEM;坡度分级图
  中图分类号:E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42-01
  坡度作为重要的地形定量指标,是土地利用分析的主要技術指标,更是实施耕地保护、退耕还林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工作中,采用人工量取的方式逐个图斑获取坡度信息,再对坡度、坡向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这种方法获取坡度数据耗时长、工作量大、精度低,数据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用人工计算的方法对坡度、坡向进行统计和分析精度低、效率低。因此,地图的数字化产品和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坡度、坡向分析方法逐步得到开发应用。
  DEM(DigitalElevationModel),即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高程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DEM的制作是通过对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要素可以由DEM直接或间接导出,如坡度、坡向等等,因此,DEM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DEM制作方法有:①由全野外测量数据构建。这种方法虽然精度非常高,但耗时长,成本很高,更新困难,应用范围也比较小;②将现有地形图数字化,生成数字格网模型。这种方法成本低、耗时短、更新周期短,应用范围广,但精度较低;③摄影测量和遥感的方法。即利用两相邻像对,在全自动摄影测量系统的支持下,通过输入地面控制点、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以及影像自动相关匹配,生成DEM数据。本文讨论的是第二种方法。虽然精度不如另外两种方法,但在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成本、周期,在实际工作中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ArcGis制作DEM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地形矢量数据转化成为ArcGis能够识别的格式并进行地理配准,然后采用 ArcMap中3DAnalyst模块里的Greate tin fromfeatures工具创建TIN,最后在该软件下的Arc/info模块中自动生成研究区的DEM。
  由于DEM数据特征点是由程序内插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检验其精度是否可靠。通常我们通过根据立体模形采集30个分布均匀检查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基础测绘数字高程模型技术指标的即可认为DEM数据是可靠的。
  坡度 、坡向是反映地形的两个重要因子。坡度是地形描述中常用的参数,是一个具有方向与大小的矢量。ArcGIS软件 自带的坡度计算功能,其坡度计算模型为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Horn算法),能够满足大部分情况的需要。主要步骤是:首先利用DEM数据计算各点的坡度值;然后利用ArcToolbox中的Reclass功能对栅格坡度数据进行坡度分级,生成栅格形式的坡度分级数据;最后采用 ArcGISToolbox工具箱中的Rastertopolygon工具将栅格坡度分级数据进行矢量化 ,生成矢量坡度分级数据 ,再对矢量化数据进行图斑综合 、界线平滑 、拓扑重建、数据裁切等处理 ,经整饰后,即为一幅矢量坡度分级图。
  这种利用ArcGIS平台结合DEM进行坡度计算,并生成坡度分级图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大量矢量地形图数据和软件功能的自动化处理,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容易更新的特点。在坡度分级图制作中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拓展了DEM的应用范围,更好的发挥了坡度分级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SunMicrosystems.SecureEnterpirseComputingwiththeSolaris8Oper
  atingEnvironment.3qW.sun.com/sotfware/whitepa—pers/wp—s8security/wp—s8security.Pdf.
  [2] 杜朝正.基于ArcGIS的坡度分析[J].资源与开发市场,2009,25(1):17-l8.
  [3] 马瑞尧,卢刚,赵小祥.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J].现代测绘,2004,27(4)35—36.
  [4] 陈杰,刘松林,张强等.基于AutoCAD数据构建DEM的应用研究[J].遥感信息,2006,(1):53—55.
  [5] 张彩霞,杨勤科,段建军.一种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方法ANUDEM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
  [6] 杜朝正.基于ArcGIS的坡度分析[J].资源与开发市场,2009,25(1):17-l8.
其他文献
[摘 要]草舍油田泰州组和阜宁组油藏主要分布于草南断块和草中断块,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试油试采和生产资料表明,油层分布受构造和储层双重控制,储层岩性物性控制油气富集,构造高低影响单井产量。通过综合地质分析,重新确定了各油组的含油面积,最终重新核算泰州组地质储量128.76×104t、阜一段地质储量100.7×104t、 阜三段地质储量120.56×104t。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气相色谱分析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本人根据多年的分析经验,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净化、采样、色谱柱以及一机多用等实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O65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394-02  气相色谱分析是石化行业大量应用的一项仪器分析技术,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需要样品量少、分析速度快,广泛应用在石化炼化行业的中间控制和
期刊
[摘 要]根据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嘉兴三期#7、#8机组(2×1000MW)超低排放改造利用管式GGH换热提升低低温电除尘效率的特点,研究分析烟尘浓度超低排放控制模型,保证机组烟尘排放浓度在设计范围内,实现超低排放。  [关键词]1000MW;超低排放;低低温电除尘;烟尘浓  中图分类号:TF5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12-03  前言  随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能源供应仍处于紧张的局面,能源开采特别是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利用效率以及环保性。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矸石充填采煤中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矸石充填采煤方法,重点分析了矿压显现规律,以期在和广大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我国煤炭开采作业技术和水平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矸石充填采煤;采场矿压;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P5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自喷井为地层压力足够将原油举升到井口以上的油井,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制约,而影响石油的正常生产,尤其是处在自然能量较低条件下的自喷井,各种不利于开采的因素就会更多,生产状况也就越复杂,而自喷井的自喷期及产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和限制,所以创新生产方式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提升采油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延长自喷井的生产生命周期。也只有针对各种制约油井自喷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
期刊
[摘 要]构造地质与水文地质是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因素。杨伙盘煤矿1998年3月建成投产,原批准煤矿面积7km2,地质储量0.32亿吨。形成30万吨/年生产能力。适逢煤炭市场疲软,该矿建成验收后即处于停产状态。2006年,国家发改委将杨伙盘煤矿二期改扩建240万吨/年规模项目列为该年度第一批煤炭产业升级改造项目。该煤矿大部分范围仅为普查程度,勘探程度较低,远不能满足煤矿改扩建的需要。据此开展杨伙盘煤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于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运用有效的检修技术,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作为电力电气设备的检修人员,本身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积累丰富的设备检修的经验,在实际的工作中,更有效的完成电力电气设备的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从软件架构的定义、为何需要为软件设计架构、架构设计的核心思维、软件架构设计的几个步骤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件开发;架构设计;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40-01  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中的地基,是一个软件系统中的核心元素,它决定了一个系统的主体结构、宏观特性和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特
期刊
[摘 要]本文浅谈了石油地质勘探的发展现状和石油地质勘探创新的探讨,以促进石油勘探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勘探;地质; 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2-01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油气资源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使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油气资源能力的提高任务巨大。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持
期刊
[摘 要]侏罗系齐古组为准噶尔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层系,其层序发育较完整,沉积相类型丰富。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录井及相关测试资料整体分析基础上,对车排子车60井区齐古组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研究区齐古组主要为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多旋回沉积组合,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北西和正北方向,为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为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相带,为该区进一步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