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伟琪,当代苏州玉雕大师,1956年生人,1973年进入苏州玉石雕刻厂工作,1980年就读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分校,1990年创立若水玉雕工作室。作品《白玉龙凤茶壶》获2007年“天工奖”金奖,《月夜观潮》获2009年“天工奖”铜奖,《南乡旧梦》获2010年“子冈杯”银奖,同年《湖光山色》牌获“百花奖”银奖,《汉宫秋月》获2011年“子冈杯”金奖,《东方神韵》获2012年“百花奖”金奖。
系列引言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火浣之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这段出自《列子·汤问》的文字恐怕算得上是有关“昆吾刀(又作‘锟铻刀’)”的最早记载了。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凤麟洲》中更加明确道:“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时至明朝,苏州制玉名师陆子冈名声大噪,其作品被称作“子冈玉”,与唐伯虎的画作一同被世人推崇为吴地风雅的代表。《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除了拥有如此精湛的艺术造诣,得心应手的制玉工艺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传,子冈先生制玉使用的正是昆吾宝刀,并自创了昆吾刀法。时至今日,这把带有神秘色彩的宝刀自然已经无处搜寻,陆子冈的制玉神技也失传久矣,再无传人。
尽管如此,这位举世闻名的制玉名家留下了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并激励着苏派玉雕日后的蓬勃发展。如今,苏州最为知名的两项工艺大奖均以他之名命名,可见其影响之绵长,意味之深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当代玉雕自然有诸多利器更甚昆吾宝刀,但苏派玉雕的风雅和精致依旧代代传承,继续发扬光大。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2010年的秋天,笔者在苏州参加藏书镇一处考古发掘工作期间,经师长介绍有幸认识了唐伟琪老师。他为人谦逊,儒雅中隐隐透着些许艺术家的随性,又散发着江南的惬意和从容,非常随和。对于笔者而言,唐老师可谓亦师亦友,除了向他学习了诸多制玉工艺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外,也常常在一起谈论关于历史、艺术和设计方面的话题,每每总能碰撞出一些有趣的火花。
可能和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大师”不同,唐老师是个很“时髦”的人,这不仅仅是指他的艺术创作,更多是指他的思维方式。除了传统制玉技法和东方艺术之外,他也长期关注西方艺术的发展,新材料和技术的应用,甚至还能操着一口稍显生疏的英语和外国同行进行简单交流。这很难让人把他与一个年近耳顺之年的传统玉雕大师的形象联系起来。
年少轻狂到厚积薄发
走上玉雕艺术之路,对唐伟琪老师来说可谓偶然又必然,仿佛是命运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般。
1973年,正值少年的唐伟琪来到苏州玉石雕刻厂,开始了学艺之路。让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整天坐在砣机前确实不易,更何况年少轻狂的他一度认为玉雕只是一种“手艺”,基本算是体力活儿了,与“艺术”简直毫无关系。玉雕加工车间环境简陋,设备落后,工作环境嘈杂,这一切都让他觉得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好在厂里的工匠师傅们相处和谐,经常在一起讨论至于技术和手法,学习氛围很好,这才让他稍微安心。“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来都来了,那就听天由命,先好好学着吧。”当时的他心高气傲,学习玉雕也只能算是权衡之计罢了。
直至1978年恢复高考,唐伟琪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经过刻苦地学习和备考,终于顺利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分校录取。讽刺的是,毕业时由于所学专业和当地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居然又被分配回玉雕厂。“当时厂里领导派我去干电工活儿,我这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以前本来就在玉雕厂学徒很多年了,现在反而变成电工了。再看看我那些毕业的同学都有比较体面的工作了,我也烦的厉害。”唐老师如此描述了当时的心情。
仿佛不甘于命运的戏弄,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他决定出去闯闯。就这样,他去往了深圳,希望到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取取经,开开眼。可能是从小学徒出身,过于根深蒂固,接下来尽管在深圳折腾了几年,目光却始终还是聚焦在玉器行业。不过与苏州当时的市场状况不同,白玉在深圳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空间,其中更不乏大量香港、台湾的优质买家。
或许是认命了,或许是觉得商机广阔,总之,原本就是玉雕工匠学徒出身的唐伟琪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定位和能力,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返回苏州后立即着手,成立了“若水玉雕工作室”。
术业专攻到精益求精
既然开始“自立门户”,总要考虑做些什么才行。早年在玉雕厂学习时,唐伟琪老师除了基本技术和工法外,也从老师傅处学习了大量古代制玉之法,特别是对春秋战国、西周、汉代等高古玉器有独到认识。此后他也亲自雕琢了许多仿古玉雕的“复刻”作品,并在原型上加以改进,深受同行好评。
如今,唐老师的作品形式以玉牌为主,题材包括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人物造型等。得益于儿时的书法功底,在玉器上进行书法雕刻也是他的拿手本事。他的作品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细微之处堪比发丝。建筑的一砖一瓦,水墨的一草一木,人物的眉目唇齿,任何细节都要精益求精。
“术业有专攻,玉雕的形式也非常多。山子、把件、人形、鸟兽,每位玉雕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当年我决定主要雕牌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小时候学过点书法,在玉牌上结合书与画应该能成为一种特色;第二,主要还是成本考量。”唐老师解释道。
确实,在那个年代,玉牌无论从材料还是人工成本考虑都相对经济,上手较快,这对于创业之初的唐伟琪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要想在这方寸之间体现天高云淡和苍劲雄厚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求制玉者技法娴熟,极尽精巧之能,还要考虑到平面作品的立体化效果,以及构图、视觉、空间的表现等诸多因素。
“技术和手法的进步没有尽头,活到老练到老,这没什么可说的。不过技术永远是为设计服务的,关键要看想表达的什么东西。当代玉雕已经发展得非常快,虽然不必随波逐流赶时髦,但很多传统设计和题材也要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是整个业内大家都在尝试和探索的方向。”唐老师这样描述了自己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确实,随着艺术品和传统玉雕收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收藏家开始活跃在行业内。他们与老一代藏家从知识结构、生活背景、时代风貌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暂不论孰高孰低,但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主流艺术品市场在题材、风格、市场定位等各方面随之产生变化。这种悄无声息地改变从历年的全国各地的工艺大赛和展览上就可见一斑。
就艺术创作本身来说,灵感来源多种多样,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品茗论道,唐老师总是在不经意间捕捉一些瞬间迸发的火花,并在他的设计当中加以尝试,就连和笔者之间的日常交流也不例外。除了书法、绘画之外,他也会积极探索,虚心学习诸如金银器、珐琅、紫砂等其它艺术形式的技术和设计,从中萃取精华并融入到玉雕创作之中。为了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唐老师也不时会前往世界各地考察采风,一览海内外各个门类,不同时期和文化的艺术品。
“这几年一批国外玉雕师来到中国,我和他们也交流过很多,互相学习。技法上,他们确实还不如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手艺成熟,但在制玉和抛光工具方面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另外,他们的设计思想和当代艺术理念可以给人很多启发。”唐老师如此总结了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感受。不仅如此,他还从世界各地收集了不少不同材质的玉料样本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他们的特性,并尝试从中获取灵感。勇于尝试,积极创新,这对于一个习惯了传统玉雕的艺术家来说实属不易,更别说为此要承担的技术和财务风险了。
此外,玉雕工艺,特别是这种堪比微雕的精工细作,对制玉者的身体条件要求颇高。艺术和技术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一位艺术家的黄金年龄也就是45到60岁之间这短短十几年。完全处于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玉雕事业的痴迷,唐老师在他的工作室里日复一日,静下心来默默创作,沉浸在艺术提升和技术突破的喜悦中。饶是如今他的玉雕作品已经全国闻名,买家都是趋之若鹜,一牌难求,他也从未急功近利,盲目扩张,依然还是平心静气地坚持自己的创作。
“我年纪也慢慢大了,现在非常有紧迫感。做这行就是很矛盾,年轻时候手艺不行,老了的时候手艺练出来了,有自己的艺术想法了,可惜眼力和手力却随着年龄增长开始下降。”唐老师感慨地说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至少吃喝不愁了。希望趁着现在身体还行,能多多尝试,争取做点精品东西出来,也不用管太多其它的,免得以后自己留下遗憾。”
(作者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系列引言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火浣之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这段出自《列子·汤问》的文字恐怕算得上是有关“昆吾刀(又作‘锟铻刀’)”的最早记载了。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凤麟洲》中更加明确道:“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时至明朝,苏州制玉名师陆子冈名声大噪,其作品被称作“子冈玉”,与唐伯虎的画作一同被世人推崇为吴地风雅的代表。《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除了拥有如此精湛的艺术造诣,得心应手的制玉工艺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传,子冈先生制玉使用的正是昆吾宝刀,并自创了昆吾刀法。时至今日,这把带有神秘色彩的宝刀自然已经无处搜寻,陆子冈的制玉神技也失传久矣,再无传人。
尽管如此,这位举世闻名的制玉名家留下了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并激励着苏派玉雕日后的蓬勃发展。如今,苏州最为知名的两项工艺大奖均以他之名命名,可见其影响之绵长,意味之深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当代玉雕自然有诸多利器更甚昆吾宝刀,但苏派玉雕的风雅和精致依旧代代传承,继续发扬光大。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2010年的秋天,笔者在苏州参加藏书镇一处考古发掘工作期间,经师长介绍有幸认识了唐伟琪老师。他为人谦逊,儒雅中隐隐透着些许艺术家的随性,又散发着江南的惬意和从容,非常随和。对于笔者而言,唐老师可谓亦师亦友,除了向他学习了诸多制玉工艺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外,也常常在一起谈论关于历史、艺术和设计方面的话题,每每总能碰撞出一些有趣的火花。
可能和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大师”不同,唐老师是个很“时髦”的人,这不仅仅是指他的艺术创作,更多是指他的思维方式。除了传统制玉技法和东方艺术之外,他也长期关注西方艺术的发展,新材料和技术的应用,甚至还能操着一口稍显生疏的英语和外国同行进行简单交流。这很难让人把他与一个年近耳顺之年的传统玉雕大师的形象联系起来。
年少轻狂到厚积薄发
走上玉雕艺术之路,对唐伟琪老师来说可谓偶然又必然,仿佛是命运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般。
1973年,正值少年的唐伟琪来到苏州玉石雕刻厂,开始了学艺之路。让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整天坐在砣机前确实不易,更何况年少轻狂的他一度认为玉雕只是一种“手艺”,基本算是体力活儿了,与“艺术”简直毫无关系。玉雕加工车间环境简陋,设备落后,工作环境嘈杂,这一切都让他觉得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好在厂里的工匠师傅们相处和谐,经常在一起讨论至于技术和手法,学习氛围很好,这才让他稍微安心。“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来都来了,那就听天由命,先好好学着吧。”当时的他心高气傲,学习玉雕也只能算是权衡之计罢了。
直至1978年恢复高考,唐伟琪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经过刻苦地学习和备考,终于顺利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分校录取。讽刺的是,毕业时由于所学专业和当地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居然又被分配回玉雕厂。“当时厂里领导派我去干电工活儿,我这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以前本来就在玉雕厂学徒很多年了,现在反而变成电工了。再看看我那些毕业的同学都有比较体面的工作了,我也烦的厉害。”唐老师如此描述了当时的心情。
仿佛不甘于命运的戏弄,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他决定出去闯闯。就这样,他去往了深圳,希望到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取取经,开开眼。可能是从小学徒出身,过于根深蒂固,接下来尽管在深圳折腾了几年,目光却始终还是聚焦在玉器行业。不过与苏州当时的市场状况不同,白玉在深圳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空间,其中更不乏大量香港、台湾的优质买家。
或许是认命了,或许是觉得商机广阔,总之,原本就是玉雕工匠学徒出身的唐伟琪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定位和能力,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返回苏州后立即着手,成立了“若水玉雕工作室”。
术业专攻到精益求精
既然开始“自立门户”,总要考虑做些什么才行。早年在玉雕厂学习时,唐伟琪老师除了基本技术和工法外,也从老师傅处学习了大量古代制玉之法,特别是对春秋战国、西周、汉代等高古玉器有独到认识。此后他也亲自雕琢了许多仿古玉雕的“复刻”作品,并在原型上加以改进,深受同行好评。
如今,唐老师的作品形式以玉牌为主,题材包括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人物造型等。得益于儿时的书法功底,在玉器上进行书法雕刻也是他的拿手本事。他的作品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细微之处堪比发丝。建筑的一砖一瓦,水墨的一草一木,人物的眉目唇齿,任何细节都要精益求精。
“术业有专攻,玉雕的形式也非常多。山子、把件、人形、鸟兽,每位玉雕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当年我决定主要雕牌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小时候学过点书法,在玉牌上结合书与画应该能成为一种特色;第二,主要还是成本考量。”唐老师解释道。
确实,在那个年代,玉牌无论从材料还是人工成本考虑都相对经济,上手较快,这对于创业之初的唐伟琪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要想在这方寸之间体现天高云淡和苍劲雄厚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求制玉者技法娴熟,极尽精巧之能,还要考虑到平面作品的立体化效果,以及构图、视觉、空间的表现等诸多因素。
“技术和手法的进步没有尽头,活到老练到老,这没什么可说的。不过技术永远是为设计服务的,关键要看想表达的什么东西。当代玉雕已经发展得非常快,虽然不必随波逐流赶时髦,但很多传统设计和题材也要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是整个业内大家都在尝试和探索的方向。”唐老师这样描述了自己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确实,随着艺术品和传统玉雕收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收藏家开始活跃在行业内。他们与老一代藏家从知识结构、生活背景、时代风貌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暂不论孰高孰低,但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主流艺术品市场在题材、风格、市场定位等各方面随之产生变化。这种悄无声息地改变从历年的全国各地的工艺大赛和展览上就可见一斑。
就艺术创作本身来说,灵感来源多种多样,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品茗论道,唐老师总是在不经意间捕捉一些瞬间迸发的火花,并在他的设计当中加以尝试,就连和笔者之间的日常交流也不例外。除了书法、绘画之外,他也会积极探索,虚心学习诸如金银器、珐琅、紫砂等其它艺术形式的技术和设计,从中萃取精华并融入到玉雕创作之中。为了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唐老师也不时会前往世界各地考察采风,一览海内外各个门类,不同时期和文化的艺术品。
“这几年一批国外玉雕师来到中国,我和他们也交流过很多,互相学习。技法上,他们确实还不如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手艺成熟,但在制玉和抛光工具方面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另外,他们的设计思想和当代艺术理念可以给人很多启发。”唐老师如此总结了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感受。不仅如此,他还从世界各地收集了不少不同材质的玉料样本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他们的特性,并尝试从中获取灵感。勇于尝试,积极创新,这对于一个习惯了传统玉雕的艺术家来说实属不易,更别说为此要承担的技术和财务风险了。
此外,玉雕工艺,特别是这种堪比微雕的精工细作,对制玉者的身体条件要求颇高。艺术和技术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一位艺术家的黄金年龄也就是45到60岁之间这短短十几年。完全处于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玉雕事业的痴迷,唐老师在他的工作室里日复一日,静下心来默默创作,沉浸在艺术提升和技术突破的喜悦中。饶是如今他的玉雕作品已经全国闻名,买家都是趋之若鹜,一牌难求,他也从未急功近利,盲目扩张,依然还是平心静气地坚持自己的创作。
“我年纪也慢慢大了,现在非常有紧迫感。做这行就是很矛盾,年轻时候手艺不行,老了的时候手艺练出来了,有自己的艺术想法了,可惜眼力和手力却随着年龄增长开始下降。”唐老师感慨地说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至少吃喝不愁了。希望趁着现在身体还行,能多多尝试,争取做点精品东西出来,也不用管太多其它的,免得以后自己留下遗憾。”
(作者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