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补偿:幼儿任性行为的意义分析

来源 :教育导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luoyanyu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幼儿任性行为成为很多教育者经常遭遇的难题。它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的建立。据此,通过典型案例的现象学分析,幼儿任性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其对“完整性缺失”“真实性缺失”以及“主体性缺失”的补偿。教育者应该正确理解幼儿任性行为背后的意义,适当满足幼儿任性行为内含的合理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合理方式补偿自我缺失。
其他文献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深入探究大班音乐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研究运用CLASS课堂评估系统对某幼儿园六个大班开展的30个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观察评估,并利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努力营造积极氛围,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存在教师的敏感性偏低、缺少对幼儿及时的关注和支持,教师主导音乐活动、忽视幼儿参与音乐体验的主动性等不足。文章提出可行性建议:教师要观察幼儿,及时回应幼儿的需求;适时“退后”,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体验;恰当引导,关
新高考改革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的重要举措,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自主性选择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进而推动中等教育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对比历次高考方案,分析新方案的执行困境,使用政策执行模型和访谈等方法,探究执行困境背后的原因。高考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专业兴趣、职业选择等进行科学选科评估,提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建立“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有效调控选科合理性等解决策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目标。
近年来学习品质成为国际学前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对学习品质的概念与构成要素尚无定论,尤其是对学习品质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缺乏深入探析,进而导致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知识技能与学习品质的观察识别和有效培养缺少明确的依据。学习品质与知识、技能在概念范畴、发展特点、迁移范围、指向功能上都存在一定区别,但对于幼儿来说,其学习品质与知识、技能的概括性均较低,都倡导基于互动的主动学习和意义建构,并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为此,幼儿学习品质与知识、技能应成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目标,在具体培养活动中,学
对学生欺凌产生的原因从学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因素等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并反思近年来我国学生欺凌防治政策和各地治理学生欺凌政策的情况,提出全员预防是学生欺凌防治的重点和关键,并从九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建议。
幼儿园主副班教师间配合良好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编制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幼儿园主副班教师契合度现状》及《幼儿园主副班教师契合度影响因素》问卷,确定主副班教师契合度有观念契合、行为契合、态度契合三个维度,影响因素有个人特质、园所氛围两方面。对辽宁省内的552位主副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研究发现,幼儿园主副班教师契合度总体水平较高,行为契合维度得分最高,态度契合维度得分最低。主副班教师契合度各维度水平在年龄、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岗位和园所性质上差异不显著。在影响因素上,个人特质、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以“产业变革、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谋划人才发展;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引领,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凸显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教学过程改革,激发人才供给活力;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夯实人才供给基础;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型实训实践基地,形成政校企合作三位一体供给格局。
劳动品质是幼儿精神世界丰盈的媒介,是幼儿园劳动教育走向纵深的关键。因未能清晰认识到这一价值向度,致使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普遍存在有“劳动”无“品质”的教育偏失问题,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的“窄化”和“泛化”两种倾向。文章提出幼儿园劳动教育要从纯粹的劳动实践走向有品质的劳动教育需要视野上的三个转向:从关注“劳动”转向关注“幼儿”,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关注“当下”转向关注“发展”。
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重要性的认知,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研究得出,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和重要性认知并不一致,主要关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参与是提高幼儿家长满意度和重要性认知的关键,参与的教育功能可以提高幼儿家长参与能力,整合功能则可以促进各方形成一致意见。为提升幼儿家长参与水平,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建议设计实施“双线程多层次幼儿家长协商参与”制度,拓宽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途径和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
模式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儿童具备一定的重复性模式能力。研究选取134名4-5岁儿童进行了重复性模式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多数4-5岁儿童具有较好的模式复制、填充和延伸能力,但在模式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方面的能力较弱,仅少数儿童能够对模式的内在规律进行清晰的自我解释。基于此,在早期数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儿童关注重复性模式的核心单元,采用适宜的语言进行模式描述,并鼓励儿童进行模式的多元表征。
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的组织形式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打破常规同龄班级限制开展混龄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考察其内涵和目标、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我们可以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混龄劳动教育:目标上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地进行混龄,活动内容上合理地归类,实施上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