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之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随机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例和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归通络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后,半身不遂(下肢)、言语蹇涩或不能言语、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疗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风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 疗效观察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随着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不断地深入研究,治疗该病已取得明显疗效,尤其中医药独到的治疗方法,更为此病的治疗开辟了方便之门。近年来,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中药制剂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9月100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全部来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均符合1995年中華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5.5岁;病程2-24周,平均14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辩证标准;②符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诊断标准;③病程属恢复期(2周至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6分且<23分的轻、中型患者;④年龄35~75岁,性别不限;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出血者、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者;②合并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有出血倾向且凝血指标异常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尿素氮(BUN)≥正常值上限1.5倍,或肌酐(cr)异常];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者,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⑥近4周内使用过已知对主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者;⑦近1个月内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试验药物芪归通络口服液,药物组成:黄芪20g,当归15g,三七15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5g,牛膝15g,鸡血藤15g。
1.3给药方法治疗组芪归通络口服液,1支,3次/d,连用28天。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性观察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中医症候疗效。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所有疗效指标在用药前、用药第(14±2)、(28±2)天各记录1次。
1.4.2生化检查:治疗前和试验结束当日分别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与肾功能(ALT、AST、Cr、BUN)。
1.4.3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包括对临床症状、血压、心率等临床体检结果,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所有不良反应的记录和评价。
1.5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痊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指数≥95%;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治疗指数<95%;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治疗指数<70%;无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指数<30%。
1.6统计学分析应用CDAS 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分析
2.1.1中医证侯疗效:纳入符合方案集(PPS)统计的共计100例,见表1。
2.1.2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的疗效:治疗后2组半身不遂(下肢)、言语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安全性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共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通过对100例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应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后可显著减轻中风恢复期的各项症状,在恢复肢体感觉、语言功能;改善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试验证明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风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 疗效观察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随着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不断地深入研究,治疗该病已取得明显疗效,尤其中医药独到的治疗方法,更为此病的治疗开辟了方便之门。近年来,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中药制剂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9月100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全部来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均符合1995年中華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5.5岁;病程2-24周,平均14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辩证标准;②符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诊断标准;③病程属恢复期(2周至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6分且<23分的轻、中型患者;④年龄35~75岁,性别不限;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出血者、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者;②合并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有出血倾向且凝血指标异常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尿素氮(BUN)≥正常值上限1.5倍,或肌酐(cr)异常];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者,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⑥近4周内使用过已知对主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者;⑦近1个月内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试验药物芪归通络口服液,药物组成:黄芪20g,当归15g,三七15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5g,牛膝15g,鸡血藤15g。
1.3给药方法治疗组芪归通络口服液,1支,3次/d,连用28天。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性观察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中医症候疗效。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所有疗效指标在用药前、用药第(14±2)、(28±2)天各记录1次。
1.4.2生化检查:治疗前和试验结束当日分别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与肾功能(ALT、AST、Cr、BUN)。
1.4.3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包括对临床症状、血压、心率等临床体检结果,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所有不良反应的记录和评价。
1.5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痊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指数≥95%;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治疗指数<95%;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治疗指数<70%;无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指数<30%。
1.6统计学分析应用CDAS 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分析
2.1.1中医证侯疗效:纳入符合方案集(PPS)统计的共计100例,见表1。
2.1.2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的疗效:治疗后2组半身不遂(下肢)、言语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安全性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共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通过对100例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应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后可显著减轻中风恢复期的各项症状,在恢复肢体感觉、语言功能;改善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试验证明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