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多层软土地基固结的路堤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多层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的梯形荷载作用模式,基于Boussinesq理论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以及多层地基的边界条件、连续性条件及初始条件,求解多层地基竖向一维固结方程,进而根据有效应力原理与库伦强度定理,建立地基中任意点处抗剪强度与点固结度的关系,并将其引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条分法中,给出了基于Fellenius法、简化Bishop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的考虑地基固结的路堤-地基整体稳定系数及最危险滑面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固结度的增大,稳定系数呈非线性增大,最危险滑面切入地
其他文献
依托美国交通技术中心(TTCI)加速试验线(FAST)中的大运量环线(HTL),构建重载铁路现浇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试验段,对泡沫轻质土路基压缩变形、基底沉降及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
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的有效计算范围很短,随机不平顺的影响相对较大,直接的耦合动力计算结果难以反映最不利情况。梁端伸缩装置变形主要表现为中短波不平顺,对行车安全性产生影响。以一座1500 m级超大跨度斜拉-悬吊协作体系公铁两用大桥为例,从轨道平顺状态及车辆动力响应两方面,确定轨道形位评价、车桥动力仿真分析的计算工况和评定标准,并基于此标准对该公铁两用大桥梁端伸缩装置的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梁端伸缩装置附近区域的轨道平顺状态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存在共同作用的概率,提出了分级管理的原则,对上
为研究T肋被加劲板的受压局部稳定性能,考虑被加劲板宽度的变化,设计制作了2个Q345钢材强度和2个Q420钢材强度的焊接T肋加劲板试件进行被加劲板局部稳定轴压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破坏模式、失稳模态以及荷载位移曲线进行验证,采用6种尺寸的被加劲板局部稳定计算模型,分析了材料本构模型、简化焊接残余应力、局部初始几何缺陷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被加劲板局部稳定简化计算公式,并与各国规范稳定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被加劲板局部稳定试件与有限元模型均在试件1/2高度附近发生局部屈曲,平均应力-应变曲线总体趋
以成都—自贡高速铁路下穿天府机场段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土体-跑道三维空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飞机起降滑行时车体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验证了轨道
根据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伸缩缝变形特性,制备了其专用的环氧沥青填缝密封胶,开展了拉伸性能及黏结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环氧沥青填缝密封胶应力-应变关系和失效模式,并对比了其与硅酮、聚氨酯填缝密封胶耐老化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沥青填缝密封胶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0℃时密封胶破坏前随应变增加应力近似呈线性减小,温度高于0℃时随应变增加应力不断增大直至破坏;环氧沥青填缝密封胶失效模式是其与混凝土基材之间产生离缝;环氧沥青填缝密封胶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紫外老化和浸
为评定轨道几何动态检测超限值的准确性,基于GJ-6型轨道几何检测系统对国内某线路进行动态检测,根据动态检出超限值进行地面复核试验,分析动静态检测差异。结果表明:GJ-6型轨道几何检测系统检出超限在现场均有静态超限存在,项目一一对应;根据动静态检测差异,数据误差在合理的可控范围之内,检测数据准确,可以有效指导线路养护维修。
针对浅埋隧道上方进行软土地基处理造成隧道变形问题,依托深圳机场T4航站区真空预压试验段工程,采用负压固结理论,按照三向加载、卸载方式模拟分析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对隧道的影响,并对施工期间隧道变形进行监测,研究真空预压期间浅埋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较小,隧道变形可控;三向加载方式模拟值与实测值较吻合,负压固结理论更符合实际施工情况;隧道变形相对于加载有一定的滞后性,变形以竖向位移为主,隧道顶部竖向位移略大于底部。
地下水负效应分析是隧道风险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均有关系。本文以山岭长大深埋燕山隧道为例,通过合理概化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涌水位置及涌水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针对燕山隧道,预测精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数值法、经验公式法、裘布依公式法、佐藤邦明公式法;佐藤邦明公式法预测值严重偏大,是实测值的2~3倍;裘布依公式法预测值不足实测值的一半,严重偏小;数值法预测精度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仅相差10%左右。建议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采用地下
以一座隧道区间道床板上拱离缝为背景,基于高速列车-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系统空间振动理论,建立了道床板上拱的损伤动力模型,计算了道床板上拱维修前后的车轨系统振动响应。对维修前的轨道结构进行伤损评级,对维修后的轨道结构进行动力学评估,并与维修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行速度与列车的安全性有直接关联,道床板上拱在速度300 km/h时振动效应明显,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最大值分别为1.92和0.90;速度为160 km/h时列车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最大值分别下降到0.33和0.51。损伤后的轨道结构伤损评级定为Ⅳ级,
以一座在建(48+80+48)m铁路连续梁桥3#墩的球型支座为例,分析支座变形原因,提出单墩顶升梁体更换支座的整治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顶升高度时的梁体应力,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支座更换时梁体的安全顶升高度。结果表明:支座下座板异常变形是由砂浆垫层局部区域支承强度不足引起;在3#墩处顶升梁体对相邻两侧梁体应力影响较大;施加二期恒载前后在3#墩处顶升5~30 mm时梁体顶底板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建议梁体顶升高度取2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