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亮出你自己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眼我已经在澳大利亚留学了快7年了。当年我出国的时候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小少年。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张罗,别的事不说,连煎一个荷包蛋都不会。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直接说出“我不行”
  
  刚到澳洲时,我寄宿在一家爱尔兰人的家里。那家的主人是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她带着两个孩子,一个13岁的女孩,另一个男孩刚10岁。我刚搬进她家的时候,英语很臭,无论她们问我什么问题,我都说Yes。她们实在很纳闷:你为啥什么都是Yes?我只好吞吞吐吐地说刚来澳大利亚,说英语我不行。他们笑了,说这有什么呢?来,我们从头开始。她们就用最简单的英语来跟我说,教我一些日常用语,有时还连比带画,用上肢体语言。
  没多久,我的英语听说能力大大提高,也和她们一家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了,特别是和澳洲妈妈。我特别记得有一次睡觉前我向她说晚安,她走过来亲了我一下,弄得我怪别扭的,那天我也第一次在国外感受到有家的温暖,有妈妈的爱。澳洲妈妈白天上班,下班回来还要给我和她的两个孩子煮晚餐。所以我有空就会帮她做一些家务,减轻她的负担。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煮饭、洗碗筷、洗衣服等家务活。
  
  超越以往自我
  
  3个月后由于转学,我搬出了这个温暖的家,我过了语言关,开始和其他澳大利亚的学生一起上课了。
  澳大利亚高中的课程和中国的完全不一样,它们的课程非常系统化,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你一定要读哪一科,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并且每一科都是按照学生能力的强弱来分班。还有一点很不同的是,澳洲的课堂,是一个随时可以讨论、可以交锋的战场。有时候一个问题竟用一节课时间来讨论。所以澳洲学生上课时都恨不能多说两句,拼命表现自己,哪怕是言之无物或者错误百出也无妨。
  记得头一次在课堂上发言时,我的英语说得磕磕绊绊,憋得满脸通红浑身是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越是急于说明白,越是不知怎么说。尽管这样,同学们都听得十分专心,教室里一片寂静,没有人不耐烦,更没有人嘲笑。
  我知道这样的课堂尴尬,对于每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经历。因为这里还不单单只是外语水平的问题,当你提出问题时,你要考虑中澳两国文化背景及两种社会体制下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当你表达思想时,你不能再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多半要先将自己的见解在脑子里翻译成英文,再用英文表述方式预习一遍,然后才能提出来。
  而你一旦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你就会感觉自己超越了一个以往的自我。因为万事开头难,只要是敢于做了,就能达到和老师、同学交流的目的了。
  
  以强带弱有诀窍
  
  接着我就要在我的强项—数学上展开攻势。数学教材中使用的英语较规范,词汇量比较少,有公式,图表对照,最容易理解。澳洲的高中对学生数学的要求比较低,在我们国内数学学得很一般的同学,到了澳洲与同年级的学生相比,都要胜人家一筹。
  我的数学成绩原来就很好,很快我就成了班上的数学能手,一些澳洲同学经常让我给他们讲解有难度的数学题。我呢,通过给同学讲数学题,英文水平也得以大大提高。这样,我用数学上的明显优势,带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使我的学习兴趣更浓,自信心也更强。真是“味道好极了”。
  没过多久,我在课堂上越来越活跃了。很快,我学会了如何上课记笔记,在国外上课记笔记只需要记住精华部分,到了考试时,只参考平时的笔记就行了。记一手好笔记很重要啊,也要有技巧,千万不要为了记东西而忘了听课,因小失大。回到家里一定要认真整理一次当天的笔记,归纳出重点。
  在澳洲学校,考试比较注重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创造性也很重要,不强调死记硬背。如果把中国的死记硬背的读书习惯带到国外来,那你的成绩一定会吃亏的。
  现在我已经是悉尼大学的四年级学生了。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对后来的弟弟妹妹们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被世人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不丹王国,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千百年来,由于巍峨的群山隔断了与外界的交往,使得不丹淳朴的民风和生活习惯得以保存,以至于在许多外国人的眼中,不丹着实有些“怪”。  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头,我看到不丹女子身穿齐脚踝的“基拉”裙;男子都宽衣肥袖,上身穿着名为“果”的传统长袍,挽着雪白整齐的袖口,下着齐膝裙和长筒袜。据当地人说,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东
期刊
天空只有一颗太阳,太阳总有照不到的地方,而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阳光的沐浴。  冬至刚过,便下起了大雪,路面上的积雪有半尺厚。  不出几日,太阳照得到的,人们常常行走的大路小路便平坦起来,只留得星星点点的雪渣和冰茬。 然而,当你踏上一条人迹罕至,太阳照不到的小路时,便会发现这里依旧是冰雪覆盖,厚厚的雪层被偶尔路过的骑车人压出一道道冰辙。 走在这样一条冰雪小路上,我联想起昨晚与一位伦理学女博士的通
期刊
总有人喜欢问我,你为什么要离开,你为什么要远行,为什么总是要放弃身边的风景,去到远方,即使那是一条不归路,即使那条路上有可以预见的艰辛,你仍然还是要背着包上路,候鸟一样在每个异乡里飞。   我沉默。   是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向着远方的,就像现在走在一条街上。这条街在罗马城的东边,是我走过的罗马最宽阔的一条街。街的中央有人摆着摊在卖各种工艺品。从这条街一直往下走,就会觉得走到了意大利人最真实的日常
期刊
在列宁格勒住着一对中年夫妇。丈夫是政府的一位官员,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尽管他来自农村,又没有文凭,然而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了许多年,加之他爱动脑子,使得他见多识广,有时他能在一些场合发表演说,甚至可以同不少专业人才进行学术辩论。可是,有谁能相信他妻子却目不识丁?尽管她和丈夫一起从乡下来到城市,可仍是个文盲,她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丈夫每次谈到此事都替妻子犯愁,可是其妻却满不在乎。  “亲
期刊
在公司茶水间捧着大号马克杯,或者在办公底楼的星巴克抢一只沙发喝咖啡,前者好像在老板设置的加油站加油,提神而已;后者则通常是体验集市型嘈杂,毫无情趣可言。喝咖啡正在变得越来越迅捷和程序化,音乐则是让咖啡存下时间使其变得缓慢的一种可能。  不见得缓慢的音乐就适合咖啡的,喝酒倒应该听极慢的曲子。喝咖啡需要片刻慵懒和忘却的感觉,节奏轻快的曲子最适合。咖啡馆里通常会选Bossa Nova做背景音乐,如果能听
期刊
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鹰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等我回到家里,发现已有访客来过
期刊
你的财富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  英国伦敦有一家著名的医院——汤普森急救中心。在这家医院的大楼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的身躯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说这句话的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1936年,他在英国演出时因患心功能衰竭被送进了这家医院。抢救他的医生使用了最先进的药和医疗器械,但最终仍然没有能够挽救他的生命。他的疾病起于肥胖,他腰围6.2英尺,体重385磅。他在
期刊
多年前,从国营单位出来,我进入的第一家私企是个艺术品公司。我发现老板整天和员工们谈诗论艺,好象视金钱如粪土。  不料,不到三个月,老板对我们的脸色就渐渐变得很冷漠了。忽有一天,全体员工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说:“公司不是请客吃饭的地方,公司是以效益为核心、以金钱为目的的……”接下来,就宣布了一批员工的辞退名单,我也在其中。  一下海,就呛了一口,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尽管他可能跟你志趣相投,尽管有时还
期刊
我不止一次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我们曾有过朝夕相处,艰难度日的时光,父亲对我是慈祥的,也是严厉的,但是总是不能像母亲一样亲密。直到有一天我站在父亲墓前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实在对父亲了解和理解的太少了,因为我实在很少与父亲面对面的交谈和交流,所以如今我只能永远面对父亲一直远去的背影思念和怀念他。在这里,背影不仅是父亲的影像,更是一种失去的久远的历史情感的象征,能够唤起我们对人生永恒的追悔。不错,人们都怀
期刊
新生代白领,是指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期出生的职场中人,他们是在知识经济波澜壮阔的背景下进入职场的,他们以不同于父辈的新鲜气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低薪休闲族    如果几年前他们还被视为异类的话,起码现在新人类们的声音已经响亮起来了,这源于他们的自信,还有长辈们的宽容。和上一代比起来,他们并不希望上班有着那么沉重的生存意味。  他们经常休假或辞职,然后独自穿行名山大川,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