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1日~3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00多所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和园长参加了会议。
大约五年前,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等召集全国二十多所幼儿园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议题为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尤其把重点落在加强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上。几年来,参会的幼儿园分别对幼儿园的表演区、民间工艺区、种植区、养殖区、炊事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区域活动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出版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研究丛书”。① 课题组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之后,认为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和活动多样性的研讨,以不断提升资源的多样化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因此,本次大会在梳理和分享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化、生活化、游戏化,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大会特邀内地和港台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出席,聚焦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主席孔美琪博士介绍了当前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学前课程领域的专家虞永平教授等通过主题报告的形式阐释了对学前课程及课程资源的认识,内地的18所幼儿园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来自台湾的周淑惠教授和来自香港的黄书诚教授也分享了各自在台湾和香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一、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资源对于幼儿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幼儿获得多样化经验的重要性。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同伴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新经验。本次大会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探讨。
1.关于资源意识的树立
东北师范大学姚伟教授在她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不足是当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她指出,如果用发现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即使是阳光、空气、水,也可以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她以日本幼儿园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资源开展教育为例,谈了如何树立资源意识。虞永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教师要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需先转变资源观念。他强调要用“过程意识”引领幼儿园课程改革,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有趣一点,有效一点。
2.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在主题报告中特别指出,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成为课程资源,资源必须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和改造,充分解读,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以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切合幼儿发展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成为课程资源。她强调了乡土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图画书资源三类为许多幼儿园所普遍重视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大会安排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所幼儿园分四个会场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还安排了参会代表参观南京的五所幼儿园,让代表们能从多个角度直接感受到不同幼儿园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如,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乡土资源、图画书资源,创建田野课程、种植课程,开展饲养活动、炊事活动,建设幼儿博物馆……不同幼儿园的实践遵循的是同样的理念,即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的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目的的活动。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不必花大钱去买很多精美的成品玩具,也不必照搬照抄别的幼儿园的做法,重要的是根据自身实际,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身边的资源。
二、关于区域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基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次大会就区域活动的价值、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1.关于区域活动的价值
虞永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强调:必须明确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性。他提出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三个内涵:一是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中要充满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精神;二是应该充分保证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这是儿童的权利;三是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尽可能采取游戏的方式,真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周淑惠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区域活动的六大功能,香港教育学院黄树诚教授在其主题报告中也强调了区域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
2.关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周淑惠教授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提出教师的鹰架可以成就幼儿高品质的游戏。她提倡师幼共构高品质的游戏,即基于幼儿兴趣开展游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则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需要并给予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内化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邱学青教授的主题报告专门论述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指导的问题,涉及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活动中的观察和引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和提升等问题。虞永平教授也强调,重视“过程”并不意味着抛弃“目标”,所谓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三位专家的发言肯定了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也澄清了当前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的问题。
在分会场的经验分享环节和幼儿园观摩环节,多所幼儿园分别展示了各自挖掘自身拥有的课程资源,创建民间工艺区、表演区、种植区、养殖区、炊事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区域活动的实践。如江苏无锡市港下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引导幼儿收集各式纽扣、瓶子等建设幼儿博物馆,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操作;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让幼儿接触自然,感知生命的成长;山东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将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玩出了新花样……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诉说着资源的魅力,多样的活动见证了幼儿的成长。周淑惠教授和黄树诚教授也分别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台湾和香港开展区域活动的经验。
针对一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存在的困惑,大会还安排了专家咨询专场,教师们就区域环境的创设及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察、指导、评价等问题和专家们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在大会闭幕式上,虞永平教授指出,关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研究将会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希望几年后再来召开一次这样的研讨会,进一步总结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期望通过多层次的研讨,能更好地总结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经验,能发现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问题,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对策;能深化对课程资源和教育活动多样化的共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指明方向。
大约五年前,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等召集全国二十多所幼儿园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议题为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尤其把重点落在加强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上。几年来,参会的幼儿园分别对幼儿园的表演区、民间工艺区、种植区、养殖区、炊事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区域活动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出版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研究丛书”。① 课题组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之后,认为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和活动多样性的研讨,以不断提升资源的多样化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因此,本次大会在梳理和分享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化、生活化、游戏化,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大会特邀内地和港台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出席,聚焦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主席孔美琪博士介绍了当前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学前课程领域的专家虞永平教授等通过主题报告的形式阐释了对学前课程及课程资源的认识,内地的18所幼儿园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来自台湾的周淑惠教授和来自香港的黄书诚教授也分享了各自在台湾和香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一、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资源对于幼儿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幼儿获得多样化经验的重要性。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同伴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新经验。本次大会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探讨。
1.关于资源意识的树立
东北师范大学姚伟教授在她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不足是当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她指出,如果用发现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即使是阳光、空气、水,也可以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她以日本幼儿园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资源开展教育为例,谈了如何树立资源意识。虞永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教师要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需先转变资源观念。他强调要用“过程意识”引领幼儿园课程改革,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有趣一点,有效一点。
2.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在主题报告中特别指出,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成为课程资源,资源必须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和改造,充分解读,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以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切合幼儿发展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成为课程资源。她强调了乡土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图画书资源三类为许多幼儿园所普遍重视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大会安排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所幼儿园分四个会场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还安排了参会代表参观南京的五所幼儿园,让代表们能从多个角度直接感受到不同幼儿园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如,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乡土资源、图画书资源,创建田野课程、种植课程,开展饲养活动、炊事活动,建设幼儿博物馆……不同幼儿园的实践遵循的是同样的理念,即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的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目的的活动。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不必花大钱去买很多精美的成品玩具,也不必照搬照抄别的幼儿园的做法,重要的是根据自身实际,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身边的资源。
二、关于区域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基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次大会就区域活动的价值、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1.关于区域活动的价值
虞永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强调:必须明确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性。他提出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三个内涵:一是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中要充满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精神;二是应该充分保证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这是儿童的权利;三是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尽可能采取游戏的方式,真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周淑惠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区域活动的六大功能,香港教育学院黄树诚教授在其主题报告中也强调了区域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
2.关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周淑惠教授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提出教师的鹰架可以成就幼儿高品质的游戏。她提倡师幼共构高品质的游戏,即基于幼儿兴趣开展游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则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需要并给予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内化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邱学青教授的主题报告专门论述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指导的问题,涉及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活动中的观察和引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和提升等问题。虞永平教授也强调,重视“过程”并不意味着抛弃“目标”,所谓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三位专家的发言肯定了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也澄清了当前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的问题。
在分会场的经验分享环节和幼儿园观摩环节,多所幼儿园分别展示了各自挖掘自身拥有的课程资源,创建民间工艺区、表演区、种植区、养殖区、炊事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区域活动的实践。如江苏无锡市港下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引导幼儿收集各式纽扣、瓶子等建设幼儿博物馆,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操作;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让幼儿接触自然,感知生命的成长;山东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将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玩出了新花样……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诉说着资源的魅力,多样的活动见证了幼儿的成长。周淑惠教授和黄树诚教授也分别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台湾和香港开展区域活动的经验。
针对一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存在的困惑,大会还安排了专家咨询专场,教师们就区域环境的创设及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察、指导、评价等问题和专家们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在大会闭幕式上,虞永平教授指出,关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研究将会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希望几年后再来召开一次这样的研讨会,进一步总结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期望通过多层次的研讨,能更好地总结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经验,能发现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问题,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对策;能深化对课程资源和教育活动多样化的共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