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①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_joh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单一授课形式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出发,逐步剖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实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41-01
  初中生处于一个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在思维层面,初中生开始逐渐摆脱小学生式的知识接受型思维—— 感性思维。在知识层面,随着初中生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积累,初中生对学习的知识本身产生一定的兴趣偏向,其主观意愿开始偏向于抽象性思维的知识。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養学生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初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借助数学知识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创新精神。
  1 初中数学知识的特点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实践性、丰富性和探究性三大基本特点。
  首先,书本知识都是理论知识,而数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该做好相应的教学设计,从初中数学课本的知识点出发,依托常见的实例讲解,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从日常生活入手做好教学设计是初中数学知识实践性特征的内在需求,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引起初中生的共鸣,促进初中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
  其次,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初中数学教师对于课本上知识的传授不能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而应该整体把握数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展开课堂教学,以便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系和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最后,探究性作为数学学科的基本特性更应该引起重视。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通过画y=x+3;y=3x-1;y=x。的图像学生总结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的结论。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像的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一步一步的得出结论。探究性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开放性的数学学科本质鼓励学习者积极探索未知的数学领域。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钟祥市初中数学教师优质课近300节课中,发现大多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面的字义理解上,没有深入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之中。还有些教师仅仅把数学课堂上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活动丰富与否的指标,由此常常会提出很多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制造出学生人人参与的“丰富”场面,而实际上有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会耽误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数学课堂教学注重活动形式,轻活动的教学效果
  很多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们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的参与活动之中,有的活动是动手操作,有的活动是合作交流,这些大部分是教师预设的教学形式。一个活动结束了马上进行下一项活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疲于配合教师设计的这些活动,缺乏思考的时间,缺乏活动的总结思考。这种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十分注重活动形式,而对于活动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缺乏关注。活动前学生缺少独立思考,活动后学生缺乏活动总结和师生交流,这样的活动不能提炼精华,有活动体验,没有活动感悟。对于实际的教学效果没有实质性的促进。
  2.3 数学课堂教学中按部就班完成教学预设,灵活性不够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十分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备好课,规规矩矩的根据备课的预设来完成实际教学,而对于课中生成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课前的教学设计固然很重要,然而课中的生成和指导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发展并不总是和教学预设完全吻合的,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有时候会截然不同。如果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前的教学预设,对于课堂活动偏离课前预设的处理没有一点灵活性,那么课堂将会成为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的教学现场。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忽视了师生互动中的知识生成,不利于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3 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3.1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视学生思维的启迪
  课堂提问是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的一种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同时,也是突破重点、体现观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所在。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解决课堂难题,也可以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必须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视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作用。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四点:第一,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第二,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不可轻易提问,不可随时提问;第三,提问要切中要害,直击本质,通过提问开启学生的心智;第四,提问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及时回答,及时评价,留有余地。
  3.2 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不流于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但是,课程标准中所指的数学活动并非仅仅是指数学实践活动,而是指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一系列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验证、反思等数学认知活动。在数学课堂上开展这类教学活动必须牢牢抓住“数学思考”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活动过程性中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深入感悟数学知识,亲身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而仅仅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实质上并不能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和认知上的冲突,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流于形式,而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单玉霞.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6.
  [2] 郑毓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7,7.
其他文献
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
在一次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家宾馆公共浴室内,一男士不小心误入了女浴室,打开一扇门,正好有一女士在淋浴。他连忙道歉说: A.对不起。B.对不起,小姐。C.对不起,先生
期刊
老师的背弯弯的像一张古老的把我们这些希望的箭射向高高的理想的天老师的背弯弯的像一座朴实的桥把我们这些求知的学子渡到浩瀚的知识的彼岸老师的背@石西$湖南省益阳市第一
期刊
2020年初,多个城市相继公布轨道交通发展计划,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被提上日程。北京北京地铁通车里程达到710km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将是北京地铁建设大年,目前在
以"培养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材"为目标,结合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金工实训中心《金工实习》课程的教学,围绕社会需求进一步探讨了金工实习的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这也注定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地位。但自从2007年以来,我国房屋价格一路"高歌猛进",让房屋贷款成为了主流形式,其中以住房公积金贷款为首选,从而增加了住房